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去海南岛(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岛)

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作为我国一个独特的海岛省份,历史上由于孤悬海外,远离中原地区,开发较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人怎么去海南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怎么去海南岛(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岛)

古人怎么去海南岛

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作为我国一个独特的海岛省份,历史上由于孤悬海外,远离中原地区,开发较晚。

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远离皇朝中央的海南岛,历来被视为僻鄙教化未开的海角天涯。特别是唐宋以来,成为统治者惩处“逆臣”、放逐政敌的“蛮荒”之地。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却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里培育发展了一种清官文化,尤其是明代以后出了很多清官,被众多国内专家学者誉为海南清官现象。

海南的清官现象分为三类:一类是海南籍的官员到内陆做官,而成为著名的清官,如海瑞、邢宥等为代表;

一类是内陆籍官员被委派到海南做官,出现的一大批清官,如瞿罕、陶元淳等为代表;

还有一类就是海南最为代表的贬官文化,唐代以来,一大批清官直臣被贬到海南,这些人即便如此,仍然正直不阿,坚持传播儒家文化,力所能及地替当地百姓办好事,如李德裕、苏轼、胡铨等为代表。

他们都是海瑞式的清官,像海瑞一样为官清廉、执政为民、秉公断案、惩恶扬善,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传说故事。今天就采撷几束有关海南清官的浪花,以飨读者。

邢宥重审明版“通海”案

在海南籍的清官中,琼山人海瑞是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事迹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介绍另一位官至明代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清官邢宥。

邢宥(1416-1481),琼州府文昌县人。明正统六年(1441年)乡试中举,十三年登二甲进士第,入刑部任职。此后为官20余年,历任四川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他为官不惧权贵,秉公断法,威名震动朝野。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深得民心。

邢宥为官时尤其以善断疑案而著称,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他在监察御史任上,正逢太监王振家出事被抄家。当时有人诬告王振的家人孙太安藏匿钱财,牵连20多人被捕。朝廷特派邢宥与锦衣卫官于信审理此案。于信主张立即没收孙家财产,并横蛮地威胁说:“不然,祸立至。”邢宥却没有听信于信的主张,而是沉着果断,秉公办事,经过多方周密查核,证实该案纯属伪造,从而挽救了数十个民众的性命,赢得当地百姓的拍手称颂。

景泰二年(1451年),邢宥巡抚福建时,正好遇到巡海官符文抓获犯禁入海的几十人,被判死刑。临刑时,冤屈痛哭之声震天动地。邢宥疑为伪案,便决定缓期执行,重新调查。经过一月查究,果然抓获真盗,从而挽救了数十个民众的性命。这与清代于成龙在福建重审“通海”案如出一辙,可见清官办案,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上,时刻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什么样的冤案得不到昭雪呀!

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44岁的邢宥被提升为浙江台州知府(今浙江省临海县一带)。台州的民事案件虽然很多,但邢宥都不厌其烦,细致地一一缘情据理,加以断处,使得民众信服。

邢宥在台州任职一共4年。回京时,有人诬告“台民争持金帛数百里外赆”送邢宥,至使被降为晋江(在福建,明代为泉州府治所县城)县令。赴任未到三月,遇赦,“宪宗复其职,改知苏州”。

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苏州大水,“民饥,不待奏辄发米20万斛以赈”,邢宥急灾民之所急,不等上奏回复,他就开仓放粮,救了40余万灾民。

同僚对邢宥这种擅自做主的做法深表忧虑,但邢宥颇不以为然,毅然说道:民命危在旦夕,如果等待呈报批准才开仓救济,那就来不及了。专擅之罪,我一人担当。后来,邢宥此举,得到明宪宗的谅解,并对他“赐勒褒奖”。苏州民众更是对邢宥赞颂不已。

因为邢宥“素廉介,及治苏,严而不苛”,所以被上司“荐于朝”,提升为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成化二年(1466年)秋,又被提拔为都察院左御史,巡抚南畿,总督兵民财赋,兼理浙江三府粮储。

邢宥在任期间,经常“询官治,察民隐,奖廉能,黜贪懦,枉奸宄,抑豪右,事无微钜,靡不悉心”。据《明史》记载,邢宥罢黜不称职的属吏共170余人。成化五年(1469年),53岁的邢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巡抚江南浙江二省,“凡一应军务,民情利病,官吏黜陟,悉所从宜处置,免其先奏”,他同样是干得有声有色。

成化六年(1470年),邢宥正式向朝廷请求辞官,经再三请求,皇帝才批准了他。邢宥辞官后,回到故乡文昌市水吼村,在东昆港北湄的山丘上盖了一间“湄邱草亭”,以读书写作自娱,自号“湄邱道人”。

虽到晚年,他仍手不释卷,“足迹未尝至城市”,著有“湄邱集”十卷,今存二卷。对邢宥的著作,海南明代大诗人、大学问家丘浚评道:“诗文虽少作,然作必有意趣,不为无益之语,字画亦遒美有法”。

成化十七年(1481年)五月二十日,邢宥去世,享年65岁。邢宥病逝后的第二年,宪宗命礼部备牲仪,翰林院撰文,遣官谕祭,将他葬于铜斗山之阳。

陶元殉职在海南昌化

接下来介绍一位从大陆来到海南的外地籍清官--江苏常熟人陶元淳。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月,地处天涯海角的广东昌化县(今海南省)的穷苦百姓以期待、疑惑的目光迎来了一位新上任的知县,他就是时年48岁的陶元淳。这个昌化县自然环境恶劣,民族矛盾突出,是个难以治理的地方。

陶元淳(1646--1698),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参加了殿试,本来可以中一甲进士,但由于他为人耿直,临事敢言,得罪了人,最终落得了个二甲进士。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陶元淳才得以出任昌化县知县。尽管这里远离他的家乡,条件艰苦,而他又已届知天命之年,但他仍旧抱定一个宗旨:“当官就要不遗余力,使百姓乐业。”

陶元淳上任伊始,就深入民间,了解情况。他“时步行村落间,问民疾苦,煦妪如家人”。 在调查的基础上,他针对昌化县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昌化县原来额定上交租税之田有四百余顷,后频遭水患,多半受海水侵蚀,原额中已有三分之一成为无法落实的“浮粮”,百姓被其困扰,陶元淳就采取“定赋役,均粮以亩,均役以粮”;同时,“罢徭役,革杂征,自坊里供帐始”,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陶元淳还积极发展生产,鉴于昌化属于海滨贫瘠土壤,大量荒芜,陶元淳就设立若干个墟市,大批招收流亡百姓,发给种子耕牛,鼓励垦荒,并规定新开垦荒地不收租不征税。从此,乡民才开始争相以力耕为业。

昌化县隶属琼州府,有黎人居住。以往的地方官吏以管理黎人为由,选当地“黎头”为土舍(黎人首领的属官),协助征粮理讼。这一制度,弊端丛生,“下之为土舍者,将凭官府之势以纵谿壑之欲;而上之为官府者,又将役土舍之力以规物产之利也。”官吏和土舍上下其手,坑害百姓,百姓苦不堪言,有冤无处申。针这一情况,陶元淳决心予以纠正。他下令裁去土舍一职,并赴黎人居住的山寨,张贴榜文,鼓励有冤者到县衙陈诉。随后,他统一了收粮的衡器,制定一系列法令制度,从而解决了土舍之患,终使黎民得以乐业

陶元淳为发展昌化而勤奋工作,从不稍怠。凡属他权限范围内的事,他立即组织去做;凡需要报上官解决的,他便积极呈文上官。经过陶元淳的不懈努力昌化县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发展了,人口增加了,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而陶元淳却因为过度劳累而身体日衰。这都由于到官后,他自奉节俭,节衣缩食,平日所吃,不过“韭菜一束”而已。同时,他难得有足够的睡眠。他非常重视文教,经常亲自赴县学,与诸生交谈,常至夜半,精力消耗很大。就在陶元淳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昌化县发生了旱灾。他积极组织抗旱,连日不得休息。为了尊重地方习俗,他还亲自登上县东北的峻灵山,祈祷上天降雨。雨来了,他却受寒腹泻,疾病更是逐渐加剧。不久,陶元淳竟殉职在知县岗位上。

在陶元淳的灵柩运回家乡,途经琼州海峡渡口时,遇到琼州府赴省城参加乡试的一百多名生员,他们得知是陶公的灵柩,争相护行,百姓也是主动让灵柩先渡,无一人相争。昌化人民永远怀念这位父母官,正如陶元淳生前好友冯景所言:“名传后世,岂必位高年长哉?”

胡铨被贬三亚痴心不改

海南的地理环境,成为了统治者理想的贬官安置地,自唐宋以来许多朝廷的重臣先后被贬到海南,这当中大都是清正廉洁、性格孤傲的官员,因为他们都是通过科考晋身仕途,所以都是难得人才,他们学识渊博、品格高尚,不仅给海南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更是把一股股官场清风输送到天涯海角。

最著名的是大文豪苏轼,他在海南留下了很多的传说和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就不再介绍他了,这里不妨来说另一位南宋的直臣胡铨。

胡铨(1102-1180),南宋名臣,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进士。绍兴五年(1135年)任枢密院编修官。他和宰相赵鼎一样,因遭到秦桧报复,多次被贬逐到边远地区。这次是贬到海南,绍兴十九年(1149年)胡铨携妻子及二子被谪来吉阳军(今三亚崖城)编管,栖身水南村。此时,此前被贬到这里的赵鼎已经亡故,物是人非,胡铨感到无限悲恸。

此后,胡铨在吉阳居住七年之久。他住下后,从没有懈怠过,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来教化黎族子弟读书习礼,给他们传播中原文化、向士民讲解儒教经书,已成为他日常的主要活动。他还有感而发,有时一日作诗十多首。因此,在宋代南来的贬臣中,胡铨流传的诗词最多。

当地黎族首领对他很重视,特地将自己的儿子送来拜他为师,学习文化礼仪。这样一来,胡铨和当地少数民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样被贬到海南的副宰相李光在《庄简集》中对胡铨的经历给予了概括:“吉阳之居,公之不幸,而一时士类之幸也。”可见胡铨的积极努力,对当地文化教育的贡献之大。

胡铨为人宽厚大度,谪居时,吉阳军守张生正是秦桧的党羽,对他十分苛刻,监视甚严,逼令他每十天必须“跣足、免冠、散发”,以囚犯身份到州衙呈报言行实状。胡铨照样忍辱承受,从没有怨言。

有一次,胡铨应黎族首领邀请入山,恰好碰到张生正被黎族首领捉住,五花大绑准备杀掉。黎族首领问胡铨怎样处置,胡铨主张把他放了,黎族首领尊重胡铨的意见放了那个张军守。

张军守获释回到城里的第二天,就上门向胡铨感谢救命之恩,对自己过去的恶劣行为赔礼道歉。从此以后,一直把胡铨视为上宾服侍。胡铨后来还在宁远河边筑“洗兵亭”,意思是“净洗甲兵长不用”,引导各族人民消除暴力对抗,为加强黎汉人民之间的和解团结、和睦相处,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

胡铨把赵鼎和他先后寓居的水南村的裴闻义斋称为“盛德堂”,并写了《盛德堂赋》,宋孝宗即位,他获准诏还京城。临离开吉阳时,他对赵鼎的亡故感慨万千,写下了《哭赵鼎》诗:

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

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瓮还。

一丘孤冢留琼岛,千古高名屹泰山。

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

胡铨北返后,受到孝宗的重用,先后任饶州知州、国使馆编修、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等。此间胡铨对海南士子情深意切,对前来应考的海南举子继续奖掖维护与提拔,令人感佩。宋代诗人周必大因仰慕胡铨的人品,后来专门撰写了《胡忠简公(铨)神道碑》,文中这样评价他:

“既抵珠崖,著书怡然,不以死生介意,士执经从学,多可观。预贡者相继赴南宫,其后公还朝,复请五至省者,许勿限年推恩,自是海南颇有仕官者。”

后来,胡铨和被贬谪到海南的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等一起被称为五公,并建有五公祠予以纪念。

天涯海角为啥多产清官

上面介绍的几位著名清官,就是天涯海角众多清官中的杰出代表。那么海南为何会盛产清官呢?

有历史专家作了研究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地理、气候条件来讲,海南作为热带岛屿,环境好、气候好,适合人类生存。因为生活压力小,所以,这里的人竞争意识不强,所谓“无欲则刚”,在海南成长起来的人往往对物质需求没有太强烈的欲望,因而容易坚守清廉的品格。

其次,与贬官文化有关。贬官大多清廉耿直,因而才受到官场的排挤而被贬至海南。因为海南的“学术圈”环境单一,不像中原那样包罗万象,所以,这些贬官所开创的学风可以在海南“无干扰”地传承下来,这对后来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再一个,与海南方言有关。因为中原人很难听懂海南方言,当海南人考取功名北上为官之后,由于语言障碍,所以难以融入当地官场。这一方面有助于海南官员“保持本色”,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明白:既然难以靠人际打开局面,就只有清正廉明、不给他人任何把柄,才能在官场立足。

另外,海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岛,明代的南迁移民更是数量大增。但是,古人的“常规观念”在于安土重迁。所以从逻辑上来分析,在那个时代背井离乡搬到海南的,往往都是些特立独行、不太安分的人。这样的人群结构,也就决定了海南出身的官员不肯妥协的倔强性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