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和黄衫女(陈友谅朝廷命官)

#历史开讲#元末三巨头中,陈友谅兵多地广,实力最强,“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张士诚打造了一片安详之地,深得民心,可二人最终都被朱元璋击败。比起“器小”的张士诚,朱元璋将陈友谅视为心腹大患,唯有先将其击败才能一统天下。一跃成为红巾军之首,声势浩大的陈友谅为何草草退场呢?

陈友谅和黄衫女(陈友谅朝廷命官)(1)

一、天下动乱,乱世崛起

比起朱元璋、张士诚的贫苦出身,陈友谅要幸运不少,祖父入赘大户人家后,吃穿不愁不说,还能支持陈友谅的父母生育五子,陈友谅更是不需要劳作,天天习文学武,以至于他“少读书,略通文义”

长大后,陈友谅得了一份县里小吏的工作,跻身“剥削”阶级。要知道,当时朝政腐败,张士诚赖以为生的盐场里一个小小的盐警都能随意打骂、勒索盐民。同时还天灾不断,一场严重的旱蝗灾害使得朱元璋本就贫苦的家庭直接分崩离析。但陈友谅并不满足这个基层“公务员”身份。

陈友谅和黄衫女(陈友谅朝廷命官)(2)

至正十五年(1355),倪文俊率领天完红巾军陆续攻克沔阳、武昌、汉阳等地,帮助天完政权走出困境。怀揣巨大野心的陈友谅毅然“辞职”,投身“反元”起义军。由于读过书又当过官,陈友谅受到倪文俊的重用。

很快,倪文俊架空了天完政权的领导人徐寿辉,自己总揽大权,不过他很快就在元政府的糖衣炮弹打击下忘记起义初心,甚至一度将染血的刀转向徐寿辉和其他起义军“同志”。不过倪文俊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他在谋害徐寿辉未果后投奔陈友谅,被陈友谅一刀了结生命,助力陈友谅更上一层楼。

陈友谅和黄衫女(陈友谅朝廷命官)(3)

二、自恃富强,因乱僭窃

陈友谅不仅杀了倪文俊,还吞并了他的部队,之后更是领“平章政事”,成为天完红巾军第二位实权宰相。兵多将广的陈友谅迅速出兵,攻陷安庆、龙兴、吉安、建昌、赣州、衢州等地,雄踞长江之南,朱元璋也在此时占据江左、浙右诸郡,与陈友谅为邻。

陈友谅做大做强后,越发看不上首领徐寿辉,欲效仿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故事。两度被架空的徐寿辉也不甘心,想要迁都龙兴摆脱陈友谅的控制。就在徐寿辉行至江州时,麾下全部被陈友谅设伏杀害,他本人被陈友谅挟持,陈友谅则自称汉王。不久后,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陈友谅和黄衫女(陈友谅朝廷命官)(4)

“至其谋弑寿辉,是篡贼也。贼安能成大业乎?”作为义军首领,徐寿辉声望颇高,他起义是为了拯救贫苦农民于水火,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然而徐寿辉缺少政治斗争头脑,倪文俊挽救了义军,却恃胜而骄,想要架空徐寿辉这个老大,只不过失败了,被陈友谅钻了空子。

可能是从倪文俊得到了启发,陈友谅的表现就更加不堪了,除了杀死倪文俊可以说是“为民除害”,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了徐寿辉,可以说威望尽失;大败后不思徐图再举,反而认为是非战之罪,自恃勇武决定孤注一掷,哪怕最后侥幸胜过朱元璋,想比也不会长久。

陈友谅和黄衫女(陈友谅朝廷命官)(5)

三、由盛转衰,难逃一死

吞并天完红巾军的成果后,“强大”的陈友谅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收到了旧识康茂才的投诚密信,未辨真假便前去会面,结果被朱元璋设伏打败,损兵失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再次兴兵攻打陈友谅,攻克江州、安庆等地,陈友谅的部下吴宏以饶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龙兴投降。

陈友谅这一败,不仅是丧师失地,还为朱元璋输送了不少优秀将领,属实得不偿失,大批守城将领的投降让陈友谅更加抓狂,不是自己军事实力不行,而是部下都是墙头草,不甘就此沉沦的陈友谅立刻建造数百艘楼船,“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打算孤注一掷。

陈友谅和黄衫女(陈友谅朝廷命官)(6)

为了防止部下再生二心,陈友谅还将百官一并带上,率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此时的朱元璋正在和张士诚较劲,来不及应对陈友谅,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死守洪都八十五天,拖到了援军的到来,朱文正本人也因为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成为元末明初诸将星的佼佼者。

此后,陈友谅又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发生水战,这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生死大决战双发一度打得是有来有回,互有胜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友谅越来越扛不住了,虽然他的兵力比朱元璋多,但朱元璋的攻心之策显然更有杀伤力。大将叛逃、军心涣散,陈友谅突围失败,战死沙场。

陈友谅和黄衫女(陈友谅朝廷命官)(7)

未有一日从事农桑,自己曾是“剥削阶级”的一份子,陈友谅投靠义军从来不是为了广大的贫苦农民,他是投机分子,是权力的主人,也沦为了权力的仆从,他以暴力制上,靠权术驭下,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得到拥护?他建立的政权又怎么会长久?他的强大只是徒有虚表,“丧子弟,失爱妃,甚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