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

最近日剧比起年初的一片萧条,总算有了起色,接连几部热剧,都算是各自细分领域里,养眼且好看的剧。

比如土豪网飞合作剧《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多层隐喻分析:小心!只抱怨,会变成绝望的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比如《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

少女漫画方式,打开纯爱故事:30岁的甜蜜非主流罗曼史

从探讨的话题深入度,立意上,日剧的尺度一直是亚洲前列,而且特别擅长小清晰的手法,讲述那些震撼三观的极端话题。

这部剧,每集不到半小时,一共9集,已经完结,我误以为是青春片都没追更,看到豆瓣1.5万人给出9.2的高分,结果又是真香,打开一集,一口气刷完——

《17.3 关于性/ 17.3 about a sex》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

01 短小精悍,足够丰富

日本已经算是亚洲区域性观念最为开放的国家了,甚至色情产业是经济中的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17岁的高中生,也会遇到全世界青少年成长的共性问题。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2)

所以要为了和别人一样,就去盲目跟随脚步吗?

借由三个性格各异,对待亲密关系态度也截然不同的可爱少女的烦恼和快乐,言简意赅直击核心问题,那些难以启齿的问题,不再只是小姑娘们窃窃私语,想当然地错误处理,揪心烦恼,而是变成可以大大方方看待,正确学习讨论,可以跟家长老师交流的正常的事。

光是不再,谈性色变,能够正常化对待,这一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虽然剧本架构非常简单,一路平铺直叙,没什么波澜,但光是每一集的硬核话题,就够了。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3)

借由不同的角色,展示了主流的众说纷纭的态度。尤其是那些错误的认知和刻板印象。

比如关于取向的话题,这部17.3剧里,大大方方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还特意强调了,与众不同这件事,有可能不是选择,就是天性,为什么要被当做耻辱和必须要纠正的错误?

而且人一直在变化,很正常,为什么要过早地因为外界,或者自己肤浅的认知,过早给自己定性,甚至陷入羞愧和绝望?

里面几个主要角色,虽然年轻,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也很惊慌,觉得自己有病。

反而是正确接纳了自己后,才发现,有可能是经历不够感触不深,有可能现阶段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目标,所以才会导致自己误以为,出于特殊的取向,甚至无性恋状态。

借用里面神一般存在的老师的话:

1%虽然看起来非常少,可是就意味着全世界有7000万人,和你是一样的无性恋。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4)

话题都非常典型,三观也非常正确人性化,只是我没写出来,一方面是不想剧透,一方面也不想去试探底线了。

我并不是羞于写,而是很怕发不出来。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5)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6)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7)

不会有人相信马上都要过完2020了,我还会因为文章中出现“同性”这个词,毫无任何打擦边球的过激言论,在某些平台无法发表出来,甚至被扣信用分。

对,就是开头安利的30岁那部日剧的剧评。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8)

美剧推出了《性爱自修室》,日剧推出了《17.3about a sex》,韩剧也有《有点敏感也没关系》,那我们呢?

能不能先去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问题就能自己消失不见吗?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敢想敢拍,直击偶像恋爱失格,舆论性别平权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9)

02 关键是同理心和正确认知

虽然这部剧轻轻松松,可可爱爱,但是金句频出,非常治愈人心。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0)

而且演员们普遍都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新人,所以非常清新,有代入感。真想梦回我的青春期。

这部剧的出圈,不是因为话题够劲爆,反而是“正常化”看待问题后,那些正面积极的态度,非常富有同理心和共情力。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1)

其实在我误以为这是青春剧的时候,男主的颜值是完全没长在我审美点上的。

大概两集之后,真整容级人设,人间清醒,women-friendly 的小天使。

  • 言行举止发自内心地尊重女性,明白也没有妄自菲薄,这才是大家乐见其成的平权氛围;
  • 不会为了合群而故意去做物化女性的行为;
  • 虽然看似是热衷生物知识的怪咖,却能敏感地认知到别人的羞涩和尴尬,用正确的知识和正常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女主和她的朋友们,从懵懂害怕和手足无措中,坚强自信勇敢地理性处理。
  • 对待自己不同时期的转变,平静地接纳自己的不同,平和地选取和亲朋好友融洽相处的方式,与众不同,也可以幸福快乐地自洽,不卑不亢地活下去。
  • 尊重自己本来的样子,不丢人;也能保护别人的隐私,尊重别人的与己不同。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2)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3)

自我这个东西,或许看不见,但是当你碰到什么东西,反弹回来,就会感知到它的存在。

三观也是,遇到对的人,才会发现不是自己怪咖,也有同类,不能因为自己是少数派,就觉得自己不对,放弃独立思考,独立自我,随波逐流。

我们的经历都在塑造着自我。

我们交往的人,那些稳定良好的亲密关系,也会滋养彼此。就比如这三个闺蜜,女主和男主。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4)

03 教育片,不是灌输,而是引导

好的影视剧作品确实有正面的引导作用,但它不是强行扭转三观,更不应该输出已经无法与时俱进的观念认知,甚至错误导向。

日本早就陷入老龄化社会,韩国的生育率甚至比日本还低,最低降到0.87。

所以他们当然有让人对结婚生育产生美好的很多剧。

比如我推荐过的温情大龄生育题材的轻喜剧韩剧《Oh my baby》,母女羁绊,育儿问题,二婚家庭的《Hi Bye Mama》

5月追更6部新剧推荐:温暖治愈,戳心现实,职场进阶,唯美搞笑

日剧就更不用说了,近期准备盘点一堆各种年龄差,各种人设性格的婚恋题材甜剧。

但是他们同样拍得出,尊重每个人不同生活方式,正面引发不婚不育现象的很多原因。

比如韩剧《产后调理院》

高能敢拍搞笑又扎心,大龄职场新手妈妈荡气回肠的生育史诗

比如日剧《不结婚》《我选择了不结婚》《我无法恋爱的理由》《不能结婚的男人》《最完美的离婚》《坡道上的家》,还有各种同性题材。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5)

更要注意防范另一个极端会引发的问题:就如同这部剧一样。

未成年人生子这种禁忌题材,日剧多年前就有《14岁的母亲》,现在更大范围更温和地去探讨,四两拨千斤。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6)

不要过激,不用用魔化,正常对待就很好了。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7)

就像男女主都觉得对方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相信这部剧可以为那些早就度过17.3岁的成年人,也打开更多新鲜的视角,甚至是可以拿来给孩子们看的有趣又有用的科普剧。

教育者必看十部美剧(成年人也想不通的)(18)

以前还写过几本关于此方面的书评:

《寻找朱庇特》

《寻找朱庇特》《14岁的母亲》:太年轻的错误不是人生的终结

《重要的“性”,影响孩子一生》

4个3年计划,8个步骤,颠覆儿童性教育的刻板印象,撑起保护伞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年读120 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 ,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 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