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ta系列故事讲解(破解一个2790年前的历史之谜---)

在一个遥远的异国,有一个传说是西周或者春秋战国时期从现在的陕西或者现在的山东逃难到那里的兄弟,这个是失散了几千年的兄弟,这个兄弟就是现在居住在印度曼尼普尔(Manipur)地区的人们。我对他们的文化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总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入门的道路。首先看到的是他们的武术,他们不叫武术,他们叫“Thang Ta”。

g ta系列故事讲解(破解一个2790年前的历史之谜---)(1)

(Thang Ta 表演,左剑右矛。照片网络上面截取,版权属于原作者)

曼尼普尔(Manipur)地区有众多的民族,其中比较大的民族是美泰族,在 2011 年的印度人口普查中,有 180 万人是美泰母语人士。“Thang Ta”就是美泰语(Meitei)。

在印度曼尼普尔的美泰语里面,Thang 的 意思是剑,Ta 的意思是矛。Thang Ta的发音方法,第一个感觉和我们的现在的普通话拼音有类似的地方。而我们中国南方很多语言都和中国的中古语言有关。

如果曼尼普尔人们是来自中国古老的大地,那么他们的语言一定和中国古方言有关,鉴于这个假设,我寻找“Thang“和中文”剑“的关系,我意外发现在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中国当时有一种剑,叫棠溪宝剑。

g ta系列故事讲解(破解一个2790年前的历史之谜---)(2)

河南棠溪剑业有限公司复原中国名剑: 棠溪宝剑。(照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据《史记》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干将、九曰莫邪,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左传》、《资治通鉴》等其它30多部典藉真实的记载着棠溪宝剑的历史。

2700多年前,河南西平古棠溪地区丰富的铁矿资源,含有特殊物质的棠溪水成就了棠溪冶铁铸剑的辉煌历史。

在西周时期,棠溪宝剑作为名剑,只提供给王室所有,民间不能拥有。棠溪现在普通话拼音为Tang Xi. 溪是指河沟。当时说“棠”,即代表剑。印度曼尼普尔人们的传说是城墙被敌人攻破,王子带军队和家人逃离, 携“棠”而走。以至几千年以后, “棠”作为“剑”的名称,一直保留在曼尼普尔人们的文字里面。

Ta在印度曼尼普尔的意思是矛, 中国有矛由来已久,大家最了解的是矛和盾的故事“矛盾”,但是到了现在,矛这个兵器基本在中国消失,有时候只有在武术馆或者博物馆的墙壁上看到。但是矛这个兵器,在印度曼尼普尔却是一直在使用,包括盾,甚至在盾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龙的图案。那么印度曼尼普尔的Ta(矛)有没有和中国有关系呢?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中国有关“矛”的资料。原来中国古代对于“矛”,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而是这个“矛”有长矛、中矛和短矛之分。

g ta系列故事讲解(破解一个2790年前的历史之谜---)(3)

(西周时代的中国矛。照片网络上面截取,版权属于原作者)

长矛自中国远古时代就有, 有说法是石器时代。长矛长度一般为5~6米,最长的一种超7米,一种近8米。 夷矛。西周一种长矛,为“车兵五兵”之首。柄长二丈四尺(周制),再加上矛头,长度接近6米。《考工纪》载:“车兵五兵为夷矛(长二丈四尺)、酋矛(长二丈)、戟(长一丈六尺)、殳(长一丈二尺)、戈(长六尺六寸)”。春秋时期一尺等于23.1厘米,二丈四尺是5.54米,长矛头30厘米以上,总长5.8米以上,接近6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夷矛被称为“铍”(普通话拼音“PI”)。楚矛。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车用长矛,连柄长近8米。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过战国楚矛,仅矛杆长度就在7米以上,再加上矛头,就接近8米了。迄今为止,战国楚矛大概是世界上出土最长的长矛了。《长枪法选.长枪说》:“器名枪者,即古之丈八矛也。”不同用途的长枪其长度各不相等。用于车战,骑战的枪明显长,用于步战的枪明显短,用于守城御寨的明显长,用于进攻的枪明显就短。长枪可达八米之余。

另外还有短矛(小矛),《说文》:“鋋,小矛也。“ , “鋋”, 普通话拼音为 Chán。

g ta系列故事讲解(破解一个2790年前的历史之谜---)(4)

(印度曼尼普尔的Ta (矛)。照片网络上面截取,版权属于原作者)

锬---现代普通话拼音tán, 长矛 [英文long spear] 。《说文》:,长矛也。《史记·苏秦列传》: 秦军“强弩在前,戈在后”。可以看到秦始皇时代,“锬”是当时长矛的说法。但是根据现在研究的结果,锬应该是属于中矛。锬应该和戈(长六尺六寸)长度差不多,就是1.5米左右。另外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出:“铍”的称呼也随地域的不同,引用时间的迟早而揉进了方言,如关东称“铍”,关西叫“”,燕地名“钛”,汉时又以“恱”通“铍”了。关西在哪里?潼关的西面就是关西。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关西从地图看就是现在的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等地。印度曼尼普尔“矛”的发音“Ta”,和中国古代长矛“锬”发音Tan(现代普通话拼音)近似,可以基本判断,印度曼尼普尔的Ta 就是我们中国的“锬”。曾经有印度曼尼普尔的学者在曼尼普尔的历史书里指明当时城墙被敌人攻破,王子带军队和家人逃离的那个城市称为“Hao“。这个”Hao”就是周武王建的城市鎬(Hao)京,镐京位于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现在是一片农田,过去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建丰邑,武王建镐京。历史记载:公元前770年,北方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镐,大肆掠夺,镐残破狼藉,无以成都,西周灭亡。如果从这个历史判断,印度曼尼普尔的人们是从公元前770年,镐京城破开始南下,后到达现在的缅甸,再从缅甸到达印度曼尼普尔。曼尼普尔的人们居住在那里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曼尼普尔人们离开Hao(镐京,现在的西安)距离现在2790年。

g ta系列故事讲解(破解一个2790年前的历史之谜---)(5)

(左丰邑,右镐京,西安市长安区,统称为“丰镐”。照片网络上面截取,版权属于原作者)

Thang(印度曼尼普尔“剑”的发音)------棠(Tang)(中国古代的棠溪宝剑,普通话发音);Ta(印度曼尼普尔“矛”的发音)-----锬(Tan)(中国古代中长矛名称,普通话发音)。

Thang Ta 二字连接在一起,在印度曼尼普尔,是他们的搏击术,用中国话来说是武术。Thang Ta 和中国武术确实是非常相像,相像到看Thang Ta的表演视频,如果不听介绍的话,会以为那个是武术表演,因为从衣服到动作都非常相像,2000年左右,地域把大家分开了,但是同样的文化确让大家一样都保持下来了。说来,我们陈氏家族和曼尼普尔人们是亲戚,因为周武王的大女儿大姬嫁给我的祖先陈满公,所以周王族和我们陈氏是亲戚。在350年以后,西周都城鎬(Hao)城破,王子被迫远走他乡。

g ta系列故事讲解(破解一个2790年前的历史之谜---)(6)

(曼尼普尔Thang Ta 搏击术师傅。照片网络上面截取,版权属于原作者)

根据曼尼普尔人介绍,Thang Ta 搏击术最早又叫“ Huyen Langlon”。 “Huyen” 意思是战争,”Langlon“ 意思是”Knowledge of Art“ (艺术知识或者技术知识), 如同英文Martial art(武术)。我看到”Huyen“, 脑子第一个印象是否是”胡烟“?”胡“—胡人,少数民族。”烟“---烟火,当时的烟火作为战争的信号,如秦始皇长城的烽火台的。唐朝岑参有诗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Langlon“我没有想出来与哪些中文文字相关联,希望读者一起帮想想,不胜感激。

陈向阳 写于 2021年1月26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