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日节、正阳

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入选世界非遗

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

节,中秋节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

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1)

说起端午的来源,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

楚国大夫屈原了。相传楚王听信谗言,将主张

抗秦的屈原贬黜流放,在秦国攻破楚国首都

后,绝望的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了汨罗

江。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2)

端午节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西晋《风土

记》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这是“端

午”一词最早的出处。

很多人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女儿节”这个别

称。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家家户户都给家里的

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折一支石榴花簪在

头上。当时这被认为是避五月的“毒”,为家

中女孩祈求健康的一种仪式。即便家中女儿

长大嫁人,这天也要回娘家和父母一起过节。

所以,端午节也称“女儿节”。

端午节还有以下习俗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屈原含恨投江,

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

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由此

赛龙舟也成为端午最传统的风俗之一。

划龙舟历史悠久,自古流传是中国民间传统水

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

人集体划桨竞赛。每年端午,赛龙舟比赛你追

我赶,锣鼓喧天也振奋着岸边观战的群众。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3)

二、吃粽子

传说屈原投江死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

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

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

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

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其

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食粽的风俗在中国

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

国。也有说是因为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可

以将疾病、灾害铲除。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承

载着家国情怀,更蕴含着家人朋友相聚团圆的

浓浓真情,粽子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

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4)

三、挂香包

端午节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

色丝线缠成的,内装用中草药以及香料,它的

制作工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5)

四、系五彩绳

端午节孩子们一觉醒来,手腕、脚踝上已系上

用五彩丝线编的“五色绳”,大人们说系上就

百病不侵。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再把五色绳

剪下来,让雨水冲走,灾病也就随着被带走

了。有的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

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

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

年。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6)

五、悬挂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间认为

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每年五月,正是

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所以在端午节人

们都要到野外去采摘艾蒿。

传说远古时候神仙与水怪约定,只要门前悬挂

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都不可冒犯,于是人们端

午节喜欢采摘和悬挂艾草,意欲驱散妖魔,

艾草本身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等

功效,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

蝇,净化空气。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7)

六、吃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这五

毒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

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

时候,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

雄黄酒。故端午吃鸭蛋是可以辟邪的。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8)

七、喝雄黄酒

喝雄黄酒据说可以驱避五毒,饮蒲酒、雄黄酒

的习俗流传已久,将雄黄酒蘸洒墙壁角落、门

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

毒虫。从卫生角度来看,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

内可消毒杀菌,饮蒲酒也颇有益。

端午节习俗以及习俗的来历(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9)

你家乡端午节习俗有哪些?你知道多少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