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作为中华文化璀璨夺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的诞生、使用和延伸在世界史上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汉文字的实用性、功能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影响力是震古烁今的,是令世人叹为观止的!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1)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2)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3)

汉字的历史地位和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字的地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文字。

汉字已有六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后来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以满足自身需要)汉文字曾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汉字被融合成它们语言的文字“汉字(かんじ)”、“汉字(한자)”、“汉字(hán tự)”。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4)

日本文字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5)

朝鲜半岛文字

汉字的表意性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唯一能跨越时空的文字,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因此容易辨识,利于联想,这也为加快阅读速度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汉字的功能

1、可以传义达意,表达情感和思想意图。

2、可以通过象形了解字意、字义。例如“日”、“月”、“火”、“水”、“手”、“足”等。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6)

汉字象形字

3、可以测字。古代江湖术师或心理学高人可以通过汉字和情境来预测人的处境和命运。例如:清朝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述了一个他‬的亲身经历的故事‬。纪晓岚‬参加乾隆‬殿试后,还没有张榜,偶遇一测字高手,纪便写了一“墨”字。那人说:“状元不会是你”。“里”字拆开是“二甲”,下边是四点,弄不好是二甲第四名吧?不过四个点是“庶”字的脚,“士”字是“吉”字的头,此‬仍‬乃‬大吉‬之兆‬,后来果真是这样。一个墨字,术师‬通过拆解会出现“里”、“二甲”、“四点水”、“土”等结构,隐藏着诸多象意与逻辑,但都是阴阳思维的应用。类似‬的故事‬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面,‬狄仁杰‬在‬何五‬奇‬府中‬片段‬也有‬类似‬的情节。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7)

测字卜卦

4、可以猜字谜。例如“72小时”打一字,可以猜出“晶”字,“三人同日去赶集”打一字可以猜出是“春”字。

5、可以以字作画。在很多旅游景区都可以看到以字作画的汉字艺术形式。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8)

以字作画

6、可以修练书法。书法艺术延续至今,已经出神入化,精彩纷呈。一字有多种书法体(例如楷书、行楷、行书、行草、草书、狂草、隶书、篆书、魏碑等等)每个字又有多种形态写法(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21个“之”字,之之不同,之之各态,之之有味。有时同一字墨色的浓淡变化也有很多解读。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9)

兰亭中的之字

7、可以写诗、作词、做对联。(其中也有藏头诗、暗语联、语境字句暗话等)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10)

藏头诗

8、一字多音、多义、多用。(例如“给”、“参”、“说”、“角”等)

9、可以同字顺序不一样,表达意思各异。(例如“牛奶”“蜜蜂”“毒蛇”“牙刷”等)

10、可以通过不同发音,形成曲调和音乐。

11、可以同字不同语气表达不同意思。

12、可以作为暗号,东方“波斯密码”。(例如朋友圈有个笑话:微信约朋友喝酒,怕朋友老婆发现干涉,写“酉时下雨?【酒】朋友答应赴约回“儿女双全”【好】)

汉字还有太多太多功能作用,在此无法一一例举……本文权作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来探讨指教。

三,汉字的价值

汉字可以统一语言,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促进大团结。如今,汉字汉语的影响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日益强大。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火爆盛行,掀起了新一轮的汉语热。西方有学者研究说:中国为什么这么大,跟汉字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有汉字的维系,民族会因为汉字而趋同于融合,世界文化会因为汉字汉语而发生巨大变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因为汉字的广泛使用而获得自信的源泉。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震古烁今)(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