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种植未来发展 3000亩老粮田亩增收500元

马上就到大雪节气,这几天气温呼呼往下降,田里的麦苗情况咋样?虽说这两年自家那200多亩麦田的主要管理权已交给了儿子,可乐陵市丁坞镇宋寺村“田把式”潘洪军还是不放心。这不, 12月4日一大早,他便叫上儿子潘鹏鹏开车到自家麦田去察看。

天阴沉沉的,特别得冷。可这一趟看下来,潘洪军脸上却笑意盈盈。原来,儿子把麦田管理得特别好,麦苗长得又齐又壮。

“又是高校研究员一对一的辅导课,又是科技小院的科技培训,现在我可是能熟练操控10多种大型农用机械的“新农人”,地里这些营生您就放心吧!”潘鹏鹏笑着对父亲说。

潘鹏鹏今年29岁,之前一直在外打工。近年来,看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潘鹏鹏有了回乡帮助父亲管理农田的想法。恰巧镇上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潘鹏鹏就势回了村。

粮田种植未来发展 3000亩老粮田亩增收500元(1)

经过培训,潘鹏鹏这样的“新农人”种地用上了“新武器”。(资料片)

“乡村要发展,人才很关键。” 丁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左超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如何回引、挖掘各类优秀农业人才,尤其是青年才俊回到农村,留在农村,作为基层党组织,他们积极想办法。农业是民生之本,土地是农业之根。镇上围绕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做文章,展开“新农人”培训计划,让土地成为年轻人的“香饽饽”。

粮田种植未来发展 3000亩老粮田亩增收500元(2)

回乡年轻人,经过培训,成了镇上的绿色农业发展顾问。(资料片)

今年以来,丁坞镇积极探索打造乐陵市绿色智慧农业产学研创孵化示范园项目,创新建立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实现人才聚集、科研成果转化、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镇上与安徽易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乐陵市科技小院三方合作组建了乐陵市绿色智慧农业产学研创孵化示范党建共同体,推动产学研创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与此同时,与乐陵科技小院合作开展“农技骨干”培养计划,由中国农业大学7名研究员担任丁坞镇农业经营发展顾问,在技术运用、品牌打造、电商平台建设等方面为有需求的农民提供个性化教学。

“研究员带着课题来,‘新农人’带着需求来,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农业增收。”左超说。

“把地交给鹏鹏,本来我还不放心,可是,经过镇上的扶持和培训,孩子又是搞测土配方施肥,又是搞无人机统防统治,不但种地的成本下降了不少,而且效果特别好,纯收益涨了近一倍。尤其今天看到麦子这长势,把土地交给年轻人,我是彻底放心了。” 潘洪军笑着说。

粮田种植未来发展 3000亩老粮田亩增收500元(3)

科技小院研究员在田间地头现场教学,大伙儿听得很认真。(资料片)

“年轻人头脑灵活,和他们打交道能碰撞出很多火花,现在我们正着手研究田间智能灌排系统、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建成后丁坞镇的农业将变得更‘智慧’。”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农业经营发展顾问焦小强说。

“经过一年的培养,像潘鹏鹏这样的‘新农人’,已从20来人增长到106人,全镇3000多亩产量已达瓶颈的粮田,如今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平均每亩地每年增收500元。种田已成了我们镇的热门行业。”丁坞镇党委书记孙长新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姬飞燕 通讯员 胥爱珍 翟蕊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