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判断敌人弱点(兵法讲究不战而胜)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九(公元257)

【事由】司马昭刚刚执掌朝政,长史贾充建议派遣部下去慰劳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位将军,并探查他们的志向,司马昭派遣贾充前往淮南,贾充见到诸葛诞,一起讨论时事,贾充说:洛中的诸位贤达之人,都赞成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

诸葛诞厉声说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世代承蒙魏国的大恩,怎能将国家转送他人!倘若洛中发生危难,我愿意为国赴死,贾充沉默无语,返回之后贾充对司马昭说:诸葛诞再次到达扬州后,深得士民之心,现在召他回来,他一定不会回来,甚至会反叛。

但是早点反叛祸害不大,倘若不召他回来,那么推迟后其反叛的祸害就大了,因此不如召他回来。司马昭采纳了这个意见,甲子日,诏令任命诸葛诞担任司空,并召他返回京师,诸葛诞接到诏书,更加恐惧,怀疑是扬州刺史乐綝从中离间,于是杀了乐綝。

集结了在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的十多万官兵,与在扬州地区新招募的身强体壮的士卒四五万人,又收集了足够食用一年的粮食,打算长期闭门自守,又派遣长史吴纲带着他的小儿子诸葛靓去吴国,向吴主称臣请求救援,并请求用部下将士的子弟作为人质。

孙子兵法判断敌人弱点(兵法讲究不战而胜)(1)

【解析】

1、裙带牵连

司马师执政期间,李丰与张缉密谋刺杀大将军司马师,打算拥护夏侯玄执政,后因事情败露而被诛九族,诸葛诞因为与夏侯玄关系友好,生怕受到裙带牵连,因此有谋反的念头。

司马师病逝后,司马昭掌控政权,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领导上任,人事必定有所变动,诸葛诞是上任领导提拔的人,司马昭打算动一动,所以派贾充去探探口风。

2、敏感话题

贾充对诸葛诞说,洛阳城中诸位贤达之人,都赞成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这可是敏感话题啊!诸葛诞也不知道贾充是什么意思,所以不敢说赞成的话,以免被他人抓住把柄。

诸葛诞认为这是套路,所以不敢说赞成禅让的话,谁知道你是不是套路我?如果诸葛诞说出赞成的话,那就是谋反行为,到时候随时有可能被扣上罪名而被杀头。

3、明哲保身

如果沉默不作回答也不行,因为贾充是司马昭的代表,如果不回答贾充,就是不给司马昭面子,在未知对方底细的情况下,因此只能说上一番高大上的官话,以明哲保身。

为何高层们都喜欢说官话,因为官话可左可右,是明哲保身的不二法宝,因此深受高层喜欢,在不知道怎么说的情况下,说上一番高大上的话,绝对错不了。

4、探探口风

司马昭有称帝的野心,所以要摸透下属们的底细,以评估成功的概率,司马昭派遣部下去慰劳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位将军,其实就是要探探他们的口风。

但站在诸葛诞的角度,诸葛诞认为司马昭要对他下死手,既然你要对我下手,我肯定不会支持你称帝,不但不支持你,还得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谴责,权力不够大,就通过道德谴责。

5、瓮中捉鳖

司马昭见诸葛诞态度如此坚决,心想我的面子你也不给,既然你不给我面子,我只能除掉你,另外贾充又在吹耳边风,说诸葛诞有可能谋反,这可吓坏司马昭。

所以下诏任命诸葛诞担任司空,企图通过升职的理由召他返回京师,打算来个瓮中捉鳖,当然诸葛诞也不傻,早已看出司马昭的套路,自然不会傻傻的回京师。

否则如果回京师,结局就是人头落地,既然司马昭已经打算下杀手,诸葛诞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早已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向吴主称臣请求救援。

6、最佳策略

司马昭其实不应该召诸葛诞返回京师,而是要写信安慰他,说你是前大将军司马师的得力助手,深受宠信,司马师又是我司马昭的哥哥,哥哥信任的人,我自然信任。

朝廷和我都很信任你,你不要胡思乱想,安心工作即可,通过书信安慰诸葛诞,以稳定诸葛诞的情绪,就算无法稳定情绪,也可以扰乱诸葛诞的思维,思维混乱就会犹豫。

7、不战而胜

这样就可以打个时间差,然后派出大军急速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诸葛诞,即可解决危机,而不是逼迫诸葛诞谋反,兵法讲究不战而胜,而不是主动挑起战时。

另外诸葛诞已经有谋反的念头,而且还控制十几万军队,已经功高震主,不管有没有谋反都得死,这就是规律。

更多干货,关注“ 职场智谋 ” 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