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灿如星河的文化传承文化是民族之基,更是民族之魂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思想和精神,蕴含着先贤们的人生智慧与哲理以今观古,可以得见古人的智慧;以古证今,也可以吸收菁华,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传统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哲理与智慧,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丰富的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

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灿如星河的文化传承。文化是民族之基,更是民族之魂。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思想和精神,蕴含着先贤们的人生智慧与哲理。以今观古,可以得见古人的智慧;以古证今,也可以吸收菁华,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传统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哲理与智慧,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丰富的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信息化社会,高度发达的网络和媒体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接受知识的渠道,各种思想在网络上相互交流融合。为了更好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进行引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来丰富高校学生的思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的创造和积累的思想智慧结晶,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和集体思想,是一个民族对美好的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仁义礼智信、恭良温俭让,是对知行合一的人格追求,是中华民族历史、艺术、哲学等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有很多,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目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强有力的补充。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思想与智慧,是一个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一个民族强烈的文化价值取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树立是非观和善恶观,就是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在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思政教学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品质进行学习,使高校学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健康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高校学生作为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旺盛的精力,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烈的情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在满足教学内容的同时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利用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二次传播,在学生群体中引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潮。学生在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的同时还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进而引发整个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下去。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滋生倦怠心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虽然近些年来教学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也日益增多,但还是改变不了内容的枯燥乏味。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匹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璀璨结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时会被吸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也符合社会发展,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价值取向的认同。

传统文化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优秀事迹,如精忠报国、孟母三迁、封狼居胥等,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事迹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中,不但可以将优秀事迹流传下去,让学生学习体会优秀事迹中蕴含的哲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思想和精神,是民族集体智慧和思想的集合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古人的精神思想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在增强文化自信心的同时加强对祖国的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确保学生意识形态领域不受外部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保障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安全性,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以古为鉴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固有的思政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加深自身的文化底蕴。思政课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或学生思想发展的引导者,都需要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政教学中更好的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讲解思政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引导学生建立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在掌握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理论的基础上,为学生更好的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鼓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才能更好的履行身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建立坚忍不拔的性格,从容面对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其所蕴含的精神思想与文化内涵灿若星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就注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内容。但是随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为了更好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中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精神思想的引导作用。为了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在思政课堂中还需要加入更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建立传统文化选修课,让更多的对传统文化充满热情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去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另外还可以开展充满传统文化因素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的领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思想境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平台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交流功能成为主流的交流工具,互联网平台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渠道,也让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平台上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重要。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思政课教师需要认知到平台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推介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更好的为教学目标服务。思政课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好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查阅和筛选,在共享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及时地反馈对学习内容的意见与建议、疑惑与困难,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及时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利用互联网平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筛选优化,对学生的喜好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解答,线上线下共同交流进步,进一步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活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二者更快、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就需要积极的开展和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多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思政实践活动,既能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思想,又能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加强思政实践活动的教学意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活动主题,是对实践活动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是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即加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又能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还能够为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还能够让学生以古为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思想精神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作用和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JKGHYB-05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涂俊礼,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副教授)

来源: 光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