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拍案惊奇(可字探源汉字史上的)

峄山碑字解158可

可:汉字史上的“三刻拍案惊奇”

走过了三生三世,见惯了沧海桑田,躯体还是曾经的躯体,容颜还是昔日的容颜,而悄然变化的是,一个凡夫俗子已经位列仙班!这种《神仙传》里的故事,如果在汉字之中上演的话,那么“可”字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主角。

“可”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书法拍案惊奇(可字探源汉字史上的)(1)

书法拍案惊奇(可字探源汉字史上的)(2)

书法拍案惊奇(可字探源汉字史上的)(3)

金文是

书法拍案惊奇(可字探源汉字史上的)(4)

书法拍案惊奇(可字探源汉字史上的)(5)

小篆是

书法拍案惊奇(可字探源汉字史上的)(6)

“可”字的甲骨文字形由“口”和似竽的乐器状的字符组成,尽管口的位置有居左或居右的变化,但字符的基本构件一样。到金文后,口的位置就固定在右下。小篆字形与金文一脉相承,隶书、楷书也只是略有变化,但最终达到“可”字与其最初的甲骨文字形,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可以说,走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这“三生三世”,一直到楷书,“可”还是最初那个“可”的基本形状。

不变的是字的模样,但“可”的“内涵”却已经发生了一次次“质的飞跃”。“可”字的本义是什么呢?“可”字的甲骨文字形中,一个字符是看上去像竽一样的乐器,另一个是“口”,“口”的含义不言而喻,表示发出的声音,两者合起来表示“合着音乐唱歌”。

沧海桑田,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表示“唱歌”的“可”,逐渐被用作“古代男女吹笙唱歌方式求偶”的意思。如此美妙的场景,如此动人的歌声,求爱的成功率特别高,就有了“可以”的含义,而且渐渐成了主要词义被广泛应用。“可”成了“可以”的“可”,其原本“唱歌”的含义怎么办?有办法,“可”被借用走了,那就用两个“可”组成一个“哥”来表示“唱歌”的含义。不巧的是,“哥”唱着唱着又被借用作“哥哥”的含义,“唱歌”的含义又轮空了!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就在“哥”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欠”。“欠”的甲骨文字形

是人“张口出气”。唱歌需要张口,更需要让气呼出来,如此结合组成的“歌”,更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唱歌”的含义,令人拍案叫绝!

从“可”到“哥”再到“歌”,也算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拍案惊奇”吧!

不过,这个“传奇故事”也不是人人认可,对于“可”字的本义,也有其他种种解说,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吧!

(峄山碑字解系列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