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玉的诗及赏析(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

红楼梦宝玉的诗及赏析(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1)

上一节我说过,宝玉的第三首诗将更加地惊心动魄,骇警警拔。不信我们来看。

第三首《怡红快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宝玉的半首诗,是宝钗作蔽帮宝玉改了一个字,把“玉”字改成了“蜡”字。这一改,可谓是改得惊心动魄,而且作者还故意让宝钗提示了出处。改来改去,就是要警醒读者的眼目,不能只看其表面,而要深刻地去理解,也就是做一番的考证,就象脂砚斋告诉我们的那样,我看此书“大有可考!”

薛宝钗说元妃不喜欢“玉”字,那么贾元春为什么不喜欢“玉”字呢?贾元春真的不喜欢“玉”字吗?贾宝玉的名字不就有“玉”字吗,为什么就没给改掉?当我们看到宝玉的“秀玉初成时,堪宜待凤凰。”中的“玉”字代表着什么,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了。而在“秀玉初成时,堪宜待凤凰。”一句中也有个“玉”字,宝钗为什么就没有建议改掉,而偏偏要改这个“玉”字呢?这是因为和贾元春这一原型人物的基本性格是相一致的,“玉”代表宝玉,是有皇权象征的那枚“太子大宝”。作为原型人物的赫舍里氏,深知皇宫中的皇权斗争异常地残酷激烈,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参于到其中去,一生应“无灾无难到公卿”才好。所以才在贾元春的判曲中,喊出了,“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后来皇后赫舍里氏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太子被终身监禁,其叔父索额图一家,人头落地。而其父母一家,则远离了皇权的政治斗争,而得已平平安安渡过一生。这就是贾妃为什么一看到“玉”字便不高兴的背后的真正原因。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改字,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要读懂作者写的是什么,起到醒目的作用。我们来看是不是这样的。要记住这一点,每当作者改来改去游移不定的时候,都是作者在提示我们,这里很重要,你要仔细了!

红楼梦宝玉的诗及赏析(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2)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我们先来看首句:“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如果我们只看到寂静的庭院中,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一盘月亮,那就太浮浅了,那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不是作者想要告诉你的。作者用的是史笔也,“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因此我们必须要和历史联系起来,这样我们才能读懂《红楼梦》,才能解开《红楼梦》的未解之迷。

“深庭”是指深深的庭院,这里则是指囚禁的场所,也就是“咸安宫”,所以后面才有“长日静”三个字来修饰前面的“深庭”二字,表现作者孤寂,烦闷的心情。当时太子二次被废的时候,看守废太子的人可是经过康熙精挑细选的,其阵容不但强大,而且豪华。是不准任何人接触的,送饭的时候,只能通过门上的一个开口。单独的一个“咸安宫”,没有人到那个地方去,也没有人敢去,因此是“长日静”。

红楼梦宝玉的诗及赏析(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3)

而“两两”二字,则出自王安石的《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天子生筹是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句,是说皇帝坐在皇宫数着天上的星星,计算着时日,而天上的星星三三两两,稀稀落落的没有几颗,数量很少。但是,边关那边得胜回朝的将军们,却是佩带着官印很多,累累地挂了一身,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多么地威武雄壮,令人骄傲啊。在这里作者却道出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那就是作者废太子,曾假借为太子妃看病之机,用矾水写密信,让太医贺孟頫秘密带出去,交给普奇,让普奇在康熙的面前举荐自己当大将军,后被布穆哈举报而事发,太医贺孟頫和公普奇都遭到了康熙帝的严励惩处的这一历史事件。是不是够惊心动魄的?写到这里,肯定会有很多的人站出来,指责我,又是猜笨谜,搞牵强附会的那一套!如果说附会能附会到如此的接铆合榫,我说这种猜笨谜式的牵强附会倒也不是不可!

红楼梦宝玉的诗及赏析(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4)

来看第二句“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如何?我说的不错吧,作者马上就来了。这句诗写得非常有意思。作者一会儿“绿玉”,一会儿又“绿蜡”的,反来复去,最终落在了“绿蜡”上。我说过,《红楼梦》的作者,每当游移不定,改来改去的时候,都是在提示我们,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作者是有深意的。如:“蓼汀花溆”,也是改来改去。这还不算,对这次的改动,作者还让宝钗来提示我们说,是出自钱珝的诗:“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原来这“绿蜡”二字不只是指巴蕉的叶子,而是和密信有关,而且是非常怕别人“暗拆看”的密信。可见作者用心之良苦矣。要知道,在这之前,作者为了提醒我们,已经设计了两个作蔽案了。宝钗为宝玉改了字,更要命的是黛玉直接扔了个带字的纸条子过去的。即便如此,作者还是怕我们看不懂,更是让宝钗再一次地提醒我们说:“……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历史上,“矾水密信”案发,康熙遣内侍魏珠拿着密信询问太子胤礽,胤礽承认系其亲笔。这才是所谓的“金殿对策”!

这一节就暂且解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看我下节分解。

【喜欢我的别忘加关注哦,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