患者大咯血时有什么反应和危险(突发大咯血危及生命)

患者大咯血时有什么反应和危险(突发大咯血危及生命)(1)

近日,“世界慢阻肺日”的宣传月还未结束,一名慢支患者因咯血不止被送医,所幸抢救及时脱离生命危险。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主任赵一麟博士说,肺部血管系统很复杂,一套形成毛细血管网,另一套负责支气管壁的营养。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肺癌以及支气管大出血等都会导致咯血,及时止血很重要。

记者 何崇梅 通讯员 徐刚

漫画/小牛

【名词解释】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一天咯出量100毫升的为小量;100-500毫升的为中量;500毫升以上的为大量。

咳血:咳嗽时痰中带血,一般是血丝或小血点和痰混和。

【治疗】

肺部动脉渗血如“天女散花”,介入手术快速止血

58岁的万先生有长期抽烟史,慢性咳嗽20余年。最初几年在换季节时出现气管炎,后来转成慢性支气管炎,虽然已戒烟5年,但肺部已经受损发生变化。肺部CT显示:双肺炎症并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出现痰中带血,入住厦门中山医院呼吸科。当天晚上患者咳血不止,血液急骤喷出。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医生当即加班手术,赵一麟博士说,患者紧急转到导管室时,仍有大量咯血。医护人员马上在患者大腿根部进行局部麻醉,穿刺股动脉处,插入2-3mm导管,并经腹主动脉、主动脉至肺部支气管动脉,注入造影剂,确定出血部位。

当医护人员将特殊的显影剂打进肺部,让动脉显影时,发现从动脉渗出来的血已经像“天女散花”一样,弥漫在右肺叶上。

大家屏住呼吸,火眼金睛般找到病变动脉,眼疾手快用栓塞剂栓塞病变出血的动脉,再次造影提示,动脉出血随即消失。整个介入抢救手术前后半小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提醒】

支气管扩张导致咯血可反复发生,堵住“漏洞”很重要

赵一麟告诉记者,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在季节转换时发作,特别是冬季高发。从痰中带血丝到大咯血,常因为压力较高的小支气管动脉破裂所致,血液可急骤喷出,出血量可达数百甚至上千毫升,危及患者生命。

“完成肺部动脉血管止血,常规手术是开胸,就是打开肋骨和胸腔,把病变的肺部切除,手术风险非常大,术后恢复要半个月甚至1个月之久。现在介入手术不仅无创,而且患者第二天就可下地。”他说。

他介绍,咯血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出现咯血症状后,一方面要及时治疗堵住出血病变处,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找咯血的原因,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引起咯血的疾病。

记者感兴趣的是,这些遗留在肺部的血块最后怎么处理?赵一麟说:“就像眼里容不得沙子一样,肺也一样,肺部有异物,会刺激肺部支气管引起咳嗽,有东西就一定要咳出来。这些停留在肺部的血块,患者在接下来的时间会自行咳出来的。通常出血一般是新红的血,止住之后的残留血块是暗黑色的。”

他说,肺有两套血管系统:一套是循环于心和肺之间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另一套是营养性血管叫支气管动、静脉。支气管扩张导致的咯血可反复发生,程度不等,咳血期间止住出血才是最关键的。

大咯血时的应急处理

排除外伤出血的因素,可能导致的急性内出血主要是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出现问题。

如大量咯血,说明肺部出现问题,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多为鲜红色。患者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俯卧位,家人立即抱起患者下身,使臀部抬高45~90度,另一人将患者头部略向背部屈曲,轻拍其背部,以利于血块排出,以防窒息,并立即拨打120呼救。

另外一种呕血,多由十二指肠、胃和食道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或因邻近的肝、胆、胰病和外伤后,血经口腔呕出,也应分秒必争送医院急诊,防止继续出血。 (综合)

【链接】

咯血的预防保健

1.预防感冒。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2.注意饮食。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首选。

3.“管理空气”。房间经常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一般40%~70%)。

4.锻炼身体。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5.备急救药。家里要备小药箱,尤其要备足止咳药物,如治疗干咳为主的喷托维林(咳必清)片和糖浆;以镇咳为主的可愈糖浆;以镇咳化痰为主的棕胺合剂等。家庭必备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镇静的药物如安定等。注意要及时更换小药箱里的过期药物。

6.戒烟、限酒。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以减少发生咯血的诱因。

7.情志调畅。中医认为,情志变化和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如“喜伤心”、“忧伤肺”。像《红楼梦》中患有肺结核的林黛玉平时忧虑过度,对花落泪,悲天悯人,最后因咯血而死。所以,预防咯血还要注意修身养性。

中医治咯血

宜清宣肺热

咯血的治疗宜清宣肺热,疏散风寒,养阴润燥,凉血止血。

处方:南沙参,炙百部各15克,炙紫莞、炒枳壳、陈棕炭、阿胶各10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3次

疗效:连续服药3剂,可获良效。 (据新浪健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