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

电视剧《大决战》中傅作义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与国军中大多数高级将领不同,傅作义将军是一个重情义,讲义气的人。他待人以诚,对待部属颇多恩惠。这一点在《大决战》和一些解放后的回忆录中,都多有体现。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1)

大决战剧照

可有些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却偏偏爱在网上传播一些关于傅作义将军对自己的亲属冷漠无情的段子,来抹黑他的正面形象。

谣言之二:傅作义把留洋在美国,水利专业博士出身的弟弟傅作恭叫回国来帮助自己。但当他被打为右派下放劳改时,傅作义却对其冷漠无情,不愿伸手援助。

这则消息最初可能是出于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夹边沟纪事》,作者在书中曾提到过傅作义的弟弟傅作恭先生的遭遇。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2)

大决战剧照

不过,可能是因为传闻之讹,作者搞错了傅作恭先生的身份和履历。而一些人便以此为蓝本,肆意编排并添油加醋,炮制出一则抹黑傅将军的谣言,其要点如下:

傅作义的弟弟傅作恭先生是著名的留美水利博士,也是著名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水利工程专家。傅作义出任新中国水利部长后,便写信召弟弟回国效力。

傅作恭在傅作义的影响下,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毅然返回中国。然而不幸的是,回国没过几年,他却因为说了几句国家要重视知识分子地位之类的话,就被打成右派。

没过多久,傅作恭就被送往中国甘肃省酒泉市境内夹皮沟农场劳动改造。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3)

大决战剧照

夹皮沟农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生态环境恶劣,傅作恭在繁重的劳作之余,经常吃不饱饭。患上了严重的营养不良的疾病,身体处于崩溃的边缘。

绝望中的傅作恭写信向傅作义求救,而傅作义却回信让他老老实实地接受改造,不要妄想通过自己走后门,显得格外地冷酷无情。而傅作恭没能等到他苦苦期盼的援助,最终不幸饿死于夹边沟农场。

对于这则被篡改到面目全非的传言,傅作义将军的亲属(内侄)曾专门在山西晚报上发出过《严正驳斥有关傅作义与八弟傅作恭的网络谣言 》一文进行辟谣。

按照崔正来的说法,傅作恭先生并非傅作义的弟弟,而是堂弟。傅将军的父亲傅庆泰与叔叔傅庆玉两人一共有十个后代。根据旧的家族传统,这十兄弟在家族中统一按照“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顺序进行排名。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4)

大决战剧照

其中傅作义排行老二,而傅作恭排名老八。因此,傅作义又称傅作恭为“八弟”。其中,长兄傅作仁、二哥傅作义与七弟傅作良是傅庆泰之子,其余七人则都是傅庆玉的儿子。

抗战时期,因为南京沦陷,金陵大学被迫迁往成都办学,而傅作恭也随之来到成都求学。

1946年4月,傅作义与邓宝珊在重庆参加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后,乘飞机返回北平时,因为天气原因在空中遇险。

飞机迫降于成都,傅作义当夜下榻于成都励志社。他派副官到金陵大学接傅作恭来励志社叙旧,两人彻夜长谈,相聚甚欢。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5)

大决战剧照

傅作恭毕业后,投奔二哥傅作义,来到其主政绥远省陕坝工作。曾先后担任过陕坝农场场长以及傅作义所创办的奋斗小学校长等职务。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前往绥远策动了“绥远起义”,而傅作恭也响应二哥的号召,成为了一名起义人员,加入到新中国的红旗下。

根据崔正来先生描述的履历来看,傅作恭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专业,根本并没有出过国,更不是什么“哥伦比亚大学的水利工程的海归博士”。

1950年8月,傅作恭前往北京探望二哥傅作义,恰遇当时傅作义的好友邓宝珊将军。邓宝珊当时主政甘肃,正在为甘肃省网罗各路人才。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6)

大决战剧照

于是邓宝珊便当着傅作义面对傅作恭说:“甘肃省现在急缺各路人才,那里很有干头,你愿不愿意到那里去工作?”

傅作恭接受了邓宝珊的邀请,以一名林业专家的身份来到甘肃,被任命为甘肃省林业厅造林科的科长。

甘肃兰州的白塔山和五泉山造林工程就是他一手成就出的杰作。

1957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席卷中华大地,傅作恭因为一些言论被甘肃林业厅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夹皮沟农场劳动改造。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7)

大决战剧照

当时的夹皮沟农场生态环境恶劣,加之有关领导对此不够重视,农场一下子被迁入了大量的劳改人员,很快口粮便无法自给自足,出现了大批的人员挨饿的现象。

傅作恭见到这种情形,马上写信向傅作义汇报了夹边沟农场的错误做法以及个人的困难现状。

傅作义并没有像网上所传的那么冷漠,对八弟请求置之不理,而是马上派秘书给傅作恭寄去了三百元钱,帮助他渡过难关。

随后,傅作义及时向党中央汇报了夹皮沟农场的严重问题。而党中央也对此极为重视,派出以中纪委委员钱瑛和公安部副部长王昭为组长和副组长的工作组,来到夹皮沟实地调查。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8)

大决战剧照

不过可惜的是,当工作组来到夹皮沟时,傅作恭先生已经因为饥饿和其他疾病离开了人世。

1960年12月,根据工作组的调查结论,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会议,严厉批评了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所犯的“反右扩大化”的错误,并对其处以免职处分。

事后,夹皮沟农场滞留人员被全部遣返,包括傅作恭在内的大部分“右派”都在重新甄别后,被予以平反。

由此可见,网上所谓的“傅作义力劝身为海归水利工程专家的八弟傅作恭归国,在他被打为“右派”伸手乞援时,却对其冷漠无情,拒绝对其伸出援手”一事,应该是一则为抹黑傅将军而编造的一则彻头彻尾的谣言。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9)

大决战剧照

不过,在确认以上谣言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虽然傅作恭并非水利工程专家,傅作义将军对待亲人也并非像网上传言那样冷漠无情,但傅作恭先生在夹皮沟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和他最后因此而去世,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夹皮沟纪事》中除傅作恭的身世外,其他所述的内容大部分也被很多仍健在的亲历者证明是基本真实的。

一场非理性的全民狂热,造就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愿那个荒诞的时代,永不再来!

参考资料:《夹皮沟纪事》《经历:我的一九五七年》《严正驳斥有关傅作义与八弟傅作恭的网络谣言 》等

注:本文由闲人历史故事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抄袭,请文抄公远离

傅斯年与傅彪关系(傅作义力劝弟弟回国)(10)

大决战剧照

《大决战》:傅作义对傅冬菊的欣慰之语,却被徐永昌断章取义了

《大决战》:李文为何不愿与傅作义一同起义,他后来的结局如何?

《大决战》:黄维被俘时曾很不服气,得知对手是谁后却改变了态度

大决战:她苦等黄维二十七年,终于盼到特赦,可结局却并不圆满

《大决战》:傅冬菊晚年生活简朴,却把存款全都捐献给了希望工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