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皆学问人人可为师(俯首甘为师生牛)

两本钱理群的书放在我的案头一本《我的教师梦》,一本《做教师真难,真好》,都是华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十年前出版的“旧书”钱先生的著作众多,为何我选读这两本?钱先生2008年9月曾来苏州,是被他的高中同学顾敦荣先生邀请而来的钱先生是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研究鲁迅的知名专家,退休后,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师,时有“石破天惊”的观点钱先生来我们学校,给我们的学生讲了鲁迅,跟老师座谈了“什么是幸福的教师”那两天,我陪伴在钱先生、顾先生左右,朝夕相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处处皆学问人人可为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处皆学问人人可为师(俯首甘为师生牛)

处处皆学问人人可为师

两本钱理群的书放在我的案头。一本《我的教师梦》,一本《做教师真难,真好》,都是华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十年前出版的“旧书”。钱先生的著作众多,为何我选读这两本?钱先生2008年9月曾来苏州,是被他的高中同学顾敦荣先生邀请而来的。钱先生是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研究鲁迅的知名专家,退休后,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师,时有“石破天惊”的观点。钱先生来我们学校,给我们的学生讲了鲁迅,跟老师座谈了“什么是幸福的教师”。那两天,我陪伴在钱先生、顾先生左右,朝夕相处。

坐在瑞云楼玻璃房内,三个人聊天,那时他俩也已年近七旬,可谈笑风生,一如年轻人。听他们回忆当年在南师附中的学习生活,有趣而引人入胜。现在,翻阅钱先生的《我的教师梦》,那些书中的故事曾亲耳听他说过,《我的教师梦》是钱先生2002年退休之后,在全国各地关于教师话题的演讲集。开篇的一段话,让我惊心:

“我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又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

为何要哭?钱先生是一个很亲和的人,与人说话都是乐呵呵的。坐在他对面与他闲聊,就如同与和蔼的祖父或外公在闲聊,不知道“严肃”二字为何物。乐呵呵地与你说东道西,别人不笑,他倒先笑了起来。当年他在南师附中做学生的时候,叫“大头”,六十多岁回到母校,他的八十多岁的老师,还是“大头、大头”地叫他,《我的教师梦》中有此记载。钱先生大学毕业后去了贵州,在安康的一所卫生学校当了十八年的中专老师。他说,那个时候,有两个梦想,一是回南京他的中学母校南师附中教书,另一个是去北京大学研究鲁迅当教授。在贵州期间,教书之余不忘阅读鲁迅,十八年中竟然写了一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后来,机会来了,我国恢复高考、也恢复高校研究生招生,1981年,他考上了北大的硕士研究生。然后留校,然后被学生称为北大最受欢迎的教授,然后退休。退休时,学生依依不舍。那一天,是2002年6月27日,钱先生在北大上完最后一节课。学生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钱先生一路走好。”很快就有无数的跟帖,一群学生陪着钱先生在未名湖畔散步,走了一圈大家还不忍告别、离去。

这个细节钱先生还记得,那是他生命的重要节点。钱先生第二个梦想实现了,在北大当老师,但是第一个回南师附中教书的愿望却没有实现。于是,退休后,他回母校为高中生上课。《我的教师梦》中的许多演讲我都是喜欢的,但最喜欢的,还是2004年4月14日,在南师附中的演讲《我的教师梦》,我以为钱先生也一定最喜欢此篇,因为他把这篇演讲的题目做了书名。也是在这次演讲中,他说,他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的教师生涯,真的想想要哭。钱先生在南师附中为高中生开设了鲁迅课程。开始有许多学生,后来越来越少。南师附中的老师对学生说,钱教授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的课在北大是很难抢到听上的。孩子们明白,但是他们很现实,回答说,钱教授讲的这些,高考是不会考的。等我们考上了北大,我们再去听钱先生的课。对此,钱先生似乎有些悲哀,他坐在那里讲这段经历,似乎是对他高中同学顾先生说的,也似乎是对我说的,那时听他讲这番话的时候,并不感觉到什么,此刻从书中读到,心情却有些悲凉。

钱先生对“教师”的解读,有许多精妙之处,充满着童真,完全是诗意的表达。他说,教师要有“黎明的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的开始,用孩子的初醒的好奇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倾听,阅读,思考,从而不断有新发现的冲动和渴望。”他为南师附中的学生上课,提早几天就来到了南师附中,精心备课,他说,给大学生讲课,都没有这样用功。他想再一次体验中学生活,体验“黎明的感觉”。

钱先生是鲁迅研究专家,鲁迅的两句名言形容他也很适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如可以改动一下或更好:“慈眉热对小人指,俯首甘为师生牛。”我面对钱理群先生那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怎么也不能把他和那个文字深刻、犀利的钱理群联想在一起。乐呵呵的背后有双睿智的、洞察力极强的眼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他创新的一个概念,那是对社会、对教育不同寻常的把握,对某一类异化了的人的典型性刻画。为什么会产生这类人?这是当下教育的悲哀。与教师有关吗?是的,教师有责任,教师也无可奈何。钱理群在《做教师真难,真好》提出了很多的教育问题、教师问题之后,于《后记》中写道:

“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第一线教师主体地位与作用的丧失。在我看来,这是暴露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的: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依靠行政命令强行推动的改革运动。”

寻找教师的主体地位,现在其意义仍在。于该书中我看到这样的句子:传统艺人有“老老实实演戏,清清白白做人”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说,教师应当老老实实教书,堂堂正正做人。说得何其好,主体地位的获得因素很多,关系也很复杂,不过与自身能不能“老老实实、清清白白”有很大的关系。虚浮,是当下一些以教改、课改名义图私利的老师的品行。

《做教师真难,真好》中有一部分是钱先生为中学教师出版物写的序。比如,陈日亮,福州一中的语文特级教师,看了钱先生对日亮老师的评价,让我领略了日亮老师的精彩。钱先生说:

“日亮老师说了一句话,很耐人寻味:语文教师应该自己感觉是一个学者,而他人则感觉他是一个诗人。前半句好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语言学知识,而且要对汉语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后一句我理解就是语文教师对汉语,不仅要懂,更要像诗人那样,沉迷于其间,陶醉于其间,在把玩吟诵之中,感到极大的乐趣。”

什么是好的语文教师?从钱理群先生对陈日亮老师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赞赏什么?钱先生重视“现代教师”这个概念,什么是“现代教师”?就看有没有“主体地位”!对比日亮老师,我们可以发现当下许多老师已经缺失了,怎么缺失的?钱先生在书中对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大为赞赏。他肯定的是王栋生老师的“平常心、正常情”,有人的意识、健全的情感。他肯定的是王栋生老师经常喜欢用的“我喜欢”这个词,教育的快乐能自然地流露在每天接触到的细节之中。我认为,钱先生所肯定的陈日亮、王栋生老师的特点,即是他所强调的“现代教师”的内涵之一。

乐呵呵的钱先生,既是我们陌生的,又是我们熟悉的。他对教育的见解,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他的说话方式:亲和,与中小学老师对话呈现了这个特点,与学生通信是这个特点,十年前我与他的短短两天的交流,给我的印象,也是这个特点。

钱先生没有子女,他把天下的小孩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如父亲般与他们说话、写信,有一种感人的大爱精神。如今,近八十高龄的老人,与他的夫人,年老体弱,在哪里呢?

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这件事做成了就是大事、奇事。钱先生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他应该说是做成了一件大事、奇事。此刻,我捧着钱先生的《我的教师梦》《做教师真难,真好》两本书,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坐在西花园,静静地与这一对老同学谈天说地,海阔天空地闲聊,那是一份宝贵的经历。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7年06月12日第10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