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徐庶关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

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用来比喻某人虽然身子在此,心里却是想的另外一个地方,只是他身不由己而已。那么,问题来了,这句话的出处到底是在哪儿呢?历史上真正有此经历的又是哪些人呢?咱们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关羽和徐庶关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1)

首先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曹营”是指三国时期曹操的阵营,“汉”则是根据具体的语境分为东汉政权和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在这简单的七个字背后,包含着三个人的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

关羽和徐庶关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2)

第一个就是徐庶,字元直,是颍川人氏,刚开始的时候是刘备手下的谋士,因为在樊城之战中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致使曹兵大败,曹操吃了一惊,这才知道原来刘备身边已有高人辅佐。为了把徐庶赚到自己的账下,他听从程昱的计策,先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许昌,然后让人模仿她的笔迹给徐庶写信,说是徐母因为徐庶辅佐了刘备,已经被曹操下了大狱,希望他能归顺曹操。徐庶看了信件,虽然也曾经怀疑过事情的真实性,可他终究是大孝之人,不忍母亲在彼受苦,于是忍痛辞了刘备,前往许昌拜见母亲,临走之前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到了许昌之后,发现自己的母亲安然无恙,心里才算是一块石头落地,可没想打徐母却是个有骨气的,他见儿子居然为了他弃明投暗,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可现在徐庶已经来了,再走基本不可能了。她顿时觉得羞愧难当,很快上吊自尽了。徐庶悲痛不已,再加上他一向把曹操视为奸贼,更是不会心甘情愿为他效力,于是就又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关羽和徐庶关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3)

再一个就是关羽,“衣带诏”事发之后,曹操发兵二十万进攻刘备,刘备抵敌不住,只好求救于袁绍,没想到袁绍因为儿子生病焦头烂额,根本无心打仗,更别提帮助刘备了,结果刘备大败,他自己也逼不得已投了袁绍,关羽则是在走投无路之后,跟曹操约定:“降汉不降曹;保护好刘备家眷;一旦知道刘备下落一定要回归本队”之后,降了曹操。

关羽和徐庶关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4)

曹操本来想着暂且答应,自己却好吃好喝地招待着,等到他对自己心存感激报答不尽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想到刘备了。于是待之以上宾,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伺候着不说,还不吝封侯赏爵,把关公捧到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位置。这还不算,他还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赤兔马赏给了关羽,这待遇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可不得不说,曹操实在是低估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情义,他以为自己这样就能把关羽拴在自己身边,可后来关于听说刘备投了袁绍,就上演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感人故事。曹操见状,是既爱又恨,可更多的还是无奈。

关羽和徐庶关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5)

最后一个就是曹操身边的大谋士荀彧,他的功劳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不但给曹操推荐了很多大才,还时刻为草案从出谋划策,对于这个人,曹操的一句评价最为恰当——“此吾之子房也”,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不是死心塌地听曹操的。曹操遵奉汉帝扫平内乱的时候他竭尽全力,可当曹操想要晋位威望的时候他却是竭力反对,更别说称帝了。因为这事曹操对他也是恼恨不已,没过几年,送给他一只空食盒,荀彧看了之后顿时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他选择了自行了断。对比一下这三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徐庶的故事最为经典也最广为人知,关云长也因为他的忠勇双全而让人记住了这段历史。可咱们实事求是地说,荀彧的下场才是最凄惨,最感人的!诸位,你们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