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

干了一辈子铁路,从当工人到干部,工作几经变动,无论通勤还是出差,没少使用铁路公免。毫无疑问,使用公免的过程,也是见证铁路变革、发展的过程。退休十几年了,外出即是旅游,从此和公免断绝了来往。每当我乘坐火车的时候,总会想起使用公免的往事,不由得丝丝留恋。公免最大的好处无疑是方便,虽说少不了排队,但是起码不用一次次的购票,不用掏钱,也不用报销,省去了多少麻烦。 

铁路太大了。大到八十年代20个铁路局,62个铁路分局,职工超过400万,相当于那时候一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总人口,可运营总里程却不过是区区的4.9万公里之多;变化太快了,太大了。快到、大到今天的运营总里程15万公里,其中高铁4.1万公里。铁路局、公司从20个减少到18个、3个,铁路分局从62个,减少到41个,再到现在的零。职工从当年的超过400万到现在的190万。这一多一少、一加一减,不正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高歌猛进,日新月异的见证吗!

铁路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千千万万个铁路职工撇家舍业、刻苦奋斗的过程。多少人聚少离多,多少对夫妻分居,多少人异地通勤,多少人奔波在铁道线上。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铁路职工、才保证了铁路大动脉的畅通,正是铁路公免为这些流动的职工提供了莫大的方便,才支撑了中国特色的人流、物流的通行无阻。曾几何时,铁路公免让社会上许多人误以为是铁路人的福利,心生羡慕、嫉妒而说三道四。殊不知点多线长、流动分散是铁路的特性,公免恰恰是铁路工作的需要。

以我的理解,铁路公免总体上分为生活类,如就医票、探亲票等。工作类有便乘票、往返票、临时定期票、全年定期票等。享受等级上有红票、蓝票,即软卧、硬卧之分。随着铁路的发展、铁路设施的改善,公免的使用范围、要求,都在随着变化而变化。不过再怎么变,已经与我们无干了。

我是1973年初部队复员到兰州局石嘴山机务段的,在运转车间从事机车乘务员将近5年。我们的运行区段是石嘴山至中卫,全长264公里。我最早认识铁路公免,先是从通勤票开始,即石嘴山至银川,每年一换。接着是便乘票,在通勤票以外的地段使用。

在我的印象里,便乘票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机车乘务员。一台机车三班倒,一班工作两班休。当机车段修,俗称“洗炉”的时候,本务机刚到中卫,则要客车回段洗炉。洗完炉恢复运行交路,需要在中卫接班的,再客车从石嘴山到中卫接班。在中卫下班回石嘴山、返中卫接班的乘务员,便乘票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机车过段,或者出局大修,但凡需要乘坐客车,机车乘务员都要按规定使用便乘票。

便乘票一般一个机班一张,往返使用,用完交回。由段运转车间,或者银川机务驻在所值班员掌握。机车到外段、外局工作或者路过,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对方的便乘票。我在前进型524机车替班时,曾过段阿吉拉,也称临河。赶上回段洗炉时,就从阿段运转车间开票回石嘴山。虽然省不同,局不同,但同是铁路大家庭,铁路公免到哪里都通行通用。所谓需要,是指工作需要。但是少不了有以公家的名义,钻公家空子的事发生。去济南机车工厂大修的乘务员说,好不容易逮住外地出差的机会,不出去玩怎么可能?济南厂修期间,他们想方设法,从厂办开了便乘票,跑遍了济南周边几个城市。上客车“一晃”验票,尽可能不让列车签字,下回再接着混,一直到大修完才交票。再说机车乘务员有几个不是“车游子”?混票个个是行家里手。

通勤票仅限于石嘴山至银川间。虽然99公里的距离,回银川也不容易。乌泱乌泱的人拥在站台上,进站先给你一股压力。那时候去银川的客车有三趟。一趟169,一趟43,还有一趟夜间运行的包头至兰州的慢车。车到石嘴山,人们一窝蜂地往车上挤,本应该驗票上车的列车员早被挤到一边。上了车还是人挨人、人挤人。要

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1)

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2)

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3)

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4)

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5)

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6)

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7)

关于铁路改革的最新消息(难忘的铁路岁月)(8)

说上一次车,做一次“肉夹馍”有点过,但是你想从车厢这头走到那头却非易事,找个座位更是想也白想。卧铺车厢与硬座车厢比,还是宽松不少。卧铺车厢有三个固定的便乘铺位。石嘴山一开车,已经坐得满满当当,连边凳上都坐满了人。正是这个铺位,让许多人上卧铺有了由头。不是乘务员的成了乘务员,不是便乘的,也成了便乘的。列车长查票,谁都有通勤票。如果硬要赶出卧铺车厢,轻则口角,重则冲突,干脆睁只眼闭只眼的装糊涂。乘车职工和列车乘务员打架的事并不少见,一打就是一伙对一伙,营垒分明。

其实,列车长心里明镜似的,什么不清楚?可也无能为力。不管吧,失职失责,管吧,人多势众,无从下手。在那种大环境下,也真是难为了列车长!

1978年下半年起,我由工人提干后,工作几经变动。从机务段到分局机关,到铁路医院,再到铁发集团。对铁路公免的了解和使用也逐渐多了起来。对往返、临时定期、全年定期有了实际体验,知道了不同票种的具体规定和管理权限。比如临时定期、全年定期票由分局审核,往返票由站段审核。要说这三种公免,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往返票。

印象之一:只知道有往返票,不知道有临时定期。

1978年下半年,我的工作时间好像在出差、流动中度过。那时候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拨乱反正”全面展开,揭、批、查“三种人”,冤、假、错案落实政策工作如火如荼。段党委抽出十多人,组成办公室,分为内查外调、筛查审核、材料汇总三组人马忙碌。我段因错被迁赶、处理人员十几个,主要证明人、组织二、三十个,分布范围广,横跨好几个省区。前期工作量最大的还是调查组。我们四个人两组,明确了任务、路线后,便马不停蹄的出发了。这些被调查人员大多居住在农村,交通不便。工作期间,我们火车、汽车的穿梭找人、取证,甚至有时候没地方吃饭,在汽车站椅子上睡觉。由于公免往返票的限制,不得不回来开票再去。起码多走了不少冤枉路。说实话,如果使用临时定期,重复往返不受限制,可能方便得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我的无知。只知道有往返票,不知道有临时定期一说。我估计那个年代,段上干部出差的机会不多,知道有临时定期免票的恐怕也没几个吧?

印象之二:和卧铺补助撞车了。

我当了5年兵,铁路二级工46.8元,这一拿就是十年。我媳妇在地方工厂虽然也是二级工,工资比我少,我们俩加起来90欠一点。除了抚养两个孩子,还得接济双方父母,说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也不为过。幸亏那时候物价便宜,日子虽然紧巴点也还过得去。在外边出差吃饭,再怎么算计、节省,也是“罗锅上山——前(钱)紧”。我的工作伙伴靳掌轩山西人,段保卫干事。年龄和我差不多,他爱人没工作,经济条件还不如我。一天他跟我说,“如果我们应该坐卧铺而没有坐卧铺,还可以享受卧铺补助”。不坐卧铺就可以挣钱,能有这么好的事?我当然大喜过望。

第二次再出去时,我俩就开始谋划了。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路回来全部硬座,没有一截卧铺。我们把赶路按排在白天,晚上下车休息,第二天乘车再走。去财务报销的时候,心里还琢磨,这次一定会算回不少钱。可万万没想到,竟然没有补助一分钱!真是丧气,大失所望。原来按照财务规定,职工出差长途,夜间可以享受卧铺。夜间行车没有享受卧铺的,以卧铺价格给以补助。人算不如天算呀!怪不得旁人一点点,只怪自己愚昧无知。

这么无知的两件事,加深了我对公免往返票的印象,令人难忘。

再一回与公免往返票打交道,是我调银川铁路医院以后的事了。

我在医院工作了八年,期间赶上整党,职工给我提意见说“一贯的游山玩水”。这条意见与我而言可谓名副其实,我当然认账。

我在医院、以及前面的分局机关,乃至后面的铁发集团,可以说热衷于游山玩水。系统组织的开会、学习班、培训班,单位组织的旅游、疗养,只要有外出的机会,我基本不会缺席。国内各省区走过多半,国外也去过大小11个国家,尽管是匆匆而过,走马观花,还是喜不自胜。我喜欢外出,说到底是铁路公免给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正因为我爱玩,我也利用铁路自身的优势,利用铁路公免的便利,组织医院各类先进、优秀工作者、以及职工10人一组,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外出旅游。虽然我们违章使用公免,开“大尾巴”票,被铁路局检查通报、罚款2000元,但我们在认批认罚的同时,还是继续让职工外出旅游。我个人觉得身为铁路单位,铁路公免为什么不用?让职工享受了公免旅游,挨批、罚款都值得。

定期票有两种,全年定期和临时定期。离开机务段以后,在分局机关、铁路医院,铁发集团都是全年定期,但使用范围不同。分局机关和铁路医院是银川分局管内至兰州,铁发集团是兰局管内至西安。临时定期则是根据需要,确定乘车范围和时间即可。

在路局以外使用临时定期,最大的问题是卧铺票。会议、学习班、培训班之类的卧铺,不用自己操心。自己单独外出,则全靠自己的门道了。自己要票的渠道无非是公、私两道。

先说公道。全国三线以上城市、二等以上的火车站,尤其铁路局、公司所在地、原铁路分局所在地的火车站,基本都有铁路公免窗口为铁路职工服务。但能不能要上票,要看你的运气了。往年时,如果在北京,住北蜂窝铁道部招待所,可以在窗口登记,他们有这项服务。如果公道走不通,那就得托熟人,找关系了。说起这条道,铁路人可谓“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各种关系五花八门,触角远了去了。八竿子打不着的“枣”也够得着。这种关系一般也不白给,不管谁介绍的,“放鸽子”的事并不多见。

大概是九三年五月份,我带银川铁路医院的10多个人去大连。因为人多,在北京站窗口老早排队还是要不到铺。后来带了点宁夏枸杞,找到铁道部客运计划室,没想到很轻易的解决了。看来运气好是一方面,找对门路也是一方面。

要卧铺还有一条路:铁道旅行社。有一次我在成都要不到铺,隐隐约约地听人说过铁道旅行社是个渠道,结果真的在这里解决了。铁道旅行社和客运部门是纽带关系、生意伙伴。他们为游客解决卧铺即是揽客方式,也是经济行为。收费比车站窗口高多了。车站2元,他们收20元。

过去了,都过去了。退休以后远离了铁路公免,再也不为要不到卧铺烦心了。何况现在有高铁,有飞机,定票只是动一动手指,到哪去也是“忽悠”之间的事。

再见了,铁路公免,再见了曾经的铁路生活!

——202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