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玻璃膜疣怎么治疗(这种被称为玻璃人)

来源:广东省人民医院


血友病是由一组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由凝血因子Ⅷ缺陷所致为血友病A(hemophilia A, HA),由凝血因子Ⅸ缺陷所致为血友病B(hemophilia B, HB),其中血友病A发病最常见,约占80~85%。

血友病的分型——由凝血因子的活性决定。临床上根据体内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又将血友病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与其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有关。

血友病的临床症状——“玻璃人”

自发性出血、轻度外伤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血。负重关节如膝、踝关节及肌肉的反复出血可导致关节肿胀、肌肉坏死,进而引发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甚至肢体残疾。

儿童血友病早期症状

血友病患者常自幼年发病,不一定有明确的家族史。儿童特别是男性儿童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关节肿痛及活动障碍(如下图),尤其是活动后发作,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避免漏诊和误诊。

年轻人玻璃膜疣怎么治疗(这种被称为玻璃人)(1)

血友病遗传模式——“传男不传女”?

血友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出血性疾病(如下图),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男性只有1条X染色体,该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就可能患病,为血友病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如果仅是其中一条发生基因突变,基本没有临床症状,但成为了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

年轻人玻璃膜疣怎么治疗(这种被称为玻璃人)(2)

血友病的治疗

血友病与生俱来、伴随终生,目前尚无成熟的根治方法,治疗上以凝血因子替代疗法为主,防损伤后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极为重要。

使用凝血因子浓缩物补充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称替代治疗)是现阶段血友病治疗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替代治疗分为出血后紧急输注凝血因子的按需治疗和出血前规律输注凝血因子的预防治疗两类。

急性期治疗

紧急输注凝血因子的按需治疗:根据《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版)》指示,应首选基因重组凝血因子制剂或血源性凝血因子制剂,仅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使用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对出血发作时采用的替代治疗之按需治疗应要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原则,在出血2小时内给药,并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确定用药剂量和用药天数,尽可能地快速控制出血并减少出血对关节器官等损伤。

预防治疗

出血前规律输注凝血因子:为了防止出血而定期给予的规律性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关节和肌肉功能。预防治疗适用于重型血友病患者或有明显关节肌肉出血的中型血友病患者,推荐发生第一次关节出血或严重肌肉出血或颅内出血者即应开始预防治疗。临床实践证明了血友病预防治疗在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按照指南推荐的方法在血友病患者开展预防治疗,能够让患者在规范化的预防治疗中充分获益。

重视对血友病并发症的预防

综合治疗—物理及康复治疗

血友病患者反复关节出血将导致关节结构受损,严重者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物理及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减缓关节功能障碍,是综合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需由经过培训的康复医师或治疗师实施,鼓励患者在非出血期进行适当、安全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对于已发生关节结构功能损伤的患者,需要在预防治疗的前提下,通过物理康复治疗维持和改善病变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量。对于关节病变严重且康复治疗无法缓解者,可通过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得以恢复功能,手术的实施需要在血液科、骨科、康复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通力协作下完成,需制定完善的围术期诊疗方案和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等。

替代治疗之凝血因子抑制物的监控及预防

抑制物是人体产生的用于消除外来蛋白(称为抗原)的抗体;在这里,抗原是指凝血因子浓缩剂中的外来凝血因子VIII或IX。由于血友病患者的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Ⅷ或者IX,所以输注的凝血因子VIII或IX被视为“外来入侵者” 。为了保护自己,人体产生抗体,抗体与输注的凝血因子结合,从而中和“入侵者”。这样,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的疗效就会降低,这些患者将面临出血和疼痛失控,同时关节损害变得更加频繁。

血友病患者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过程中产生针对凝血因子的抑制物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医患双方关心的问题。抑制物在重度血友病中更为常见,而中度或轻度血友病中较罕见。绝大多数患者在暴露天数为50-75内产生抑制物,其中在第10-20次暴露时风险最高。这意味着,抑制物主要发生于重度血友病儿童患者,也可发生于此后年龄段未频繁接受治疗的轻度或中度血友病患者。

对重度血友病A儿童患者的研究表明,约25-30%重度血友病A儿童患者会产生抑制物。血友病B患者产生抑制物的比例要低得多:约1-6%。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产生抑制物的血友病B患者如果继续输注凝血因子IX浓缩剂,可能会对这类产品产生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由于存在该危险,在血友病治疗中心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血友病B治疗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凝血因子IX浓缩剂头10-20次治疗期间。

因而血友病患者在开始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后,就应该按推荐的方法定期进行抑制物监测,尤其是在前50个暴露日内,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抑制物的产生并给予早期干预。伴抑制物的血友病患者出血时应首选“旁路途径”药物治疗,如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或凝血酶原复合物;预防这类患者的出血可以选用艾美赛珠单抗治疗,合理使用对控制出血、恢复靶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免疫耐受治疗是目前清除血友病抑制物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免疫耐受治疗需要长期、规律性使用凝血因子制剂,所以一旦启动就不宜随便中止,以免影响疗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抑制物滴度变化调整免疫耐受治疗方案。

血友病患者日常防护

(1)

血友病患者应做好预防接种和日常保健,保持均衡营养,适当参加运动。

血友病患者可以常规接种各类疫苗,建议接种当天给予凝血因子预防治疗后再接种;注重牙齿和牙龈保健,防止龋齿和牙龈疾病导致出血;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控制体重。

血友病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运动前可预防性输注凝血因子,运动中注意保护,预防磕碰、摔伤,避免剧烈或易致损伤的运动。户外活动要随身携带紧急止血药物和物品,确保安全。

(2)

血友病患者发生急性出血时,应及早就近接受专业救治,并坚持RICE(“冷静高压”)原则先行自我救助。

血友病患者发生关节或肌肉急性出血时,应在自我救助的同时,及早就近就便前往医疗机构接受专业救治或进行家庭治疗,尽早有效处理出血,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ICE原则是急性出血时进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重要辅助处理措施,也是先行自我救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具体为:“Rest”(制动)受伤后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防止重复损伤和加重损伤;“Ice”(冷敷)受伤部位马上冰敷,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Compression”(加压)对受伤部位使用弹力绷带等进行适当加压包扎,减少出血渗出,缓解肿痛;“Elevation”(抬高)抬高受伤部位,利于血液回流,减少出血渗出,减轻肿痛。

(3)

家庭治疗:血友病患者应在血友病诊疗中心接受多学科诊疗与随访管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计划的家庭治疗。

多数省份已建立血友病分级诊疗体系和血友病诊疗中心,血友病患者应就近到血友病诊疗中心接受由多学科医护人员组成的综合关怀团队的规范诊疗与随访管理。

家庭治疗是血友病患儿在发生出血后自行或由家属输注凝血因子及在家庭完成护理康复。除病情不稳定和3岁以下婴幼儿外,血友病患者应在多学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有计划的家庭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应接受相关教育和培训,熟知RICE原则等急性出血处理方法。

(4)

血友病患者应尽量避免肌肉注射和外伤、手术,禁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血友病患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和避免拔牙、肌肉注射及外伤,禁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其他可能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血友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各种手术和有创操作,如必须手术时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并进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