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五篇。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不少人对这只句话的意思理解不够全面,甚至是不正确。

刍狗,是古代在祭祀的时候,用喂牲畜的草扎成的狗,在祭祀的时候备受重视,但祭祀完毕后就随意丢掉,变得毫无用处。

它的原意是天地并没有人的思维和感情,所以没有仁慈之心,将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祭坛上所用的刍狗,让它们自荣自枯;圣人也应当效仿天地的做法,不存在任何带感情色彩的偏爱,把百姓当成祭祀的刍狗,让其自生自灭。

按照河上公的解释,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任自然。圣人视百姓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礼意。

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鲜明体现,一切顺其自然,反过来说,对众生都是平等的,而不是人为地干预,制造人为的不平等,是崇尚自然的至上法则。

它是自然的、积极的,您说呢?

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1)

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2)

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3)

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