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集团三步走(淮北矿业集团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资源)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动力源泉进入新时代,淮北矿业集团把人才放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突出位置,下好人才优先发展“先手棋”,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创新引才、育才、留才“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构筑人才工作新格局,推动淮北矿集团阔步迈向质量时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淮北矿业集团三步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淮北矿业集团三步走(淮北矿业集团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资源)

淮北矿业集团三步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动力源泉。进入新时代,淮北矿业集团把人才放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突出位置,下好人才优先发展“先手棋”,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创新引才、育才、留才“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构筑人才工作新格局,推动淮北矿集团阔步迈向质量时代。

精准引才 增添发展“动力源”

人才兴则企业兴。淮北矿业集团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时,在人才引进、选拔、任用、管理上制定了一整套适应企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注重从战略高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企业发展的人才基石。

以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把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作为重点引才对象,千方百计“攀高枝、结贵亲”,与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依托“345”人才工程,发挥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

近五年来,淮北矿业集团接收各类高校毕业生500多人。制定了工资待遇最低保障制度,对新入企高校毕业生第一年工资待遇实行“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安心工作吃下“定心丸”。对于新进来的每一个学员,不仅能享受生活补助、免费体检、缴纳保险等福利待遇,而且还得到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接受学习培训和晋升发展的机会。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畅通人才成长渠道,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对有突出业绩的采取破格提拔,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做到事业留人。一批90后年轻干部因工作业绩突出,走上了管理岗位。使他们感受到在淮北矿业集团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能融入到这个集体感到骄傲和自豪。

坚持精准引进、提高质量,出台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127人,电力、化工、医疗等产业成熟人才近百人,招收6名博士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一步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了人才发展质量。

战略育才 建立改革“加油站”

大力实施中高层管理人才“2080行动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行动计划”、高技能人才“工匠建设行动计划”、优秀年轻干部“千里马行动计划”人才开发“四大行动计划”。

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路线图,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参加不同层面的学习深造和过程研修,不断拓展业务知识,提升技术水平。尤其对于那些有潜力、爱钻研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到“十三五”末,重点培养50名左右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首席”,150名左右具有丰富现场经验和较强技术攻关能力的“技术专家”,带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整体提升。

“淮北矿业集团和基层矿厂每年都组织矿区工匠走进先进企业、设备厂家等进行业务学习和技术交流,开拓视野。建立工匠视频教学资源库,共享、传播、交流优秀的发明创造成果以及先进的操作法、绝技绝活等,让我们在学习交流中对标,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 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大师”、许疃矿保运一区副班长杨庆告诉记者。

加大对优秀技能工人激励力度,对获得国家级技能比武前十名的直接认定为高级技师。获得省级技能比武前六名的直接认定为技师。获得市级、集团公司级技术比武前六名的选手为初、中级工者可晋升一个技能等级,前三名的选手技能等级未达到技师者,可直接申报技师。

实行中级工及以上技能人员技能津贴制度,并在收入分配上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充分激发了广大技能员工学业务、提素质的热情。“工匠大师”、“淮北矿业工匠”实行年薪制。“工匠大师”聘期内享受不低于20万元年薪,“淮北矿业工匠”聘期内享受不低于15万元年薪,淮北矿业集团“能工巧匠”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

制定《关于加强新时期工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人队伍。坚持常态化开展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名师高徒大赛,建成3个国家级、11个省部级大师和劳模工作室,挖掘和培养出一批优秀技能人才。近五年,先后有6人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17人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淮北矿业集团职工的技能水平和精神风貌;倪龙、方国胜、代志林连续三届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矿工”;以方国胜、杨杰、王忠才为代表的一批卓越高技能人才享誉全国,特别是三人接连当选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在淮北矿区改革发展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机制聚才 打造创新“新引擎”

感情待人,待遇留人,事业造就人。为释放人才潜能,淮北矿业集团破除制度枷锁,针对人才的类型、岗位职责、工作特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不断推进符合人才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分类激励机制。

建立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骨干人才评选制度,2018年6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遴选、培养和使用工作的通知》,在全矿区专业技术人员中公开遴选技术首席、技术专家,打通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大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和层次,向上延伸了专业技术人员发展路径。

形成了用实绩说话,凭业绩用人的正确用人导向。务实工作、崇尚实干已成为淮北矿业集团主流之风。紧紧围绕管理人员这一重要中枢系统,着力打通管理人员发展通道。在优化选人用人程序方面,坚持公平竞争、阳光操作,牢固树立并坚持“品行好、群众认可、能干事、敢担当”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年龄、不唯身份”,放宽选聘资格条件限制,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竞争上岗,好中选优,实力实绩就是敲门砖。从公司机关到矿厂,凭业绩、凭能力公开竞聘、竞争上岗成为企业用人机制首选,已经成为共识。机关人员“逢进必考”、矿厂副总工程师“公推公选”、党支部书记“两推直选”、关键岗位公开招聘、班队长公推直选等竞争性选拔成为常态,保证了选人用人制度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把班组长纳入管技人员序列,着力提高班组长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近年来,上百名班组长走上管理岗位,基层单位选人用人综合满意度居于省属企业前列。

“打通技能和技术职称通道,凡获“工匠大师”称号的,可直接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淮北矿业集团培训负责人说道。

“力争到2020年,培养20名左右在行业、全省、全国知名的工匠大师,200名左右在全矿区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淮北矿业集团工匠,2000名左右经验丰富、实操能力突出的能工巧匠。”

淮北矿业集团打出的人才新政组合拳,打破了员工成长的“天花板”,让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五年来,创新平台全面升级,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合作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团队百花齐放,建成2支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支淮北市“555”产业创新团队、36支企业科研领跑团队和24支技术大拿领跑团队,成果转化效益显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亿多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王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