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人胜节习俗(正月初七人胜节)

农历的正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日”,这个节日现代人知之甚少,但在古代,这还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人日”也叫“人日节”或者“人胜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相传女娲娘娘创造生灵万物,从正月初一开始,依次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到了第七日创造出了人,所以这天在中国的传统中,正月初七是所有人类的生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初七人胜节习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七人胜节习俗(正月初七人胜节)

初七人胜节习俗

农历的正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日”,这个节日现代人知之甚少,但在古代,这还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人日”也叫“人日节”或者“人胜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相传女娲娘娘创造生灵万物,从正月初一开始,依次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到了第七日创造出了人,所以这天在中国的传统中,正月初七是所有人类的生日。

汉代开始就有“人日”节俗的记载,魏晋之后开始被世人重视,当成春节期间一个重要的节日来过。唐代诗人高适曾经在《人日寄杜二拾遗》中提到: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用来表达对老友杜甫的思念之情。古人们在这天要戴“人胜”,这一种用金箔或彩色布片、纸张剪出来的人形装饰,戴在头发上或者贴在屏风上,另外这天也有登高赋诗、送“花胜”的习俗,人与人之间相互庆祝,相互祝福,相互思念。

PS:“花胜”是一种装饰品,古代妇女把彩色纸或绢剪成花朵形状,系于花枝上,类似于现代的假花,插在发髻上装饰。

正月初七也是新年开工的头一天,正逢“人胜节”,按照老传统,老习俗,这天要吃2样食物,都是很有讲究的,图个顺利吉庆,开工大吉。

七宝羹

七宝羹是过人胜节的传统食物,南北朝梁宗懔编撰的古籍《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有“人日,以七种菜为羮”,七菜羹又被称为“七宝羹”、“七菜粥”,需要七种不同种类的菜混合在一起,熬制出来的粥或者菜汤,喝了七宝羹有吉兆纳福之意。

七宝羹在日本也有传承,他们在正月初七会喝一碗“七草粥”,认为喝了“七草粥”新年能身体健康,这和我们的“七宝羹”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宝羹用的蔬菜种类在不同的地方都有所不同,像广东潮汕人喜欢用春菜、芥菜、大蒜、韭菜、芥兰、芹菜、厚瓣菜,浙江人喜欢用藠头、大蒜、芹菜、韭菜、甘笋、生菜、大葱。“七菜羹”并没有什么固定的配方,但只要是煮了七宝羹的食材,都是有美好寓意的。

吃面条

什么节日吃什么食物在中国是很有讲究的,端午节吃粽子,北方春节吃饺子,南方吃汤圆,正月十五吃元宵,每一样节食都是有历史传承和讲究的,而中国人在生日这天,民俗是要吃面条的,面条细细长长,寓意细水长流,长长久久,祈福人们长寿安康,在正月初七这天,是全人类的生日,自然面条也是这天的主食。

古时候的人吃面条更有讲究,要把面条擀的特别“瘦”,也就是特别的薄,切的特别长,“瘦”与“寿”同音,希望在人胜节这天能祝福人们长寿,再用细长的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让时光走的慢一些,长一些,让一家人尽享天伦之乐。

——老井说——

正月初七“人日”,喝了七宝羹,吃了长寿面,对未来美好的生活更增添了一抹向往,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流传千百年不曾消散,值得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