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

“这个价格不如买苹果表?”这是一名华为专卖店员对我说的!可见,除了华为应该加强员工信仰培训以外,也侧面反应了普通人对于这块智能手表的态度。“我想要Apple Watch,但我不用苹果手机”我如是说。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

仔细想想,目前全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消费类智能手表毫无疑问是Apple Watch,哪怕有续航这个致命短板。无疑它是苹果手机用户的最优解,也是苹果生态的重要一环。那么,我们非苹果用户呢?…今天光岩带来「华为Watch3」智能手表的上手评测,从各方面带你了解这个在个人眼中有可能是非苹果智能手表最优解之一的产品。

【 小长文预警】┃目录:1.前言2.外观设计3.健康监测4.亮点功能5.功能系统6.遗憾与不足7.总结8.写在最后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

一如既往的观点,表的「装饰属性」非常重要。传统腕表也一直是装饰属性极强的一件单品,甚至可以代替语言,诉说一个人想对外表达的形象。戴Casio的可能偏好户外、戴DW石英表的可能传达时尚和潮流、而戴些机械表的可能是商务精英、戴智能手表的可能是的科技爱好极客范,而戴百达翡丽的…憋说了,交个朋友!说起外观,「方圆之争」犹如豆浆的咸甜之争,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没有对错好坏,因人而异,就个人而言,我一定程度上认同华为的观念:“Watch is Watch”。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5)

durex天秀

我个人认同圆形表盘的理由是:

● 虽然矩形表盘的信息获取量更大,但我始终不认为手表端是需要大量获取信息的设备,而是是获取关键信息的设备,因此这个优势我个人认为不足以支撑第二点

● 圆形的表盘个人认为更好看,更加接近传统腕表,装饰属性更强的同时,也减弱了过分的科技感和违和感,更加不打扰的设计可以适应更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完美的科技应该是让人感觉不到,在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它就是一只普通手表,在你需要的时候,它就是一表万象的智能小终端。

● 不得不说,由于Apple Watch实在太过成功,认知度很强,一枝独秀。以至于「方」和「圆」虽然都是基础图形,但做方的智能手表,客观上多多少少会给人有一种“模仿”苹果的感觉,先入为主的想法从各大厂的评论区吐槽可见一斑。也因此,虽然安卓真智能手表并不少,国内比如绿厂、米厂和煤厂等都相继发布了自家的产品,但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矩形手表。对我个人而言,结合上面谈到的需求,类似于华为、三星的设计,深得我心。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6)

说了这么多,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颜值让光岩我爱不释手:到手先升级系统: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7)

系统升级

升级完系统,来欣赏一下watch3的真容吧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8)

息屏显示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9)

孤影表镜

听说曲线才是上帝的。大孤独3D曲面表镜,似乎可以留住光影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0)

316L不锈钢表体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1)

陶瓷背壳与蓝宝后石盖板

时尚板的感觉整体还是偏休闲半商务的感觉,搭配面比较广也是我选择这个版本的原因之一。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2)

最高1000nit亮度,326ppi

上手效果,大小合适。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3)

实际上watch3的厚度还可以,基本可以接受。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4)

侧边厚度

不要小看这个刻着「HUAWEI WATCH」的小表冠,后面用处可大着。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5)

最后很多人觉得为啥表冠不侧边剧中?好不好看见仁见智,有人觉得这个更有辨识度。但有一个更加现实的意义,看图: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6)

是的,表冠不在中间的好处之一是在大角度活动手腕的时候,表冠不会顶到手背。相信常戴表的同学印象深刻。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7)

健康监测功能是除了颜值以外,智能手表上另一个非常吸引我的点,不同于手机,智能手表更加贴身,也就更加有利于健康数据采集。年轻人996压力大,努力奋斗的时候,也需要有“表”告诉你,该「躺平」了。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8)

先来梳理下手表自带的那些健康监测功能:

● PPG实时心率监测;● 科学睡眠监测;● 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24h);● 体温监测;● 压力监测;● 跌倒检测与求助;● 洗手提醒(OTA?)。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19)

已经很强大了?不仅如此,这次还可以外接设备,给特定高危人群提供更多健康监测:● 配合外接美奇™微创血糖检测仪,可以监测分析血糖;● 配合好络维™医械级ECG心电表带,导出解读心电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随着华为数字大健康的推进,模块化和生态化的外接设备,对于数字大健康生态圈建设很有意义,对于用户来讲则可以有更多针对性选择。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0)

事实上,现阶段智能手表产业已经相当成熟,上面说的的监测项目也并不罕见。那华为如何相对友商产品做出差异化痛点呢?

答案是华为做了一件非常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事,别家只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检测结果,而你如果拿着这个结果去百度上搜索,那估计多半要请全村人吃席!但就凭借这些结果,去医院就诊医生也不会认可,还弄得人心惶惶。而华为则会给到一个专业的结果分析和风险预测。好比是你去庙里摇了个签,至于这个签是上签还是下签则需要请人解签,而华为提供的“解签”项目有:

● 科学睡眠结果分析。● 心率失常、早搏筛查。● 睡眠呼吸暂停筛查。● 血管健康研究(仅支持GT2pro ECG)● 呼吸疾病筛查(预计9月份OTA)以及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特定产品支持,很可惜watch3无缘了。· 冠心病筛查研究· 高血压筛查研究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1)

这些和国内顶级医疗机构合作的健康研究项目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给检测结果这串数字“解签”,直截了当的解读,不仅如此,甚至还提供医疗服务预约、回访等一条龙服务。非常有助于筛查特定高危人群,只能说这次「方向对了」!

以心脏健康研究为例,按华为发布的数据:自心脏健康研究项目上线以来,截止3月份已经有超过247万的用户参与了这个项目,有超过1万的人员通过这个项目筛查出来存在心律失常高风险,筛查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不能说一点用没有吧,只能说相当有意义了。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2)

除此之外,另一个优点就是「无感」了,比如血氧饱和度,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穿戴设备都只支持用户被动检测,需要用户自己动手操作。而华为则可以24小时主动监测。同理的还有心率、301心脏健康研究、体温等项目,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健康管家,在全天候主动监测你的健康。她知你的冷暖,懂你的兴奋,感你压力,训你久坐。知道你有没有感冒,提醒你要按时吃药。清楚你昨晚睡的香不香,有没有打呼噜,更知道你上课有没有打瞌睡……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3)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4)

● 流畅的过度,舒畅的动画。不得不说,作为一个GT1代和GT2Pro的用户,去体验店初次体验Watch3的时候,瞬间感受到巨大的差距,整体非常流畅,相比于GT系列为了续航锁30帧PPT,现在满满的60帧更贴合手机端延续的顺畅体验。当然,流畅其实除了“大号手环”,其他品牌的真智能手表大多也能做到60帧,但华为除了流畅,还精心搭配了舒畅顺滑的过度动画,特别是配合可旋转的表冠,那种顺畅感几乎可以媲美Apple watch!Apple?是的,事实上watch3上很多动画细节和UI都借鉴了Apple,但我认为好的体验趋同的,至少对于用户,这种借鉴和改进更多带来的是体验的飙升。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5)

棋盘应用列表

● 独立联网能力。作为「真」智能手表,首先当然就是独立连网和通话的能力─「e SIM」。这次watch3不出意外全系都支持了eSIM功能,手表可以独立拨打电话和联网。当然如果你是移动用户,购买前你最好问问当地运营商是否支持!反正我所在的浙江省是全身支持了。资费一般10元/月,支持地区可以参考下面的两张图表: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6)

除此之外智能手表的Wifi和蓝牙也必不可少,可以和手机以及外界获取全方位信息交换。这也是“大号手环”和所谓真智能手表的一个根本性区别之一。

● 表盘样式得益于性能的提升,相比于GT系列,这次watch3的表盘花样更多,比如视频表盘、高帧率动态表盘、高度自定义表盘、多功能跳转表盘等。息屏显示当然是支持的。这次的息屏显示还支持表盘自带的样式(如果表盘作者适配的话),或者用系统预设样式。当然,这对于同类产品见怪不怪,只能怪我是个前GT系列用户了。值得一说的是当下华为表盘市场的上架表盘据说已经超过1500 ,可选择的余地可以说非常大,虽然品质和价格都良莠不齐。但确实提升了可玩性。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7)

● 运动相关服务对于我个人来讲,不得不说华为手机端的「运动健康」App做的实在不错,而且里面的运动课程非常多,而且基本免费,轨迹记录和图表展示也都非常直观,用过的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个人觉得哪怕非华为穿戴产品用户用也是非常不错的。确实比个别厂商的客户端做的要好一些还免费。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8)

至于运动项目,基本继承了GT2pro,支持100 运动模式,几百节健身课程,GPS定位,轨迹返航,和动作指导,自动识别运动模式。以及手机端app和手表联动,就是你在手机端开始运动会移动同步到手表端,并由手表采集数据。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29)

说一句3pro,它上用了双频GPS定位,相比于3和2pro定位漂移的情况可以进一步避免。也是内部硬件上个3的唯二区别,另一个是电池容量的区别。运动虽然一直是华为穿戴的一大卖点,不过对于我这种腹肌除皱者来讲,聊胜于无吧。

● 手势控制付款时搓搓手指,就能打开支付宝(待OTA),有电话来了,握紧拳头再松开就能接听,遇到不想接的电话,翻转手腕即可来电静音。借助传感器目前手势控制支持上面三种,可用度非常好。非常直觉化的操作方式,很符合腕上设备的使用场景,也增加了智能手表的科技属性。也希望以后可以添加更多手势控制可能性,比如连续转动两下手腕打开指定app,打个响指唤醒语音助手。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0)

● 续航表现长续航一直是华为智能手表的基因,GT系列的火爆,可以说是华为掌握了“销量密码”─续航,获得了众多用户的认可,毕竟续航对于贴身的手表来讲,太重要了,前面提到的运动健康、数字健康、独立通话等都需要有续航的支持,一天一充并不是多数人想象的智能手表。这次华为watch3的续航,官方宣称智能模式下可以达到3天多(其实发布会PPT上写的是4天),尽管对于3天的续航,依然没有达到个人理想的一周续航,毕竟作为GT系列的用户,已经有了这种长续航惯性。不过比起同类表一天到一天半左右的续航那还是强上许多,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回头光岩会在后续测试功能全开(含息屏显示)重度使用的续航,目前因为新上手,新鲜感下高强度的把玩下电量消耗不具有参考意义。不过个人的预感是:会比一般好一些,但也没好到夸张,至于好多少?能不能达到官方宣称时间,需要一段时间使用光岩后才能作答。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1)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长续航模式,可以一键“GT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和GT系列一样,使用2周时间。目前长续航下的功能基本上个GT系列差不多,像是运动锻炼、健康监测也都有。不过目前不支持更换表盘和息屏显示,也不支持支付宝支付码,运动模式内也不支持轨迹返航和自动识别,帧率会降低到30帧等。其实个人觉得这个模式的功能可以适当放宽,比如支付宝、表盘什么的是应该开放的。不过相较于个别厂商的长续航模式,watch3的长续航模式下还是保留了相当多的功能,如果对于独立使用和流畅度的要求不高,你甚至可以长期当做GT大号手环使用。

● 其他比如智能家居控制,多设备协同等功能因为目前手上设备有限,暂时无法体验。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2)

Watch3 是最早搭载 Harmony OS 2.0 系统的设备之一。说起鸿蒙系统,现阶段全网的争议实在太大太激烈,比如它到底是不是安卓套壳?是不是自主研发的独立系统?有没有过度宣传等等。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3)

篇幅关系,简短来说说我对此的浅见。争论的两方都没有对错,站在各自的角度(或技术或情感或战略)上都对。但作为旁观者,我只是想问,对于华为现阶段的窘境,对于一个稚嫩的新生系统,对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堪,从宏观决策角度,请问当下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

难道要鸿蒙开发完全独立的生态?不兼容安卓生态?交互逻辑和UI界面改的翻天覆地?如果真的这样,鸿蒙死的要多惨有多惨。科技的发展本来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历史的车轮印子,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一件事情的好坏并不是单单看实现手段的好坏,这世间不是非黑即白,你、我、他分的泾渭分明。这不现实,甚至对于最终的结果,一味追求“耿直”的执行过程,可能是灾难性的。现阶段我个人会更愿意去理解和支持这种做法。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4)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万丈高楼可顷刻垮塌,但想再平地起高楼,却需要更多人一砖一瓦去搭建。可能华为的部分宣传方式令人反感,但我仍然愿意为之添上一瓦,并说一句加油。

【手表端鸿蒙】扯远了,回到正题。手表端的系统操作非常契合于手机上的操作直觉。比如首页下啦通知栏、上划通知中心,左滑负一屏,右滑快捷应用信息组件。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5)

简单来说,对于现阶段手表端鸿蒙系统的认知可以和简单地分为「表」和「里」。

●「表」表面的东西其实逻辑上改变不多,整体还是华为LiteOS上那一套,改变较大的就是由这个3D旋转表冠带来的棋盘应用列表缩放,当然,很显然这种设计充分借鉴了Apple,但对用户这没什么不好不是吗,手表的小尺寸屏幕上,用粗壮的手指去缩放和滚动实在是憋屈,还遮挡内容。而用旋转表冠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次,这次鸿蒙还多了左滑负一屏、毛玻璃效果、棋盘应用列表、独立语音助手等模块。总之 在UI层面是一套行业内非常成熟的交互逻辑,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6)

●「里」这里的核心其实就是鸿蒙引以为傲的特色,分布式技术:互联&信息扭转。关注我的朋友应该知道,之前我一直对于手表端的应用生态嗤之以鼻,可以说不怎么感冒,原因之一是很多时候手表端的app只不过在重复干手机大屏上的活!然而在如此小的屏幕空间和有限运算能力以及孱弱续航影响下,做大量的信息展示和复杂的操作,比如看视频、看小说、浏览网页等等,用户体验可想而知。可能有人喜欢,可能觉得可玩性新鲜感很强,事实上直接吧手机大屏端的应用直接完整搬到手表上何尝不是一种“敷衍”的行为呢?何尝不是一种功能重复和体验倒退。

就像我上面说的,手表这种小屏幕贴身设备上,需要的绝不是手机上大而全的信息,它需要结合它贴身小巧的特性,在特定场景展示关键性信息。比如导航,在1.4英寸多的屏幕上?显示详细地图、路线真的是好的体验吗?个人看来显然不是,鸿蒙的做法则是在特定场景展现关键信息,比如步行、骑行等有可能不方便频繁掏手机的场景里,将导航的关键信息流转到手表这种贴身设备小屏上显然深刻贴合了手表的特有属性。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7)

滴滴出行

同理还有滴滴打车,同样也会在手表端显示车辆、车牌和时间等关键信息;航旅纵横则会在手表上显示登机牌、航班等信息;掌上高铁会在手表手表上显示车次和座位号等等。不仅手机信息可以流转到手表,手表操作同样可以映射到手机,比如腾讯体育赛事点击,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跳转对应赛事的直播。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8)

协同手机关键信息流转

这种鸿蒙应用对于手表端的体验可以说非常具有建设性意义。不过既然是支持eSIM的独立智能手表,就需要两条腿走路,除了需要配合手机作为手机屏幕的延伸以外,也需要配合联网使用的独立应用。比如应急的独立即时通讯应用、记事日程、小游戏、在线音频、小工具类等等,这方面鸿蒙手表端系统因为刚刚起步,一口吃不成胖子,难免有所欠缺,这点下面会具体提到。

总体来讲,鸿蒙系统作为华为智能手表的核心差异化,在鸿蒙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生态中也是重要的一环,配合IOT智能家居甚至可以成为控制中心,一个智能终端。虽然眼下光岩并没有足够的设备来体验华为的生态,但其根据手表的贴身特性去布局功能的思路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39)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0)

● 没有适配社交软件最大的遗憾是截止发文的时候,仍然没有主流即时通讯应用适配Watch3的鸿蒙系统,也就是说依然不支持在手表端回复微信和QQ等。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1)

虽然在国内,手机上微信的使用体验几乎影响了手机1/3的使用体验!但事实上我始终不认为在手表端回复信息是明智的选择,无论如何屏幕越大输入效率越高。

只不过既然配备了eSIM,意味着我有机会独立使用手表或者不方便掏出手机,既然有这种可能性,哪怕我100次使用里面只有1次是迫不得已需要在手表端紧急回复消息的,那么对于我的使用体验来讲也是巨大的短板。就意味着我为了这哪怕1%可能,做不到100%相信这块手表,也做不到在个别使用场景里去完全摆脱手机。

不过好消息是,多方信息回馈显示,目前腾讯和华为已经在协调适配阶段了,只不过进度上,快的话也要3季度中了吧。如果非常介意的朋友,可以再观望看看。

● 鸿蒙的生态稚嫩从宏观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可以理解鸿蒙的初出茅庐,但落实到用户个体,毕竟花的是真金白银,需要付出的是去忍受前期鸿蒙生态应用量的问题,这需要你对于鸿蒙乃至华为建立一定的信任基础,也需要华为不辜负用户的守候。但说到底,这一切都是未知数,用户可以用脚投票,鸿蒙应用适配量少作为智能手表肯定是个不足因素,可玩性不高,在意的可以考虑更加成熟的生态。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2)

● 部分重要功能仅限于华为手机!如果说上面两个遗憾是客观因素造成,那么这个点就是华为自身的壁垒问题了。比如联合301医院发起的「心脏健康研究」等项目,作为华为智能穿戴的一大亮点和重点宣传的卖点,缺只支持部分华为手机。等同于你花同样的钱,到手却发现比别人功能要少,而解释仅仅是躺在角落的一行小字?!同理还有类似地图导航、打车软件、遥控拍照等,需要用到鸿蒙信息流转的特性,导致非华为手机也无法使用,让本来就稚嫩的生态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3)

当然,前面这些非华为手机通过非正常手段这不是无法突破,只不过对于当下陷入窘境的华为,稚嫩的鸿蒙生态,难道不应该用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拥抱安卓世界吗?而不是依然不肯放弃自己的护城河,认为铸造使用壁垒。下面是华为watch3系列的功能列表,部分非华为手机无法使用的功能也有标注,给大家提供参考。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4)

仅供参考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5)

仅供参考

● 充电速度缓慢拿到watch3后非常明显的感知点,充电速度非常慢。受制于手表内狭小的空间,受电线圈不太可能做的太大,而且狭小的空间内散热也困难,再加上默认标配的无线充电底座的输入和输出功率也很小(可能换个大功率充电板充电会快点),导致充电速度慢到你边充边后台下载东西甚至有可能掉电!

所以同样的,如果你想用手机给watch3充电,可以是可以,你甚至还可以附加手机「物理禅定」属性,非常适合培养耐心。

这是个明显的缺点,但谈不上致命缺点,为什么呢?因为这更多是选择的问题。不只是华为,三星、苹果和其他很多做无线充电的智能手表都是半斤八两,用户都在吐槽无线充电速率问题。为什么大家都上无线充电呢?难道因为更高级哈?还是因为真的有人做到经常取下表,像手机那样随时放在充电板上补电?还是夜间充电无线充电比磁吸充电方便?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6)

当下手表端触点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方式我个人其实更认同触点,,触点可以用更大的传输功率快速补电,手表几百毫安的电池其实很快就充满,而且磁吸式触点充电的使用体验并不差,唯一的问题可能在于普适性。

无线充电的设想很好,但败在物理限制。

● 未支持血压检测这个只能说是小遗憾,毕竟这项技术去年就发布了,本以为watch3搭载顺理成章,不料要等到下半年的新品(可能是血压测量专款)。只能说有些小遗憾吧,不过也无碍整体。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7)

● 前期系统BUG体验时间有限,不过根据我自己的体验以及用户的反馈,列举部分:

1.无线蓝牙耳机连接似乎有点问题,无法断开?

2.系统界面大量采用了“毛玻璃”效果,这本身很好,但因为屏幕素质一般,而且受限于OLED特性,在低亮度下会形成色彩断层(一加用户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导致色块和斑点。论坛上甚至还有用户以为是质量问题,屏幕烧屏和进液了,我个人的建议是给毛玻璃层提高明度,和饱和度。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8)

3.部分三方软件未适配旋转表冠。无法滚动页面和调节音量,比如口袋故事等。

4.滑动逻辑不统一。比如表盘界面,左右滑动需要从边缘开始才行,中间滑动是不行的,但划过了第一页后中间滑动又可以了。这点交互有点割接,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防误触?总之初次操作给人不跟手的错觉。还有返回手势也是,一些可以全屏右滑返回,有些需要边缘右滑才能返回。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49)

总体来讲,华为Watch3作为「真」智能手表,填补了当下华为的产品线空白,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特点,也有不可避免的遗憾。至于他是不是「非苹果智能手表的最优解?」,开门见山,我觉得是!综合形态、功能、续航和生态,我觉得它是我心中的最优解,并对产品和鸿蒙的未来展望为正面,甚至愿意为它的不成熟多留一点时间和耐心。

但,每个人的最优解并不唯一,绝不是唯一解,适合你自己真正需求的产品,才是你专属的「最优解」。那么,你觉得华为Watch3适合你吗?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50)

华为watch 3使用评测(非苹果用户的最优解)(51)

不去说华为的家国情怀和国际风云,也不去讨论网上各阵营针锋相对的铁粉争斗,更不必说那些厂商KOL间踩一捧一的明争暗斗,你来我往。我想说的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只是对自己负责的感觉买单。你可以对品牌的感觉买单,也可以对产品的感觉买单,甚至可以对创始人的情感买单,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更加没有什么“智商税”、“情怀税”。因为存在即合理,若世界只允许存在一种观点,那该多无趣,我们每个人都只能也只能代表自己。

我用华为手表,用一加手机,也用小米智能家居、苹果平板和OPPO耳机… 看起来杂乱的万国牌选择,却是对自己感觉任性的负责。看当下产品力,也看重产品后面的可持续未来展望。接受选择的快感,也接受选择的遗憾。这就是我作为用户,作为消费者的态度。

Jun.12.2021 | 光岩抱歉没控制好内容长度,感谢看完。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如有不同看法你一定是对的。「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