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患者尊严(为患者擦亮心灵的窗户)

来源:【赤峰日报-塞外赤峰】

提高患者尊严(为患者擦亮心灵的窗户)(1)

王士军的头衔有很多——巴林左旗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泪器病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理事,但他更喜欢患者叫他王大夫,因为这是他的使命。

36年来,王士军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辛勤耕耘,勇于探索。他潜心钻研眼科专业技术,在巴林左旗率先开展了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术、眼眶巨大异物取出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16项新项目,在《中华眼科杂志》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篇。

王士军说:“要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就要努力钻研业务。”他根据临床经验不断进行总结研究,发明了泪道手术器械泪道引线镊,获得国家专利及证书,并获得赤峰市科技成果三项和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项。

王士军常说,给眼睛做手术非同一般,手术台上无小事,一定要让每台手术都取得最好效果。现代白内障手术主要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对医生的手术技巧有较高要求,需要双手双脚同时操作,右手持超乳手柄,左手持劈核器,右脚操控超乳机器,左脚操控手术显微镜。手脚并用同时操作连续配合,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影响患者恢复光明。因此,能够开展此项手术的医生一直很少,在2011年内蒙古首批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医疗机构审批中,全自治区仅有21家医院能够开展此项技术,掌握此技术的医生不足30人,王士军就是其中之一。

为使自己的技术更加精准、在手术过程中达到“零失误”,王士军经常用左手写字、使用筷子剪刀,不断提高双手同时操作的眼科手术技能。多年来,王士军所做白内障手术全部成功,让旗内外众多患者重见光明。为了精益求精,他不远万里去德国参加眼科学术交流,去印度为病人免费做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手术,他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受到了国外患者的交口称赞。

三餐不规律、夜间少睡眠对王士军来说是家常便饭。作为一名党员,他没有忘记自己庄严的承诺,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眼科医生,王士军的行医准则就是对患者负责。“尽量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为患者着想是我应该做的。”王士军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王士军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病人检查眼底时,医生与患者两人双眼的距离仅在10厘米左右,因此眼科医生被感染的风险很高。他利用自己游泳潜水闭气时间较长的“功夫”,憋住气、冒着风险近距离仔细给病人做好检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王士军虽然已经接近退休年龄,却依旧热心公益事业,无偿献血、捐资助学、参加义诊、免费为群众讲授心肺复苏技术……多年来,王士军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医生的使命和担当。

本文来自【赤峰日报-塞外赤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