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

来源:历史文人那点事

伟人毛泽东,从小就喜欢诗词。所谓诗言志,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都表现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远大的志向,读来令人动容,不由得击节赞叹。

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1)

井赞

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这首诗是毛泽东13岁时,随口吟出的一首诗。这是他恩师毛宇居老先生惩罚他的作业。那时候,毛泽东在毛宇居的私塾里读书,深受毛宇居的喜爱。一次毛宇居外出,布置学生在私塾里背诵课文。毛宇居走后,毛泽东就背着书包去了后山摘毛栗子,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包满了,书也背熟了。

毛泽东回到私塾,把毛栗子分给同学,也留给老师毛宇居一份。毛宇居回来后,知道毛泽东走出私塾去了后山,就斥责他不听话跑出私塾。毛泽东说在屋子里背书昏头昏脑,不如山上清新记忆力好。

毛宇居心里也认同了毛泽东的说法,但是规矩不能随意破,就指着院子里的一口井说,罚你写一首赞井的诗。毛泽东围着井转了两圈,随口便吟出了这首诗。诗写了井,写了井里的小鱼,通过小鱼,表达了他独特的见解:小鱼在水井里,只能活着,是长不大的。这表现了他不愿困守在家志在四方的远大理想。

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2)

呈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是毛泽东16岁时所作,当时他父亲执意要把他送到县城去做米店当学徒,毛泽东这样胸怀大志的少年,哪里会听从这样的安排。小小年纪的他,找了亲戚和族里长老,好不容易才说服父亲,同意他到离家五十里的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临行前,他改了一首诗,夹在了父亲的账簿里。

这首诗根据日本高僧月性的《题壁》改写的,原诗是这样的: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对照一下日本高僧的原诗,经毛泽东一改,可谓是意境大开,诗里文气更加贯通,词语的表现力更强,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这首诗,特别符合毛泽东此时的心境。他告诉父亲,不学成栋梁之才誓不回还!

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三首诗)(3)

黄永玉作品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是毛泽东到东山高等小学堂后所写。毛泽东来自乡村,衣着简朴,加之口音不同,当时又年龄比其他学生大,所以,当地的学生总是奚落他。毛泽东是何等人物,岂是这些人可以奚落的,他随口就吟出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可谓霸气侧漏,凛然不可侵犯,我不开口,谁敢说话!其志向高远,非一般人可以达到的高度。

以上是毛泽东少年时期所写的三首诗,读着这样诗,真的特别励志,让孩子们读读这样的诗,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做有大格局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