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传位于弟)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挥师发动陈桥兵变,然后见大业或成之际“被迫”黄袍加身,登基成就霸业。对于赵匡胤所建立的朝代,史称宋朝。能成就大业者必定不是凡人,但大业已成之后的赵匡胤却仅仅在建朝16年后的一天夜里溘然长逝,而更让人感觉奇怪的是,后来继承他皇位的不是他的子孙,而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赵光义,在这继承与被继承的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传位于弟)(1)

黄袍加身

赵匡胤的死一直是一个迷

公元976年,这一年也是开宝九年,赵光义奉兄长之命前往宫中觐见,而当赵光义随侍卫进入宫中后,赵匡胤并退左右,只留两人在屋内,这一皇帝一臣子,一兄长一胞弟面谈交心。兄弟所谈的内容史料却并没有记载,两个人所说的话也都已随风而去,但我们能知道的便是兄弟二人彻夜长谈,第二天烛泪流尽,天将大明之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留有遗诏:由其弟继承皇位,治理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传位于弟)(2)

赵匡胤

这也恰恰是人们最不能理解的事情之一,太祖皇帝咋就如此短命,而且死的还如此的巧合?赵匡胤的死一直是一个迷,因为在当时并无正史记载赵匡胤有任何疾病,以他这武将的体格,不说是正值壮年,却也绝对可以再护佑宋朝几年。不料在登基十几年后的一个雪夜里魂断夜都,这一切都有些匪夷所思。而且据野史记载,在赵匡胤召见赵光义的当时,门外的侍卫能够听到在两人谈话的屋内传出玉斧接连磕地的声音,同时传出的还有赵匡胤大喊“好做,好做”的声音,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赵匡胤传位的原因

大白认为赵匡胤之所以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和弟弟在未取得江山之时就已经关系特别好,哥哥获得皇位后自然不会摈弃弟弟。另一方面在让赵匡胤决定将皇位传予自己弟弟的这件事情上,杜太后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事发生在杜太后病危之时,赵匡胤在杜太后的床前侍奉,杜太后便对赵匡胤说我们的江山是从后周的手里拿过来的,我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纪太小,不能够堪当大任,所以在我朝传皇位之时一定要避免幼主上位的情形,所以杜太后提议在赵匡胤百年之后让其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赵光义来继承他的事业,带领宋朝继续开拓。

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传位于弟)(3)

杜太后

杜太后的这一番言论的确给赵匡胤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他也不得不去反思自己得天下的机遇,思来想去得出的结论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卧榻之床,岂容他人酣睡”的现实。而在当时赵匡胤有一儿子名徳昭,在赵匡胤驾崩之时也确实是年少无知,绝对不足以去堪当大任。

而且在我们后世人看来,能够通过“杯酒释兵权”的人也绝对不会容许让他人对自己的江山有可乘之机,或许在传位给自己亲弟弟的那一刻,赵匡胤心里想到的便是“国有明君,江山才能永固。在这一层面而言,赵匡胤心里想到的并不是让自己的血脉得已尽享荣华富贵,而是将做决定的出发点归在基业的延续上

然而,对于一段历史而言,如果真有所趣味的话,那么必然不会只有一种明确的言论在传播,在弟承皇位这件事上另一番言论的指向便是赵光义杀兄夺。因为在当时按照宫内的规矩,外人原则上不能去皇帝寝殿,但有两种可能才可以,一是臣子有十万火急之事,若不立即汇报皇帝,则会造成巨大损失;另一种便是皇帝召见,无论哪一种都可以解释赵光义为何会出现在赵匡胤的寝殿内。

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传位于弟)(4)

赵光义

如果说赵光义的出现是出自他自己的谋划,他无论是伪造十万火急的军情又或者是早已暗地里买通皇帝身边的护卫,都可以让他堂而皇之的在深夜去见自己的哥哥。

兄弟二人见面之后,一场势力的角逐也随之摆上牌面。如今的赵匡胤已近暮年,而赵光义正值壮年,年龄的优势凸显而出,若深思两人的谈判内容,或许就是在围绕着能否传位的事情上,但对于当时的赵光义而言谈判无论成与不成,早已胜券在握,对外的传讯也必定都是赵匡胤拟遗诏传位亲弟赵光义,自己深夜出现在皇帝寝殿也是因为自己哥哥临终托江山。

对于这场弟承兄业的大戏,无论赵匡胤是否自愿,都已不重要,论手中的筹码又或是历史的记载,都已偏向了后来的皇帝赵光义,但门外侍卫听到的那几声“好做,好做”或许就是赵匡胤心有不甘的怒火吧,而这真正的其中之义又有几人能懂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