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

白家大爷白颖园因为给宫中的嫔主子看病,被卷入了宫斗,慈禧老佛爷借大爷的手,杀死了嫔主子,栽赃到大爷身上,詹王府又因为大格格的事情,一心要置白家于死地,大爷被判了斩监候。

大奶奶听闻大爷被判死刑的消息后,丢下三儿一女,上吊自杀了,临死前,把最后一点积蓄拿给二奶奶救被绑票的白景琦,老爷子也因为这一系列的事情,被气得卧病在床,授权让二奶奶管家。

大房的几个孩子一下子成了“孤儿”,二奶奶到大房去整理大房的东西,翻箱倒柜半天,只找出几块陈年的碎布料,发出一句感叹“怎么穷成这样啊”,玉芬告诉二奶奶钱都被爸爸拿去给三房填窟窿了。

二奶奶知道大房一直在贴补三房,却不知贴补到这种程度,直到这一刻,二奶奶才知道,这在别人看来光鲜亮丽的白家长房,日子过得居然连个普通的平头百姓都不如,她眼里闪过一丝深意。

人人都以为白家大奶奶是为爱殉情,可是剖开大奶奶死的表象,才发现她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大爷得知大奶奶的死讯后,也万分悲痛,可他悲痛的表情里,更多的是对命运的无力,大爷直到死,都不知道大奶奶“先他而去”的真相。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1)

没有下限的扶弟魔,生活无望

白家有三个儿子,性格各异,大爷白颖园,典型的儒家思想下培养出来的专业性人才,二爷白颖轩,“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一个怀才不遇,逃避现实的人才,三爷白颖宇,家族的吸血鬼,万事只讲利益不讲感情的势利小人,作恶多端一生,最后一丝底线是不做汉奸。

身为这样的大家族的长子,大爷要承担很重的责任,可大爷偏偏宽厚过度,分不清主次,万事太注重感情,守不住原则和底线,导致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吃亏,堂堂一个百草厅的长子,日子却过得紧巴巴。

三爷是从小被老太太溺爱着长大的,在他的眼里,,没有大局观,没有家族利益,凡事只要他能够捞到好处,就丝毫不考虑后果地从中谋取利益,捅了篓子又往后一缩,假装自己不知情。

三爷被派到安国办药,从中私吞了好大一笔钱,拿着厚厚的一沓银票,心安理得地说:“公中的钱,不拿白不拿,能搂点就搂点吧”,三爷拿着黑钱,给三奶奶买金银首饰,逛茶楼妓院,日子过得无比滋润。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2)

三爷拿走的钱,不是一笔小数目,凭空少了两万两银子,货不对账,害得管库的和账房先生都打起来了,连平时不管事的二爷都觉得过分,大爷对此事清清楚楚,却为了所谓的兄弟情,选择自己抗下所有的事。

这件事情不仅仅是拿钱补上就可以的,若是让老爷子知道了,以老爷子的脾气和品性,儿子敢做这样偷鸡摸狗的事情,指不定要发多大的火,这件事,谁认下谁倒霉,大奶奶不愿意大爷背黑锅。

大奶奶平日是个极宽厚的,可是也不是那种傻到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地步,作为女人,她也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也想让自己的儿女吃好穿好,可是看着二房三房光鲜亮丽,大房却连孩子新衣服都做不起,她不愿意再忍气吞声,告诉大爷:

这事儿你要说不清楚,改明儿你得背黑锅啊,咱们大房替三房垫了多少银子了……

大奶奶话还没说完,大爷立马吼道:住嘴,你懂什么,我们哥俩说事儿呢,你插什么嘴!大爷当着二爷的面,丝毫不给大奶奶面子,在他看来,女人是不应该上台面的东西,更不应该管家事。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3)

这件事情本就是大爷没有底线,身为大哥,护着自己的弟弟理所应当,可是护也得有个合理的护法,拆掉自己的小家,给别人做垫脚石,让别人过上好日子,这算不得什么高尚的行为。

大爷伤害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感动了自己,却没能换来该有的回报,三爷一边不断让大爷替他背锅,一边和三奶奶在背后嘲笑他傻,三奶奶面带嘲讽地说道:你小心点好,别看大爷傻,账上的事,柜上的事,他一点都不傻!

三爷的贪念没有底线,少了一千多斤的草药,跟个没事人似的,这事被老爷子发现后,三爷毫不犹豫把事推到大爷身上,说自己每次都和大爷交代好的,老爷子说查不清楚就三兄弟平摊着赔钱。

大爷却揽下所有的责任,回家翻箱倒柜找钱,大奶奶把钱收起来,大爷对着大奶奶大发雷霆,不让大奶奶说出了,大奶奶说做贼的都不怕人说,被人偷的人倒是怕人知道,两口子扭打起来,大爷拿着床头的扫帚,就要打,被雅萍和二奶奶阻止。

大奶奶嫁入白家,可谓是全心全意地守着自己的小家,对大家族里的事情,也很热心,跟着忙前忙后,可是有时候,人太懂事了,不懂得为自己发声,不会替自己考虑,就容易被人忽略,大奶奶如此,大爷也是如此。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4)

大爷被判死刑,早死了一步

宫中的嫔主子生病,请大爷去看病,却被大爷的药吃死了,嫔主子是詹王府的二格格,先帝爷最宠爱的妃子,新帝死后,慈禧老佛爷容不下她,就拉了个替罪羊,大爷无辜躺枪,被判了死刑。

白家因为两桩与詹王府相关的事情,和詹王府结上了梁子,詹王府有权有势,誓死要让白家翻不了身,罪魁祸首贵武更是坏事做尽,白家老号被封了,老爷子被气到了,二爷也躲起来不管事了,只有三爷咋咋呼呼嚷嚷着要分家。

一旦分家,最活不下去的便是大房,二房夫妻俩都有本事傍身,三房这些年贪了无数银钱,另起炉灶也不是问题,唯有大房,所有的钱都拿去给三房填坑,手头只有大奶奶拼死藏下的那点。

大爷的死刑是宫中的主子亲自下的旨意,不可逆转,一旦大爷死了,大房就只剩下大奶奶和四个年幼的孩子,手头没有积蓄,白家财产几乎散尽,分家也分不到什么,等着他们孤儿寡母的,唯有死路一条。

大奶奶是个传统的女人,又嫁给了大男子主义的大爷,在她的观念里,一向是男人做主,她想,即便老爷子不让分家,那家里也得有个当家做主的人,大爷被判了死刑,二爷又立不起来,最有可能的是三爷。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5)

若是让三爷当家,以他的那样的品性和薄情,一定不会管他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丢下大房这群累赘,把他们赶出去,那时候,她靠什么养活这四个孩子,这样的处境,比分家还要艰难。

面对这样的绝境,大奶奶陷入了死胡同,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死,那么大奶奶临死前,为何还要将自己所有的私房钱都给二奶奶,用来解救被绑票的白景琦吗?

真的单纯因为妯娌轻易,亦或是对侄子的牵挂呢?贵武绑架白景琦,开的是一个天价,大奶奶全部的继续,对救人不过是九牛一毛,三房一分不出,二房也没有意见,二奶奶也知道大房没钱,即便不拿出来,也不会有任何意见。

比起白景琦,大房的四个孩子更需要这笔钱,那么大奶奶为何不选择把这笔钱留给自己的孩子呢?这或许就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吧,也是她为孩子做的最后一件事。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6)

大奶奶有多爱自己的孩子?她自己一直穿的是旧衣,她没有半句抱怨,但看着自己的孩子连件新衣服都做不起时,她内心无比心疼,一向宽厚的她,不顾颜面在妯娌小姑之间撒泼打滚,只是为孩子争一个公道。

最后一笔钱给二奶奶,大奶奶早有算计,她为了让孩子能够继续在白家活下去,选择牺牲自己,大奶奶知道,只要她死了,白家就不可能把孩子赶走,二奶奶和二爷一向宽厚,一定不会不管孩子。

把这笔钱给二奶奶,将来不管是分家还是谁管家,二奶奶为了这个人情,都会收留孩子,这是大奶奶做的最坏的打算,可惜大奶奶没有料到大爷不会死,更是没有料到老爷子会让一个女人当家。

这两件事在大奶奶看来,都是颠覆三观的,若是大奶奶能够等到二奶奶当家,她的结局就不会这样惨,但是人终究拗不过命运的捉弄,就晚了那么一步,大奶奶终究还是被现实逼死了。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7)

善良过了头,受伤的是自己人

按理说大爷是三个儿子中最有担当的一个,可是白老爷子和老太太却不太喜欢这个儿子,老太太这一辈子,活了个稀里糊涂,可越是糊涂的人,感情越是真实,喜欢与不喜欢,都摆在明面上。

大爷到外地办事,精心挑选了糕点带回来给老太太,恭恭敬敬地拿着糕点,希望老太太尝一口,这在外人看来,是一份难得的孝心,可老太太却一脸厌弃,一口都不肯吃:不吃不吃,我最不爱吃点心。

老三在外花天酒地,回来的路上随便买了几样点心,老太太却边吃边夸,区别如此明显,是因为大爷不好吗,显然不是,而是大爷太过憨厚老实,不懂得变通,也不会为自己发声,只会一味讨好别人,久而久之,所有的好变得理所当然,甚至让人厌弃。

大爷的人生悲剧,是由于给嫔主子看病导致的,那么若是大爷没有被陷害,白家没有出二奶奶这样一个女中豪杰,大爷顺理成章地成为白家的掌舵人,他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二奶奶当家后,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白家,二爷整日躲在屋子里抱着文房四宝入睡,什么事情都不愿意操心,什么都不插手,三爷三番五次联合外人,掏空白家,甚至自己开个药房,和白家打擂台。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8)

二奶奶凭着自己超人的交际能力和智慧,把被封了的百草厅盘了回来,对三爷进行打击加利诱,生生折服了这位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泼皮无赖,三爷后半生,以二奶奶唯命是从,和白家一致对外。

若是大爷当家,面对这一切,承担这一切的就是大爷,他的医术和品德都很好,但是他真的能撑起白家吗?很显然,不能,乱世当道,小人作妖的年代,大爷的善良,会成为别人攻击的软肋。

若是大爷当家,以善良和包容治家,对外,白家很快就会被贵武那群小人算计去,而对内,二爷和三爷,会直接拖垮大爷,二奶奶那样严厉治家,三爷都捅了无数篓子,二奶奶为了三爷折进去无数银子。

若是大爷当家,一直惯着三爷,他只会越来越放肆,闯的祸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会害死自己,也拖垮白家,而大奶奶作为大爷的妻子,要帮着大爷一起承担这一切,大爷会一如既往地不尊重她。

试想,哪个女人可以无限度地忍受自己的丈夫,不把自己的小家放在眼里,一直掏空自己去为别人做嫁衣裳呢,不管大奶奶是多么传统的女人,她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都有自己自私的一面。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9)

若是大奶奶一直活在这样的压抑中,最后她的结局要么是被逼疯,要么是心灰意冷地离开人世。正如《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句话:当愤怒和不满超过了限度,当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是唯一的道路,反抗是为了生存。

所以,不管大爷能不能光明正大地活着,以他的性格,他的人生都会活得比别人更累,他的妻子儿女,也注定会因为他的性格,承受更多,失去更多。

大爷这一生,身上全是人性的闪光点,善良、敦厚、宽容、廉洁,孝顺……,这些东西都是传统美德中最耀眼的部分,可是万物有度,善良过了头,容易自伤,也容易连累身边最亲近的人。

我们总是说好人有好报,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中,越是善良,越是负责任的人,往往受的苦越多,就像白家三个爷。

二爷谁都不管,整日拿着文房四宝,平静而幸福地过了一辈子,三爷坏事做尽,拿着白家的钱花天酒地,什么好日子都享受过,反而是最善良的大爷,家破人亡,一辈子颠沛流离,有家不能回。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10)

这并不是说人不能善良,而是善良之外,要拎得清主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顾好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人,再去为他人出头,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就像二奶奶,作为大家长,任何时候,她都会先顾好小家。

大宅门中,最悲剧的人物,是大奶奶,她一生善良,事事为别人考虑,却没有得到善终,她的悲剧,是封建时代的缩影,也是大爷的过度善良和大男子主义所致,时代斩断了她的前路,大爷断了她的后路。

大爷一生治病救人,拯救了无数人的人生,可是他从来都不知道,那个最爱他的大奶奶,是被他逼死的,从古到今,都有大爷这样“担当过剩”的人,总是为了别人的事情,做出过度的牺牲,最终连累自己最应该好好爱护的人。

愿我们,能够做一个清醒的人,对世界充满爱的同时,保留一丝善良给自己,尊重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感受和想法,不要像大爷那样,等失去了才感觉愧对对方,更不要为了别人,自己去背负痛苦。

最后,若是婚姻可选,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若非你条件允许,不要轻易选择“扶弟魔”,或许他那表面看起来超强的责任感的背后,有你难以忍受的痛苦,就像小言川说的那样:

一个人对宠物好,不代表对人也好;对兄弟仗义,不代表会对恋人专一;对父母孝顺,更不意味着对妻子温顺。很多时候,一件事只能代表一件事,而人们总是喜欢用过多的联想,去填充自己对另一个人的期待。

白大爷对所有人都好,但是对自己的妻子,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即便是花天酒地的三爷,万事不管的二爷,都比他好得多,所以,嫁人不能只看他有多好,而是看他对你有多好。

大宅门白家原型真实历史(大宅门白大爷到死都不知道)(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