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1)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7月29日报道:7月29日,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正式开幕,明起对公众开放。展览精心遴选文物217件/组,其中定级的一级品达67件/组,集中展现了河南省内发掘的夏、商、周三代重要考古发现。无论从规模、数量和展品等级上,堪称上博今年举办最重磅的精品大展。

“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记载,隐含着当时的天地意识和国家观念。展览引此作为标题,意欲反映河南在三代文明持续演进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对于阐述“何以中国”的重大意义。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2)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导,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院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家文博单位共同参与,以此拉开了上海博物馆与国内考古大省合作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序幕。

夏商周三代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源头,并对古代东亚文化圈产生深刻的影响。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和交融后,在河洛之间凝聚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辐射性统治格局。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构建了古代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

整个展览分为夏、商、周三部分,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王都为面,带领观众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大地,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3)

从左至右,分别是:夏代晚期网格纹鼎、商代晚期妇好鼎、战国晚期镶嵌金银团花纹带流鼎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入口处,夏商周三代各选取一件重量级文物,一字排开。其中,二里头遗址VM1出土的夏代晚期网格纹鼎,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也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其造型和纹饰风格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形制一脉相承。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妇好鼎,饰兽面纹、龙纹, 腹下部饰蝉纹一周, 足上部饰云纹,下接三角纹。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的战国晚期镶嵌金银团花纹带流鼎整体布局匀称和谐,纹样图案对称、工整,四瓣花纹非常罕见,铺首钮也很少见。错金银对称和谐,装饰华丽,造型精巧玲珑,是战国时期错金银工艺的典型。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4)

夏代晚期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

二里头遗址ⅥM11出土的夏代晚期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器身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加工精巧,丝丝入扣,虽历经三千余年而无一松动脱落。该器出土时安放在墓主人胸部,从两侧有对称的穿孔钮可见,穿缀系于主人胸前,应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等的重要载体。

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跽坐人形玉佩,玉人颈下与后脑有一小孔相通,身下两腿之间也有一孔用于佩带或插嵌。跽坐是商代非常重要的坐姿模式,目前出土的商周时期的人物形象中,圆雕器物大多都采用了这一姿态。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5)

夏代早期猪首形陶器盖

新密新砦遗址出土的夏代早期猪首形陶器盖,将盖顶塑造为猪首形状,猪鼻、嘴、眼睛、耳朵乃至舌头、鼻孔、猪鬃等各部均塑造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特别是把猪嘴置于盖顶部位,仰首长啸,张扬其恣意雄壮之姿态,把猪鬃当把手(已残),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构思奇巧。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6)

河南博物院的馆藏文物商代中期兽面纹方鼎 ,出土于郑州商城遗址,结合窖藏坑规模、同出器物以及与同时代青铜器的比对,可以判定该鼎是王室重器,是商人置都于郑州的实物依据。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7)

商代晚期妇好鸮尊

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妇好鸮尊,器身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两字,整个器物为站立的鸮鸟形态,栩栩如生,融写实与夸张为一体。纷繁复杂的器表纹饰使其显得凝重、威严,同时又展现出作器者丰富的象形力和高超的构图能力,是这一时代青铜艺术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8)

商代中期兽面纹建筑构件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9)

春秋晚期镶嵌绿松石神兽

这些文物承载着夏商周时期先民们的智慧和勤劳,反映了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礼乐制度及文化面貌。”河南文物局局长田凯表示,“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回答了三个问题:中国之源、中国之中、何以中国,观众到展厅看完后就会有答案。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河南是夏商周的核心区,又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源地,我们选此作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开篇,真诚期待与全国各地的同行加强交流、携手创作。“‘何以中国’系列是一个大工程,预计谋划十年,彰显具有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首展聚焦夏商周三代,下一个展览会关注秦文化的兴起,目前还在打磨中。”他说。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文物(夏商周珍贵文物亮相上博)(10)

线下举办重磅大展的同时,上博也在不断探索数字化文化体验。8月5日,上海博物馆自行研发的数字藏品平台“海上博物”将正式上线,并开启首批数字藏品预约,包括“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中的两件国宝藏品商鞅方升和西周保卣。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表示,“海上博物”也是上海博物馆数字藏品馆,每一次发行数字藏品,均会有一件藏品进馆收藏,最终形成涵盖文物、艺术、创作等丰富内容的线上文化博物馆。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将展至10月23日。

来源: 东方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