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的居住证证明电子版在哪里(270项证明今后不用开)

义乌的居住证证明电子版在哪里(270项证明今后不用开)(1)

法制日报记者 万静

义乌的居住证证明电子版在哪里(270项证明今后不用开)(2)

你遇到过需要开具“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或者每到一个部门办事,都要重复开证明的情况吗?

今年,义乌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任务重点向这些烦扰群众的各类证明材料“开刀”,截至今年7月底共取消了270项办事证明材料。

告别“你爸是你爸”的“奇葩证明”,告别多次跑腿的“重复证明”“循环证明”,在义乌,“无证明”“最多跑一次”成了市民人人皆知的热词。多举措、多渠道、多做法,义乌已在全省率先实现“无证明城市”.

最多跑一次 义务取消270项证明

今年,义乌市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任务重点向这些烦扰群众的各类证明材料“开刀”,截至7月底共取消了270项办事证明材料。随后经过半个月的检查和监测,今年8月中旬义乌召开“无证明城市”新闻发布会,义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小忠正式宣布,义乌已基本实现市域内无证明材料的目标,“取消事项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可以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无证明城市’。”

10月16日,在义乌工作的贵州籍陈先生神情焦虑、步履匆匆地赶到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户籍办事柜台前,他不安地告诉办事人员他的身份证丢了,急需补办,但是他祖籍外地,一时半会也拿不出户籍居住证明等手续。然而工作人员告知他,现在义乌推行无证明措施,补办身份证再也不需要提供居住登记证明材料,陈先生一脸惊喜,连问几个“这是真的吗?”在反复得到肯定回答后,陈先生如释重负地说:“现在办事越来越方便了!”接下来,陈先生在经过拍照、填写申请补办材料、快递地址等几个简单步骤后,就办理完了身份证补办手续,整个流程不超过十五分钟。半个月后,陈先生就能收到补办后的身份证了。

义乌市民张先生想在市区办一家电商企业,让他意外的是,这一次只花了五分钟,他的营业执照申报就受理完成了。张先生笑呵呵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办营业执照比较麻烦,要房产证明,又要租房协议,比较麻烦,有时候房东不在,找人找不到的,所以造成我们比较麻烦,现在我来办的话,一张身份证就搞定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为他们刚出生的孩子办理生育险报销,本来担心没有带齐材料会办不了,没想到一张身份证就可以了。他们说:“本来还以为没有带生育证,办不了,没想到它直接就给我办掉了,就省得我再跑一趟了。现在办事效率高了很多,给政府点个赞。”

义乌的居住证证明电子版在哪里(270项证明今后不用开)(3)

理清家底 实行六个“一律取消”

“我们全面梳理了办事群众需求方、证明材料开具方以及审批机构清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力求证明源头全覆盖。”据义乌市委改革办副主任谢沁菲介绍,涉及的这些被取消的证明材料共计270项,仅2017年的办件量就高达44.5万件,其中政府机关和公共民生服务机构244项(办件量26.9万件),金融系统26项(办件量17.6万件)。事项工作量繁重可想而知。为此义务力推无证明措施,坚决对上述证明材料予以取消。

先来了解一下哪些算“证明材料”?

谢沁菲介绍,通过梳理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义务市把下列证明材料予以保留,没有纳入到清理取消的范围。比如各类证照,如身份证、学生证、营业执照等;审核材料,如申请补助审批表、施工审批表等;公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诉讼证据,当事人在诉讼中为了举证主动提供的证据材料,但能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同时,为方便群众,需要向义乌市外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仍然保留,不纳入清理范围。

而对清理出的需要被取消的证明事项材料,义务市通过风险评估,实行六个“一律取消”:凡是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开具证明的部门、镇街或村(社区)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够通过申请人现有证件、凭证办理的,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等信用管理手段解决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部门间会商核查或实地调查核实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义网通办”等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

义乌的居住证证明电子版在哪里(270项证明今后不用开)(4)

减证明用数据 基层社区回归服务本质

“您好!全市教育系统已经不再需要镇街部门、村居开具教育相关证明了……”义乌市丹溪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在社务公开栏上张贴《关于无需开具教育相关证明的告知函》。

“往年,都会有孩子家长为了办事保险,要求社区出具各类证明,用于社会实践、孩子入学、转学休学、领取补助等。今年暑假以来,没有再收到类似的开具证明要求了。”丹溪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关于无需开具教育相关证明的告知函》中,记者看到,市教育局向全市所有镇街部门、村居告知,在教育许可、认定、评审、招生入园、学生资助、食堂招标、安保服务、财政补助、荣誉评定等社会服务项目中,无到村居、社区盖章证明的要求。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教育管理中心、义乌电大等直属单位及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也无到村居、社区盖章证明的要求。为方便家长为孩子入学报名,义乌市教育局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在“义乌教育之声”公众号和义乌市教育局政务公开栏上设置入口,家长可以在电脑上或手机上访问,随时随地为孩子进行报名,省时省力。

丹溪社区的工作人员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我们社区中心每天的工作被开具各种证明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现在市政府推行无证明措施取消两百多项证明材料,大大减轻了我们基层社区的工作压力,也让我们的工作真正回归到群众自治服务这一核心上来。现在我们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以在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上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义乌的居住证证明电子版在哪里(270项证明今后不用开)(5)

群众少证明 政府多作为尽职责

群众少证明、少跑腿,是不是意味着政府部门少了麻烦?

“恰恰相反,让群众少跑甚至不用跑,消除各种办事堵点、痛点,改用数据共享、信用承诺和政府监管来替代,更需要部门多作为、敢担当,更好地处理“放”和“管”的关系。”谢沁菲表示,削减一纸证明,背后是流程再造和行政管理方式的革新,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才能放心“砍砍砍”。

有决心还得有办法。义乌打造“无证明城市”的底气,来源于前期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中建立了较完善的信用评价、奖惩等机制,全面归集58个政府部门、104家金融机构的1550项信用数据,形成覆盖超过38万法人和其他组织、220万自然人约1.9亿条记录的多维信用数据库,建立了较完善的信用评价、奖惩等机制,将重心逐渐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为更大力度的“减”奠定了基础。

针对因各系统数据信息未打通导致重复开证明的堵点,义乌专门设立数管中心,目前已归集全市41个部门288个信息项数据,总计约3亿多条,开放各部门查询账号1425个,实现了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人口基本信息、婚姻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等数据共享,让相关部门变“坐着收收证明”到主动协作核查,目前已累计查询约11万次,相当于让群众少跑了11万次。

同时,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跑一次办不成”专窗,受理群众投诉和举报;在全市14个镇(街道)设立监测点,随时掌握证明开具情况;开展“减证明”专项检查和体验暗访等,督促政府部门限期改进提升,倒逼改革进一步深化。

通过多管齐下,今年4月底开始,义乌采用先易后难,“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分四批推进改革:通过直接取消的方式最先“砍”掉的是很多“鸡肋”“奇葩”类证明材料,然后用签署个人承诺书的方式取消“个人承诺”类证明,数管中心开发证明材料核查功能后取消“部门核查”类证明,最后一批取消清单中重点“啃”下的是金融系统证明,稳妥推进减证便民服务。

下一步,义乌还将加快政策清理和改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以评促改,避免出现“一阵风”、走“回头路”。同时,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从注重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再造线上线下服务流程,形成面上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创新成果,真正让群众和企业不再为开证明“跑断腿”,再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