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

郑爽又又又翻车。

上周装修事件刚落幕,周末又风风火火地闹了一出直播事故。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4)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5)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6)

怎么又是她?

怎么还有人喜欢她?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7)

别急。

Sir先简单梳理一下这十分曲折的故事。

周六晚7点,郑爽在快手直播带货,一男一女两位主播打辅助,时长近5小时。

分工明确:男主播带流程 讲解;女主播配合讲解 吃播;郑爽刷脸,贡献流量。

坦白说,前半段郑爽都是十分敬业的。

她真的有在认真分享自己认为的好物。

能接梗,有互动,有真气。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8)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9)

越往后,疲态渐显。

9点时,郑爽本来应该拆品牌赠送的礼包,她就不。

女主播硬拉回流程,“我们来拆礼盒吧”。

她拿出手机,不接女主播话茬。

男女主播只好一人一边把礼盒在郑爽面前拆了,强行下一个环节。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0)

此后,恢复正常。

又一个小时后,开始卖郑爽代言的彩妆。

眼影环节,郑爽来了兴致,拿出眼影盘,每一个颜色都画在手上,但是不介绍,不说明。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1)

男主播只好在一旁介绍优惠活动,还特意强调,前2000份会送郑爽独家贴纸。

2分钟后,要进入下一个环节,卖口红。

按流程,作为代言人的郑爽要向买家推荐口红色号。

但郑爽突然情绪低落。

开始磕磕巴巴地抗拒:“我太知道怎么推荐适合于每个人的东西……不想出于某种目的给大家推荐商品,没有想到……直播比我想象中严肃很多”。

男女主播轮番找补,给她圆话。

让她休息,拒绝。

跳过口红,继续下一个品,拒绝。

期间还语无伦次地表达:“希望大家理性消费”“不在乎业绩”“这不是我要的直播”等等。

3分钟后,她请两位主播离开,开始继续拒绝。

文字表达有限,还是放一个片段大家来直观感受下这场尴尬。

请主播离开后,郑爽独自美丽,carry了剩下的一个小时。

果不其然,热搜炸了。

有为郑爽打抱不平的。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2)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3)

有关心郑爽精神状态的。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4)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5)

指责她没有契约精神、不配做偶像的。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6)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7)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8)

以及日常疑问“郑爽为什么这么火”。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19)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0)

如何评价郑爽?

再次成为一个被摆上台面的争议点。

Sir今天不想黑,或洗任何人。

任何对个人的单方面指责或嘉奖,都只是片面的情绪引导,无共情可言。

我们很难做到完全不评价他人,尤其明星。

但Sir认为更负责任的做法——

尽量还原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人”。

同时,看到这个“人”背后所代表的,更大范围的无助或失语。

这就是Sir今天想聊的不仅是郑爽。

而且是生活中更多的“郑爽们”。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1)

说实话,Sir完整看完直播回放,郑爽的情绪变化有迹可循。

试眼影时,男主播在一旁提醒用户,“眼影盘还有货,2000单(能送郑爽贴纸)还没有抢完,大家可以继续购买”。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2)

把眼影盘收走,摆上口红后,郑爽爆发了。

在随后的单人直播里,郑爽很卖力地介绍产品,示范产品。

期间,还一直询问工作人员实时销量如何。

还很懊恼,为什么“薇娅的直播间还没说完话就卖光,自己却不行”。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3)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4)

直播刚开始时,郑爽被问到为什么要开始卖货,她说“现在这个流行,不想过时”。

郑爽曾经上过几次薇娅的直播间。

薇娅直播风格很亲民,边聊着天就边把东西卖光了。

看得出郑爽在模仿,在直播期间,对两位主播生“带货机器人”的表现一直有微词。

但郑爽的表达能力有限。

虽然一直强调,推荐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网购很有经验,但轮到具体的产品,需要介绍特点时,用词贫乏。

“你们买回去的时候收到货了就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了

真的特别特别好

甚至直接上手,把台本怼给屏幕后的观众。”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5)

这场直播,暴露了郑爽的混乱。

她有一种“我必须强大”的自觉,但内心又易虚弱。两种心态时刻在她身上胶着。

每次声明,都用着大家看不懂的语句排列,用官方的词汇和口吻,拼命表现得体和成熟。

但你认真再读她的声明……

似乎,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想做主播?

想做个专业的主播?

还是想做个自己开心就好不卖货的主播?

不知道。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6)

包括郑爽在直播“发飙”前。

连说三句:“我没想到……我没想到……我没想到……”

她没想到,自己满心期待的生日直播竟然是场赤裸的卖货秀。

在Sir看。

郑爽不是“错”。

她在直播中说了大部分明星不敢说的话,此刻的郑爽是鲜活的。

郑爽是“疏忽”。

作为直播间的主人,她没有提前对直播做功课,没有提前确认直播的风格,以及背后的利益关系。

对自己的工作不够负责,这是肯定的。

而真正让路人厌恶,是她此后的反应。

也是郑爽长久被争议的一点——

“真性情”。

开启全世界都要围着我转模式。

抛开客户,赶走助手,背离团队。

发表以“我”为中心的言论。

这是郑爽一贯的应激反应——

因为害怕,所以逃避;因为逃避,所以虚张声势。

Sir相信,生活中必定有相当一部分与郑爽类似的人隐藏着。

甚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想退却的时候,有怯于面对压力的时候。

单纯黑郑爽。

或者怀疑她“精神病”,在Sir看都是对他者的冷漠旁观。

那作为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Sir先说一部电影。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7)

郑爽像《伯德小姐》里的女主角,鸟小姐(lady bird)

Sir心里近年最优秀的青春片之一。

电影对主角鸟小姐的所有刻画,是流动的。

她不被叙事绑架。

也让观众能真正共感一个并不完美,却依然可爱的年轻女孩。

主角原名克里斯汀(西尔莎·罗南 饰)。

“鸟小姐”,是女主给自己取的名字——

她认为原来的名字太俗太土,而她想要变成一只自由的鸟,远走高飞。

青春期的少女对自由的想象。

对她来说,自由就是远离父母,住漂亮大房子,和最帅的男孩谈恋爱,去最时尚最有人文气息的纽约读大学。

为了挣脱身上的束缚,她和全世界对抗,怼天怼地怼空气——

怼自己一出生就莫名其妙在这里过了十几年的破小镇;

“我得离开萨克拉门托

因为再不走就要死了”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8)

怼破规矩多,每天还得接受洗礼的天主教学校;

怼看似永远不理解她的妈妈。

两人在车上闲聊,鸟小姐提出不想在本州上大学,妈妈逐条反驳:

“哪来的钱供你上学?读了好大学又怎么样?外面这么乱,出去了还回得来吗?”

祭出大招:

“你就应该去城市大学,然后进监狱,然后再回到城市大学,那时你可能就会振作起来了。”

最后,一针见血:“你只顾着你自己。”

呵呵。

鸟小姐如何回击?

她根本懒得回击。

打开车门,跳——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29)

一只手骨折,这是鸟小姐对抗的代价。

太真实了。

它生动诠释出鸟小姐,以及所有像她一样背负期待,又不知如何面对这种期待的平凡人。

这种不安和局促,最终演化成无意义的“对抗”,并不惜用自毁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笃定。

幼稚吗?

幼稚。

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吧。

外界对郑爽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种极端:

“矫情”VS“真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郑爽的表现,的确引起了某一部分人的共情。

他们可能跟郑爽一样。

日常中不善表达,抵触沟通,过于敏感。

他们在郑爽的一次次失控中,看到自己所向往的“洒脱”。

看她。

多真实啊。

多不做作啊。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0)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1)

错。

在Sir看,失控是更虚伪的逃避。

鸟小姐也崩溃过。

她把自己的初夜献给了甜茶饰演的帅哥。

完事后,她靠在他的身边,回味着完美的“第一次”。

谁知对方冷冷说了句:这不是我第一次啊,你是我第六还是第七个女人了……

鸟小姐转头在妈妈面前大哭。

因为她依然不愿面对想象落空的失望:

- 我只是希望第一次是特别的

- 为什么?这辈子还会有很多次平凡的性爱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2)

鸟小姐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逃?

还是一次想象破灭。

她终于如愿来到纽约上学,似乎终于逃离小地方,可以过上新生活。

新生Party上,大胆搭讪一男生。

她不再称自己“鸟小姐”,也大方承认自己爱握手的老套。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3)

但下一秒,还是露怯了。

- 你来自哪里?

- 萨克拉门托(小地方)

- 什么?

- 旧金山(大城市)

呵呵。

原来她还是那个自卑又拧巴的女孩。

不过,这次她没哭。

看她的反应——

稍微游离一秒后,眼神瞬间变愤怒,然后拿起杯子就灌。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4)

酒,是壮胆。

这是鸟小姐的成长。

她敢面对那个无法瞬间改变的自己,同时,更渴望敢于去改变自己。

郑爽身上,看不到这样的“敢”。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5)

《纸牌屋》有一句台词:

“任何一个能获得七千万选票的政客,他所象征的含义早已超过了自身。”

说的并非一个政客的影响力。

而是TA的危险性

集信任于一身,欺骗,也易如反掌。

尽管这种欺骗可能不是有意的。

偶像同样。

当一个明星获得足够多的喜爱,TA同时也具有榜样效应。

我们会以追求“完美”的明星为偶像。

去努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同样会以一些特立独行,真性情的明星为偶像。

比如宁静。

比如朴树。

但他们的“真性情”,都只存在于某种绝对领域中。

宁静依托于作品。

作为一个演员,她可以霸气,可以口出“狂言”。

你要她跳舞?

再三犹豫,并且在真正开始挑战自己时,她是团队中最努力,最严苛的那个。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6)

朴树依托于极致的理想主义。

他痴迷于世俗外的追求,但也要坦然承认,上节目是因为穷。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7)

共同点:

你能在他们身上看到“真性情”的代价。

郑爽呢?

坦白说,Sir只看到她一次次失控,并把这些失控带来的同情哺育着下一次失控。

锅,有团队背;骂,有粉丝帮她怼;解释,自有人冲锋。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8)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39)

郑爽本人,并不需要承担这些风险。

她只需要重复地扮演着“做自己”的角色。

这真的是“自己”?

Sir始终认为,一个坚实且完善的自我,是在不断对自我发起挑战的过程中,磕破血肉形成的,而非在温室中被保护着孕育出来的。

所以。

Sir真心不建议所有现实中的“郑爽们”,把郑爽当成偶像。

像《伯德小姐》的结局。

一心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鸟小姐,经历一番碰壁后。

她落魄地走在纽约的市中心。

却拿起电话打给妈妈,回忆着那个她曾经厌恶的小镇。

“我记得拿到驾照后,第一次开车回家,好激动

而且我想告诉你,我怀念路边简陋的商家牌、后巷那只孤独的老猫、桥边单调的河景……

谢谢你,我爱你”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40)

电影并没有以任何批判的角度审视这位主角,以及主角所代表的一类人。

它只是在呈现。

呈现主角的一次次与现实,与自己的碰撞。

然后给普通人提供一点反思。

世界的复杂和现实的痛楚,需要你自己去亲历。

而不是用纯粹发泄和虚张声势的方式面对一切不如你意的境况,获得一时的爽感。

然后心安理得地退回舒适的安全区。

再美名其曰:

真性情。

不矫情的表现 矫情VS真实不黑不洗(41)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