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尿尿有血渍(惊女童下体流血)

2018年9月份,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了一名年仅5岁的女童女童表现出的病症令父母和医生百思不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女童尿尿有血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女童尿尿有血渍(惊女童下体流血)

女童尿尿有血渍

2018年9月份,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了一名年仅5岁的女童。女童表现出的病症令父母和医生百思不解......

据了解,最初女童只是下体偶尔流血,可最近一周孩子的下体开始频繁流出黄色液体,并伴有浓重的异味。其父母看着情况日益严重,便带着孩子求助医生。

经过医生详细询问得知:原来在1个月前,患儿曾将纸巾塞入下体,造成下体出血和疼痛。虽然患儿表示已将纸巾取出,可医生仍怀疑造成此次病症的原因可能是异物残留。

当医生采用了宫腔镜进一步确诊时发现,原来造成阴道出血并出现炎症的罪魁祸首不是残留的纸巾,而是一枚被咬破的瓜子壳。最后通过手术才将该异物成功取出,目前患儿已痊愈出院。

医生表示,由于患儿之前有过异物塞下体的行为,但由于家长没有及时发现,才使患儿再次出现类似的举动。所以家长平时应加强对孩子的陪伴与监管,以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案例来源:珠海新闻)

幼儿往下体塞物并非个例

别以为上面的案例是个例,近几年幼儿往下体塞物的案例层出不穷。喏~下图就是某小儿妇科医生在2000年至2009年取出的阴道异物,这些物品大多都是宝宝自己塞进去的…

2018年6月——硬币

中国台州网报道:8岁女童因外阴瘙痒,就用硬币挠痒,却不慎将一角硬币塞进了阴道。好在女童及时呼叫大人,经过医生专业的操作,才将异物成功取出;

2016年9月——笔帽

郑州晚报报道:3岁和8岁的女童分别把棉絮和笔帽塞进了“小洞洞”里。幸好被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才没有对宝宝造成太大的伤害;

2015年9月——管状异物

据南通网报道:4岁的彤彤无意间将3厘米的管状异物塞入私处,一个月后家长发现宝宝私处发出阵阵恶臭,这才就医找出原因并将异物取出;

2008年8月——纽扣、玩具

据现代新闻报道,8岁女孩把纽扣和五角星玩具塞入下体后弄不出来,1年后由于肚子疼痛才告知父母。但因这些异物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女孩阴道黏膜损伤,引发出血和炎症,部分组织出现了溃烂……

除了上面这些东西外,像笔帽、珠子、玉米粒、别针、发卡、衣物饰品、果壳……甚至具有腐蚀性的电池,都属于阴道异物高危品。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宝宝会把异物塞入下体?

原因一:好奇心作祟

孩子的探索欲望十分强烈,Ta不仅仅对周围的事物好奇,甚至还瞄上了自己的身体。特别对有孔的器官(如耳朵、鼻孔、私处等)具有浓厚的兴趣,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抠一抠,或将物品塞入“洞洞”中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原因二:心理焦虑

有的宝宝因为担心父母的离开、缺乏安全感、被父母责骂等原因,会产生焦虑情绪,当这种情绪达到一个点时,孩子就会找个“出口”去缓解。除了咬嘴唇、过度依赖某件物品外,往下体塞物品也是少数焦虑宝宝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

原因三:私处瘙痒

有的宝宝因为私处瘙痒,会用手和某件物品挠痒痒。但往往由于方式不当,就容易出现异物误入私处的情况。

防止私处异物家长该怎么做?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1少给宝宝穿开裆裤

开裆裤确实方便,但是也给不利的因素提供了便利。比如容易造成私处感染、损伤,也不利于增强宝宝的隐私意识,所以现在提倡宝宝不再使用纸尿裤时,应穿上小内裤和闭裆裤

有时候给宝宝的私处增加一层“屏障”,反而能减少宝宝频繁摸私处的次数,降低异物进入私处的几率。

如果必须要穿开裆裤,建议与纸尿裤结合使用,这样既穿脱方便,也能避免掉穿开裆裤的一些弊端。

2保持私处的干净与卫生

一定要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教育宝宝擦屁屁要从前往后擦,特别是尿道短的女宝。每天或每隔一天用温水清洁私处,还要注意穿纯棉材质的小内裤,并且要做到勤清洗、勤更换。

3注意性教育的科普

性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宝宝隐私不受侵犯,也是为了防止宝宝的好奇心误伤私处。因为越神秘宝宝就会越好奇,所以倒不如直接了当的告诉宝宝屁屁就是尿尿和拉臭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碰,包括父母。

4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

家长平时要多与宝宝沟通交流,成为孩子最信赖的倾诉对象,这样宝宝一有困难就会找你帮忙,而不是自我焦虑和采取不当的舒缓方式。

大叔嘚吧嘚

最后大叔再唠叨一句,由于私处较为敏感和隐秘,所以宝宝不慎将异物塞入私处无法取出时就会想着隐瞒,不敢告知家长。要知道异物停留私处时间越长,感染、出血、发炎的情况就会越严重,而且还会增加取异物的难度。

所以,当家长发现宝宝私处流血、有异常分泌物、异味、瘙痒、疼痛,或宝宝吞吞吐吐地向家长表示私处不舒服时,一定要重视起来,千万不要大意。若确定私处有异物,越早取出对宝宝伤害就越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