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寿之乡江苏南通如皋(河清景美宜居城)

世界长寿之乡江苏南通如皋(河清景美宜居城)(1)

图为江苏如皋龙游河公园 丁松山摄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丁峰)正月新春闹元宵,江苏如皋市大司马河、皋南河等6条河道整治工地上更是一片繁忙景象,挖土掘机、推土机在高效运作,工人们砌石护坡、栽树植绿,水枪强烈的水流冲刷着河泥,吸泥泵将泥浆输送至数百米外的低洼地......

记者了解到,这仅仅是如皋今年水系整治的一个序幕。早在2014年,如皋市委、市政府就将中心城区水系畅通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累计投入已达2亿多元,龙游河生态公园、龙游湖风景区以及内外城河之水系正在进行贯通。在整治过程中,清理各类垃圾2万多立方米,恢复水体面积5万多平米,新增绿化面积30多万平米。

记者信步来到龙游河公园,碰到正和全家游园的张秀珍老人,老太太今年九十高龄,精神矍铄,满脸慈祥的笑。今年是小曾外孙女的第一个春节,老人兴致很高,带着小宝宝来公园感受初春的暖阳,呼吸清新的空气。当记者问老人对现今身边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老人乐呵呵的说,“啥是环保我也不懂,但我就明白多年前散步锻炼身体,我总是躲着河边走,而现在就愿意到河边傍着树、挨着水转上半天。”

如皋得名《春秋左传》贾大夫射雉悦妻的故事,意为到水边的高地。贯穿如皋全境的龙游河,被誉为如皋的“母亲河”,蜿蜒九十九道弯南接长江,承载着在外思乡游子“乡愁”的记忆。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却让龙游河由清转浊变臭,这就是张秀珍老人口中提到的那段躲着龙游河走的日子。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母亲河”却深染沉疴。城市内河,因何而污?雉水之城,如何治水?

通过专家问诊把脉和科学规划布局,如皋大力实施碧水工程,重视生态系统应有的吸纳、渗透、滞蓄、净化等功能,增强了内外城河生态调节功能,平添了城市的灵气。秉承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如皋市政府围绕打造好水系畅通、水清景美的百亿级水系生态功能区,着力将三、四类水改善成能够“淘米洗菜”的一、二类水,尽可能的满足生产、生活所需,使区域水系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2017年,如皋市政府的新春小目标就是在各个河道全面推行河长制,让“水清、水畅、水美”的河道环境扮靓全市城乡。

河水清清东风新,这几年如皋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还注重置绿于民、造景于民。这样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才是实现环境的标本兼治。

龙游湖,如皋城郊一个生意盎然的人工湖。而原先在几年前只是一个由宁启铁路复线工程取土遗留的千亩大土坑,如皋另辟蹊径,通过龙游河引江水灌注,从而“变废为宝”。目前,龙游湖水面面积达1250亩,水体清澈,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湖中有丰富的鲢鱼、鲫鱼、虾等渔业资源,并种植有莲花、芡实等水生植物,岸边有野鸡、水鸭、野兔、刺猬等数十种野生鸟类和动物和谐共生,环湖周围200米范围内皆为绿化植被带。2015年12月,龙游湖风景区正式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雉水古城的生态修复,不是一笔简单的民生账。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有益于群众的身心健康。如皋是世界长寿之乡,截至2017年初,如皋百岁老人已达385位,比上年增加47位。

如何才能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为城市发展带来内涵式的改变?或许,从如皋这条变清的内河龙游河,这生意盎然的“人工湖”龙游湖,这碧透的空气,这满眼的翠绿,还有这300多位老寿星就是最好的见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