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63



一、家庭的定义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1)

其特点有:

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姻亲;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血亲。

传统社会中,血亲重于姻亲,这是由于传统社会注重传宗接代;

现代社会注重婚姻质量,姻亲日益变得重要。

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有较多的面对面交往,有直接的互动和合作。

3.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它包括性、生育、赡养、生活、事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2)

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 家庭结构要素:

①家庭人口要素。包括家庭成员的数量和夫妻数量。家庭由多少人组成,家庭规模大小。

②家庭模式要素。其中包括了代际层次,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家庭成员之间怎样相互联系,以及因联系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家庭模式。

家庭结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时,又是实际存在的,它对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收到宏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发展。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3)

  • 家庭的结构模式

1、夫妻家庭。只有夫妻两人组成的家庭。包括夫妻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以及尚未生育的夫妻家庭。

2、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3、主干家庭。有两代或者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4、联合家庭。指家庭中有任何一代含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5、其他形式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同居家庭、同性恋家庭、单身家庭。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4)

  • 家庭结构特征

1、家庭人口的组成

家庭规模和人口组成直接影响到家庭结构的特征,一般而言,家庭人口越多,家庭结构越复杂,出现家庭矛盾的可能性越大,家庭管理越难。

2、维持家庭运转和家庭稳定的机制

家庭成员在在家庭中地位和角色的规定,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就形成了家庭规则。通常稳定的家庭规则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冲突、斗争、妥协、调整的家庭动荡的过程。

3、家庭成员在日常交往中所形成的稳定关系模式

一般而言,一个家庭结构包括横向和纵向的代际关系两种组合,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5)

(二)家庭的功能

  1. 经济功能。包括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它是家庭功能其他方面的物质基础。
  2. 生育功能。从人类进入个体婚制以来,家庭一直是一个生育单位,是种族绵续的保障。
  3. 性生活功能。性生活是家庭中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性生活和生育等行为密切相关,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与道德使之规范化,使家庭成为满足两性生活需求的基本单位。
  4. 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父母教育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 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双向义务与责任。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培养;赡养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供养帮助,这种功能是实现社会继替必不可少的保障。
  6. 感情交流功能。它是家庭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家庭生活幸福的基础。感情交流的密切程度是家庭生活幸福与否的标志。
  7. 休息与娱乐功能。休息与娱乐是家庭闲暇时间的表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休息和娱乐逐渐从单一型向多向型发展,日渐丰富多采,家庭在这方面的功能也将日益增强。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6)

(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1、社会与环境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尚、人文条件以及所在的地域(社会)。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7)

2、家庭成员的素质

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环境素质、生理与心理素质等。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8)

3、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

如距离过大,则交往沟通有困难,疏远相互关系;如距离过近,接触过于频繁,可能矛盾纠纷 多。

家庭成员既要有适当频率的接触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发 挥家庭功能。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9)

三、家庭的生命周期

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10)

标志每一阶段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如表所示。6个阶段的起始与结束,一般以相应人口事件发生时丈夫(或妻子)的均值年龄或中值年龄来表示,各段的时间长度为结束与起始均值或中值年龄之差。

例如,如果一批妇女的最后一个孩子离家时(空巢阶段的起始),平均年龄为55岁,而她们的丈夫死亡时(空巢阶段的结束),平均年龄为65岁,那么这批妇女的空巢阶段为10年。

家庭生命周期这个概念综合了人口学中占中心地位的婚姻、生育、死亡等研究课题。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11)

由于婚姻、生育、死亡等人口过程都是发生在家庭里的,对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可以对这些人口过程的机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与剖析,避免传统的人口学把婚姻、生育、死亡等人口过程分离开来孤立地进行研究的弊端。

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乃至与家庭有关的法学研究中都很有意义。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12)

例如,对家庭生命周期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解释家产权、家庭与家庭成员的收入、妇女就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等。

传统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的道德化的模式,与社会的现实状况有较大出入。有不少学者已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局限性。

他们认为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6个阶段,只适用于核心家庭,而不适用于许多亚洲国家和他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核心家庭与三代家庭或与其他形式的扩大家庭并存情况;

传统家庭生命周期概念也忽略离婚以及在孩子成年之前丧偶的可能性,即未包括残缺家庭;

还忽略了无生育能力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无孩家庭”;

对于有不同孩子数的家庭,含有再婚与前夫或前妻所生子女的家庭的差异也未予以反映。

心理学认知过程六步骤(家庭的机构与功能)(13)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6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