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要体罚学生(小时候上学被父母和教师体罚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小时候上学被父母和教师体罚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师为什么要体罚学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为什么要体罚学生(小时候上学被父母和教师体罚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老师为什么要体罚学生

小时候上学被父母和教师体罚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谁的年少不轻狂?小时候上学的往事我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唯一记住的是被父母和老师体罚的场景,那样的体验现在想起来觉得十分地搞笑。

很多人认为,小孩子不能体罚,体罚孩子会给他们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对他们的成长不好。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个人很不太同意,一点体罚就可以给小孩子造成严重伤害,难道孩子们都是用豆腐捏成的吗?

当然,不管能不能体罚孩子,我们都应该铭记一点:体罚学生是违法行为。现在,很多家长可能比较同意以上的观点,认为体罚孩子会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伤害,他们是一万个比较愿意给教师们体罚孩子的,即便孩子严重违反学校纪律也不行。

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还是谈谈小时候我被父母和教师体罚的体验,就当做一个小小的回忆往事的事吧!

我小时候很调皮,在村里几十号调皮的小孩子当中我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一位。我们庄作为村里的一个大庄,人口五六百,小孩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也有几十号人,在附近也算是个大庄了。

重点是我所在的庄讲的是客家话,别的庄讲的是壮话,两个语言不同的村庄感情也不是很好,附近还有一个大庄,人口近千,也是说客家话,然而小学部就设计在他们庄。所以,我们庄的孩子上学就只能走到他们庄读书了。

就这样,在我们这个村子里,由十几个庄组成,共用一所小学,当时学生还很多,大学也有四五百号学生,我们就在那所小学一起读书。

由于各庄有山产权的纠纷,还有语言上的差别,文化也不太认同,因此在学校经常会几个庄之间会发生矛盾,学生之间也会发生矛盾。像我们庄人口比较多一些,就自己组成一个“小团伙”,在解决学生之间的纠纷时相互照应,相互报团取暖。

我由于比较调皮,战斗力也很强,就被庄里一些名气大的小伙们安排当一个小队长,在遇到打架的时候,要带头行动,不能逃跑。所以,每当放学时候,我都得找到我的小队的人马,然后一起浩浩荡荡的回家。

但是,有时候也有落单的时候,在发生和其他庄的学生之间纠纷的时候,他们还会找初中的学生来在回家的半路上截住我们落单的小伙伴,然后就在甘蔗地里大干一场。

就是有一次,我和几个小队的队长落单了,最后被别的庄的学生截住,然后不可避免的混战在一起。还好,混战的过程中被大人们给制止,并把打架的事通知学校了。

后来,学校知道后通知班主任查打架的事件,我作为本庄的一个“小队长”,又直接参与打架,自然被列入处理名单的范围内。

记得那天早上,班主任到班里就怒气冲冲地走到我的课桌前,一把抓住我的衣领,狠狠地把我甩出作为,我的上身被他手抓的惯性顺势被迫离开座位,但是下身却没来得及反应直接跟桌子装在一起,一股钻心的痛就从脚上袭来。

班主任把我拉到教师外面后就问我说“为什么打架?和谁打架?”等等问题。我怎么可能会把兄弟们曝光出来呢?回答说“只有我一个。”,最后班主任见我嘴硬,直接一巴掌招呼到我的脸上,那火辣辣的感觉现在还记忆犹新。

当时也许还有点叛逆的情绪,一气之下握紧拳头就想打班主任的头,但是还是没勇气真打,只装出一个愤怒想要打人的样子。班主任见状又毫不犹豫的再次收拾我,我最终只能服软。

没办法,当时教师体罚学生也算是很正常的事。班主任收拾我过后又通知家长,回家又被收拾一顿,只是我依然不会说出谁参与那么多,自己扛下了所有,至少还就有“小队长”的尊严。

现在再回想以前被教师体罚,回家又被家长揍一顿的往事并没有给我的身心留下什么伤害,反而是变成童年回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往事了。

经过那次被教师体罚回家又被老爸收拾后,我也收敛了很多,去学校能成群结队就尽量成群结队,尽量不让自己落单而被别人截住,也尽量不去招惹其他庄的同学。

所以,那时候我们庄的孩子们都是成群结队的上学下学,放学也没人管多少,想去河里游泳就去河里游泳,让去爬山就去爬山,别提多快乐了。

现在这种成群结队的上下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长骑着电动车,甚至是小车接送,各走各的路了。虽然现在的家长接送孩子看起来孩子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是他们的童年一定会少些什么,甚至写作文都不会写难忘的回忆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