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扣帽子是成语吗(乱扣帽子有多荒谬)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老残游记》,其作者刘鹗是晚晴的一位奇人。

刘鹗和山东济南颇有渊源。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刘鹗为绘制《豫直鲁三省黄河图》来到济南,住在西巷北首的陶宅。

光绪十七年春,山东巡抚张曜调刘鹗为“鲁河下游提调”,刘鹗举家迁居济南,先住在小布政司街,后住英武街。张曜去世后,他又协助继任的巡抚福润,直到光绪二十年才离开济南。

乱扣帽子是成语吗(乱扣帽子有多荒谬)(1)

刘鹗像

刘鹗寓居济南期间,除了从事治黄等事务性工作外,也深入考察济南风情,泉城的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为刘鹗创作《老残游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老残游记》故事发生的背景基本上都在山东,小说对泉城济南的描述更是随处可见,惟妙惟肖,所以山东人都喜欢刘鹗。

乱扣帽子是成语吗(乱扣帽子有多荒谬)(2)

刘鹗的谴责小说《老残游记》

除了文学成就之外,刘鹗更是个百科全书式的通才。

他少年学医,和老残一样曾悬壶济世。此外他精于考古,在算学、音律、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

但这位在清末以谴责小说名声大噪的学者,在当时却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汉奸”,并因此而客死异乡。

在列强入侵的晚清大变局中,许多人都在思考着国家中兴富强的出路。

刘鹗经过调查认为,衰敝的清政府可以借用外国资本兴办实业,筑路开矿,使民众摆脱贫困、国家逐步富强。

他的观点看似合情合理,但因为过于超前,在当时并不为民意所容。

后来刘鹗参与山西煤矿开采事宜,便尝试以开采收益作抵押,引入外国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但他的做法,遭到了当地窑主们的激烈反对。

窑主和山西籍京官交结串联,竞相弹劾,义愤填膺地指责刘鹗出卖国权,是不折不扣的汉奸。

而当时正是仇外气氛活跃、朝廷保守派当道的敏感时期,所以支持刘鹗的山西巡抚胡聘之被勒令提前退休,而刘鹗本人则被开除公职。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清廷对西欧诸国宣战,八国组成的联军占领北京城,划区而治。

北京居民不仅要面对侵略者的烧杀抢掠,还要忍受缺粮而饥饿威胁。

刘鹗在外地闻讯后,于当年八月冒险北上。抵京后,积极参与到饥民救济和议和斡旋中。

当时京城市场上没有粮食出售,刘鹗便从上海购进粮食再由海路运至天津,再经过陆路运达北京。

他还创办平粜局,一面粜(卖米),一面赈(赈济)。当时俄军占领了北京的太仓(京师用来储藏粮食的官方仓库)。

俄国占领军对外宣称,因太仓内老鼠肆虐,要举火焚烧仓库。

刘鹗便紧急联合其他赈济团体筹集资金,将太仓内的存米全部买下,救了许多饥民的性命。

不料这后来竟成为刘鹗“盗卖太仓官米”的罪状证据。刘鹗因而被流放到迪化(今乌鲁木齐)。

在迪化期间,刘鹗住在城内一座寺庙的戏台底下,贫病交加,仅靠为人治病度日。行医之余,他和当地文人墨客诗文唱和,留下许多精彩的故事。

宣统元年(1909年)的七月初八,52岁的刘鹗突患中风病逝于迪化。3年后,那个多次冤枉他为汉奸的清王朝,在暴风骤雨的革命浪潮里,也走向了灭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