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金句分享感悟(云中松鹤每日感悟)

古诗金句分享感悟(云中松鹤每日感悟)(1)

云中松鹤

云中松鹤每日感悟(四十二)

(接上期)

简单

解读(51)透视古诗词中,蕴涵的“生活辩证法”方知诗词奥妙!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云诗答对”、猜谜语、歇后语等文化传承,由于这些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智慧、文化、阅历及哲学思辩等,所以一般人掌握不了,更难把握其规律要领。

这导致了,现代很多人因为图“简单,易学”而对“古诗词”的真正意义知之甚少,甚至慢慢淡忘与放弃,这是十分可惜的。故本文,就简单阐述一下自己对古诗词的一孔之见。

众所周知,古诗词有很多规矩与限制(例如:词牌),束缚了人们思维的任意“开合”,故有些“限制”早已被后人所遗弃,但诗词的基本要求,例如“韵律”、“对仗”、“平仄”、“意境”等方面的要求,仍在被后人继承与发展。

但凡会写诗,或懂诗的人都有体会:在云诗答对中,要把握好诗词的“韵律”、“对仗”、“平仄”、“意境”等,不仅需要智慧、知识与社会阅历,更需要有“辩证的思维”与天地一体的胸怀。

例如:

“韵律”主要突出“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动听悦耳,实际是反应时间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再如“对仗”,要求诗词作者必须懂得“反义词”“同义词”“近义词”以及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等,实际是要求诗词作者必须拥有“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思维;

还有“意境”,诗词作者要挖掘出诗词的“意境”,必须懂得“天人合一”与“万物互联”的道理,才能从万事万物中,挖掘出万事万物相互关联的“共性真理”,即“意境”或叫“哲理”或叫“规律”;

……

所以说,中国的“云诗答对”“猜谜语”以及“歇后语”等,当属于我国文人最高雅的“智力游戏”,同时也是对一个人“才智”的测试,更是对一个人“辩证思维”历练。

若一个人,即便有丰富的书本知识,但没有社会阅历、“辩证的思维”及宏大格局,其必然在云诗答对中,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连一些基本的诗词都读不懂弄不明!其所学知识,往往不会灵活运用自如。

故,本人建议每个有理想追求的人,最好都学习与了解一下“古诗词”的真正内涵与“意义”。一是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见识;二是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增加一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三是也促使一个人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提炼生活。

若如此,我们才算是真正领悟了古人发明“古诗词”的奥妙之处与良苦用心。自此,大家也就会开始喜欢诗词,热爱诗词,闲暇时朗诵答对诗词。我们,何乐而不为?

(作者:云中松鹤,2021年9月2日晚,写于北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