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1)

一种看似人畜无害的小玩具,却接连让两个孩子进了手术室!

最近,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小儿普外科病房内接连收治了两例消化道异物的患儿。而这次的异物,很不简单!

一名2岁的男宝宝,在就诊前两天突然开始不吃饭、呕吐、肚子胀。不得已,需要进行急诊手术。而在手术中突然发现,孩子小肠中段突然变细,肠管内有一个球形肿块,切开肠壁,排出一个直径约3公分的透明小球。

还有一名10个月大的女宝宝,在家反复呕吐10余天,情况逐渐加重后入院治疗。做了彩超后发现,其十二指肠有一肿块,界限清楚,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梗阻。

通过手术,切开十二指肠壁后,也发现一个晶莹剔透的绿色塑料小球塞满了肠腔,完整取出小球就解除了肠道的梗阻。而该医院医生在术后询问家长得知,两名宝宝都曾经接触过一种叫做“海洋宝宝”的玩具。

海洋宝宝为啥会伤人?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2)

记者也通过询问小朋友得知,所谓的海洋宝宝其实是一粒粒颜色绚丽的小珠子,在水里浸泡五六个小时后,会“长大”。那么这个深受儿童喜欢的小玩具,究竟有没有危害?宝舅为此做了调查。

经过一番走访,记者发现海洋宝宝在郑州市内的确很火。

在经开区朝凤路小学门口,记者向两家文具玩具店询问,店主称没有卖这种海洋宝宝。而在城东路五里堡小学附近,一家店主表示,此种海洋宝宝卖完了,要向我推荐另外一种更高端的,是一种恐龙造型,用水泡过之后也会变大。

距离这家店不远的玩具店老板则说,现在海洋宝宝没货了,前一段时间卖得挺火。正在店内选玩具的小朋友则告诉了我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你说的那个是生长球吧,我们以前玩儿过。”

好吧,怪不得之前问其他店主都是一脸懵逼,甚至还有人向我一个劲儿推荐“海绵宝宝”的......

外包装无“非食品勿食用”等提示

继续往北走,在二里岗南街一处店内,记者发现了海洋宝宝的踪迹。而这种小玩具居然没有上“柜台”的资格。店主从一个纸箱里拿出一个纸板,成小袋的海洋宝宝就在上面粘着。

记者发现,整个大的外包装上,并没有有关“非食品勿食用”、“适用年龄”的安全提示,没有生产日期、厂家、地址,也没有3C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

五毛钱一包,记者买了两包。到家里发现还丢了一包.....

从小包装来看,非常粗糙,塑料袋上啥也没写。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3)

倒出来后,是一些直径约0.2厘米的彩色小球,看起来非常小,一不留神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有轻微的刺激性味道,小球表面光滑,有弹性。用指甲掐下,会恢复原形。

实验:海洋宝宝膨胀数百倍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4)

接着,记者把他们放入盛水的鱼缸内,观察情况。

大约一个小时候,发现小球表面不再光滑,有个别地方呈现凸起。

四个小时后,海洋宝宝整个膨胀了数百倍,变得比玻璃球还要大,有弹性。

不过,这时候的小球易碎,用手轻轻一捏,小球破裂,里面是一种透明的晶状物。把碎裂的小球继续放回水中,在7个小时后,曾经破裂的部分也有不同程度的膨胀!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5)

实验做完,记者细思极恐。这种小东西,起初太小,只要不注意小孩子就会误食。而又是过水之后会变大,孩子肠道内的水分正好提供了它变大的条件。同时,变大后的小球,又不容易消化,会一直在肠道里......

专家:内含重金属和芳香类化合物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6)

而根据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的专家测试后分析,这些“海洋宝宝”内含很多重金属和芳香类化合物,无论是皮肤接触还是吸入它们的挥发物质,都会对人体有害,因此对宝宝健康的伤害是必定无疑的。

恐龙蛋被捏碎后 刺激性气味扑面而来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7)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8)

好,接下来咱们再来说说另外一种“恐龙蛋”的玩具,也是坑爹啊。店主说泡水之后会变大恐龙。

包装长这样,背面是看起来高大上的一溜韩文。底部却写的 made in China......

捏碎恐龙蛋后,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扑面而来。

儿童误吞荔枝核怎么办(接连两个孩子因它被)(9)

不过放入水中后,并没有明显变化。商家也是变着法子赚钱啊。这还只是宝舅仅仅找出的两种不靠谱的玩具,店内还有好多连我看起来都觉得十分有趣儿的小玩具。但个别玩具不见产地厂家等信息,也没有相关合格证等。

提醒

家长给宝宝选玩具时一定要小心啊。不要看外观靓丽,好玩儿就选。要知道,好看的蘑菇最毒,会咬人的狗一般都不叫!

除了要适龄外,还要注意有没有刺激性气味,留心一下玩具的生产地和厂家,尽量不选质量不合格或三无产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