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结局诗(冷月葬诗魂红楼梦中的诗神)

红楼梦人物结局诗(冷月葬诗魂红楼梦中的诗神)(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黛玉在《红楼梦》前80回所作诗词多达25篇,总计1500字之多,大大超过了众姊妹所作。黛玉自幼丧母,又丧父,居外祖母家,常怀寄人篱下之感,特别是婚姻归宿无父母做主,心情压抑。常说忧愤出诗人,诗词就成了林黛玉宣泄情感的渠道,有时还会以突发的形式冲决而出,文思如涌,一气写下多篇作品。可以说,诗就是林黛玉的化身,就是她的生命之火。

贾妃省亲时,黛玉本想一展才华,力压群芳,偏贾妃只“命妹辈各题一匾一诗”。黛玉只好自己先作了一首五言,又代宝玉捉刀,作了二首。贾妃阅后众姊妹的诗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而宝玉所作四首,又是黛玉捉刀的两首被贾妃称赞。黛玉所作《杏帘在望》等二首也是歌功颂德的应景作品,其中“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两句,十个字连用八个名词,分别从水陆、高下、动静,三组六个角度、八种动植物写景物,是极为罕见的佳句。而宝钗所作的那首显得很是平淡,贾妃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不过是做林黛玉的陪衬而已。

红楼梦人物结局诗(冷月葬诗魂红楼梦中的诗神)(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是“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还是菊花诗会,林黛玉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以海棠为题写诗,她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神来之笔,赢得众人叫好。在菊花诗会上,更以“咏菊”“问菊”“菊梦”独夺前三名。与众人的菊花诗相比较,别人固然也有佳品,但仅限于赏菊赞菊,唯黛玉是呕心沥血,把菊花完全人格化,转化成诗人之自我。再有《葬花词》《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无不是诗人的直抒胸臆,甚至直接写泪,写死亡,竟是笔墨中和着血泪的诉说。

《葬花词》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本来是写落花,不知不觉中竟把人的命运与落花紧紧联系了起来,原来人的命运同花的命运竟是一样。坡上坡下,自己恸倒了。还恸倒了另一个人贾宝玉。

红楼梦人物结局诗(冷月葬诗魂红楼梦中的诗神)(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其作品实际上是曹雪芹的作品,赞美林黛玉的诗写得好,就是肯定曹雪芹的创作水平。曹雪芹无疑把自己的最大创作热情放到了林黛玉的身上。特别是七言古诗,在《红楼梦》中占了很大比重。考察中国诗歌史,这种七言古体诗在盛唐李白、杜甫时代,可以说达到了极致。因为至今也没有人破李、杜之藩篱,包括李商隐、欧阳修、陆游等,同李、杜相比终为逊色。

同样,《红楼梦》中的诗作,不及李、杜也是事实。但客观地说,在清代诗坛上亦应有它的一席之地。其内容与诗体相称,当行本色,亦叙亦咏,既蕴含风流,又腾挪自然,转换灵便,极尽飘逸洒脱。其中《葬花词》最具代表性。虽然有人指责其套用了初唐诗人刘希夷的《代白头呤》,也有人说是套用了唐伯虎的《花下酌酒歌》。但尽管如此,也绝不能抹杀林黛玉的独创性。

红楼梦人物结局诗(冷月葬诗魂红楼梦中的诗神)(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葬花词》哀婉凄恻,如诉如泣,以花自喻,词无不达,意无不举的艺术风格,岂是邯郸学步所能为之?还有人索性把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称作抄袭《春江花月夜》,更显得毫无道理。林黛玉秋夜病卧潇湘馆,灯下番阅《乐府杂稿》中《秋闺怨》《别离怨》等,耳听窗外雨声淅沥,心有所感,发于章句,把自身之孤独与悲凉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又不失乐府古题之原有韵味,怎么能扣以“抄袭”的帽子呢?

第76回,贾府败亡已近在眼前,林、史两人在凹晶馆联诗,林黛玉最后一句“冷月葬诗魂”,从诗的意境上压倒了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同时也透视出了林黛玉最后的悲剧结局。“诗魂”随着凄清的月色“葬”下,一代才女林黛玉也香魂消散,回归到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

红楼梦人物结局诗(冷月葬诗魂红楼梦中的诗神)(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吴雄伟,系文人美术馆艺术导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