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1)

豆 腐tofu

味甘、咸、性寒、无毒。

以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制作而成。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2)

做豆腐烧浆

豆腐的起源说法很多。有说孔子时代就有豆腐,还有说是豆腐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起源于刘安的说法,来自南宋的朱熹。有次他写了首咏豆腐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又自注道:“世传豆腐乃淮南王术。”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密县打虎亭发掘的汉墓画像上,当时人们制作豆腐的场面似乎就是绝佳的验证。

不过反对的声音也有。至今发现最早的有关豆腐的记述是五代末年至宋初时期一位名叫陶谷的士大夫的《清异录》,说自己在青阳(今属安徽芜湖道)做县丞时,“洁己勤民,日食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因此,有人觉得如果东汉就有豆腐出现,何至于到了几百年后才有记述,汉墓画像上的图样,大概是酿酒的样子吧。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3)

想要吃一口嫩豆腐极其不简单。按照工匠精神的描述,优质饱满的大豆经过充分的浸泡,在石磨中碾碎榨汁,过滤熬煮,点卤压榨,极致讲究。就拿磨豆浆来说,古代记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工制腐,硙皆紫石细棱,一具值二三金,盖砚材也。菽受磨,绝腻无滓。煮食不用盐豉,有自然之甘。”而最后做出的豆腐,细嫩如少女的肌肤,食有回甘。怪不得大家都知道的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不是热豆腐够美味,也不会这么说吧。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4)

朱自清的文字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不仅仅是《背影》。他写的《冬天》里有一段吃极清淡的白水豆腐:

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能配上一小个酱油碟,就足够温暖了。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5)

豆腐可以是极简主义的朴素无华,却也有极奢华的做法。有一个贪官发明了一种吃豆腐的方法:把鸭子封闭在一个去了底的绍酒坛子中,只留头、尾于外,用油脂等物喂食,这样喂出来的鸭子,“六七日即肥大可食,肉之嫩如豆腐。若中丞偶欲食豆腐,则杀两鸭煎汤,以汤煮豆腐献之。”他同时代的人感叹“豪侈若此,宜其不能令终也。而袁枚也记录了他当年吃的一品“冻豆腐”:“ 将豆腐冻一夜,切方块,滚去豆味,加鸡汤汁、火腿汁、肉汁煨之。上桌时,撤去鸡火腿之类,单留香蕈、冬笋。豆腐煨久则松,面起蜂窝,如冻腐矣。故炒腐宜嫩,煨者宜老。家致华分司,用蘑菇煮豆腐,虽夏月亦照冻腐之法,甚佳。切不可加荤汤,致失清味。”看起来极清素,不吃绝对分辨不出来的其中奢侈。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6)

而大场合里,豆腐也不少见。清朝皇宫的《膳底档》中记载的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的早膳,大量的山珍海味中,有炖豆腐一品(五福珐琅碗)。袁枚《随园食单》中,明确记录的豆腐食谱就有蒋侍郎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杨中丞豆腐、张恺豆腐、庆元豆腐、芙蓉豆腐、冻豆腐、虾油豆腐、素烧鹅、牛首腐干等。清朝时,用豆腐招待往来,是一件时兴的雅事。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7)

豆腐衍生出来的品种极多,在清代石汪日桢《湖雅》里面记载就有几十种,包括干豆腐、水豆腐、盆豆腐、豆腐花(脑),千张(百叶)、白豆腐干、五香豆腐干、元宝豆腐干、蒸干、臭豆腐干、油豆腐、半炖油腐、熏豆腐、豆腐衣(腐皮、腐竹)、 豆腐皮、雪花菜、腐乳、酱腐乳、糟腐乳、白腐乳、臭腐乳……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8)

豆腐的好吃,都是吃客们用行动表现出来的。有一个号称美食届的终极问题,每次出现都会引发一阵“腥风血雨”——那就是“甜咸豆腐脑”的战争,日本拍的美食动画片《中华小当家》的第一集,出场的还是豆腐——麻婆豆腐。麻婆豆腐的出名,早在清朝就有记载了:每碗售钱八文钱的陈麻婆豆腐“其地距城四五里,往食者均不惮远”。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9)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10)

云南的烧豆腐摊子也特别有意思:几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围着一个小火盆,上面架个铁箅子,寸方的豆腐在上面烤焦黄的颜色,每个人用筷子或者直接用手抓起一个,蘸些辣椒面、盐、花椒面配制而成的佐料,吃得不亦说乎。到底有多好吃的豆腐,才能让人直接发明了这种在炉子边就吃上了的烧烤摊啊。

家常热豆腐(有一种温暖叫做热豆腐)(11)

1972年10月,美国人威廉·夏利夫和他的日裔妻子青柳昭子研究起了豆腐这种在他们眼里“不可思议的健康食物”。之后他们写的《豆腐之书》将豆腐及其文化推广至欧洲,30年来被欧洲热衷于豆腐食品的人当作圣经。这本书的台湾中译本上有这样一句话:“世上最终极的美食,就是豆腐那朴实的风味与芬芳!”

看来外国人也逃不开豆腐这种中国美味!

不知在寒冷的冬夜里,你是否有想念一晚煮到恰好的豆腐汤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