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你对心智了解有多少)

心智这个词,相比大家都不陌生了,不好的心智模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总结,我觉得是连岳说的那句话:“你不赶紧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对,只要你是按照自己活的方式去想,把自己的现状合理化,这就是最坏的心智模式。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对外部世界封闭,排斥了自己发生变化的各种可能性。

那怎么摆脱这种心智模式呢?怎么做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呢?答案看起来是明摆着的:多学习、多试探、多创造嘛。但是听起来高大上,做到极难。为啥?因为对外界和未来的开放,就意味着对现在和自己的否定啊。

四种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你对心智了解有多少)(1)

什么方法?反其道而行之。反什么?反“进化给我们设定的预装程序”。

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坏的心智模式”,不是因为我们能力低不正常,而是因为我们太正常了。几百万年的进化历史,赋予了我们人类一些本能。在历史上,这些本能的用处极大。它们已经像预装软件一样,刻在我们的基因里了,绝大部分人是摆脱不了它们的制约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些本能有可能成为负担,成为拖累,阻碍自我发展。所以,把这些过时的本能识别出来,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自我改变之所以难,就难在这里,我们是在和几百万年形成的基因对抗。

四种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你对心智了解有多少)(2)

标签化

人要认知那么复杂的外部世界,最省力的一种方式,就是把它标签化,给他取各种各样的名字:美国人怎么想、上海人如何如何、某某公司好不好、谁谁谁是直男癌等等,都是标签化的认知。没办法,我们的大脑就那么点认知资源,要想快速把握世界,只能用这种快捷方式。即使不准确,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

但是,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还用这种快捷方式的标签化来认知自己。比如,我是一个聪明人,这个标签一旦打上这就麻烦了。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你能做的,就是躲避那些可能让你显得不太聪明的事,比如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做一件有挑战的尝试,你全要躲。

再比如,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也麻烦了。为了维持这个自我认知,你会讨好所有的人,怕和任何人起冲突,所以你什么也干不成。

你发现没有,身边那些认知能力差的人,经常会自我标榜,哥们仗义,我多善良啊等等。这不是说他在吹牛,而是这种自我标签化的结果,是他的生命一定是在躲着什么的,是屏蔽掉一些什么的,一些变化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消失了。

四种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你对心智了解有多少)(3)

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有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没错。但是怎么夸呢?

同样他做对了一件事。如果你夸他“聪明”,这就是贴标签。他以后的行为,很容易被这样的夸奖引导到证明和维持自己“聪明”的标签上来,结果就会很糟糕。但是,如果你夸他“努力”,这是在描述一个事实,那结果就是他会进一步努力。从这个例子,你可以看出贴标签的危害性。

所以,不描述自己,从来不用“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句式说话,尽可能回到事实,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改变坏的心智模式的第一步。

本能化

比如原始社会有人在一个丛林里被蛇咬了。消息传到村子里,大家就知道了,那片林子不能去,有蛇。你看,这就是从一条具体的蛇抽象成一片林子的能力,就是扩大化。这个能力,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当然非常有用,躲避了很多风险。

四种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你对心智了解有多少)(4)

抽象化

你看,这也是从一条蛇,变成一片林子的过程。如果任由这种抽象能力发展下去,他就干脆回家啃老。事实上,很多人生失败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往往喜欢用“一切”“总是”“根本”“全都”,这些全称肯定判断来描述事情,往往生命就会遇到很多阻碍。

还有,很多人在问问题的时候,也经常犯这个过度抽象的毛病。比如,我性格内向怎么办?我的公司如何提升品牌?我们怎么做创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还原成具体的细节,谁都没有办法回答的。

再比如,夫妻吵架,经常会说:“你总是只想你自己”“你总是不回家”等等。这种口头禅其实也是把具体的行为抽象成这个人的定位。

那怎么办呢?还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方法,跟进化出来的基因本能搏斗啊,反其道而行之啊。抽象的反义词是具体啊。

比如,夫妻吵架,如果能用这样的口气:“这个星期你有三次没有回家了,我们要谈一谈解决方法。”“我昨天生病了,你连问都不问,你需要给我一个解释。”如果总是用这种口气说话,这架也就吵不起来。

你发现没有,你身边工作能力强的人往往就是那种凡事就事论事,善于解决具体问题的人,而不是动不动就谈方向、谈战略的人?

四种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你对心智了解有多少)(5)

抽象化和标签化有类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区别。标签化是尽可能准确描述,抽象化是尽可能扩大范围。

怎么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答案其实就是,当别人在用标签谈论事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事实。当别人在用抽象的方法认知外界的时候,我们回到具体。

瑞·达里欧在《原则》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笨蛋,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