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的规矩和忌讳(解秘古玩行的隐语行话)

导读:在古玩行里,老藏友、老玩家动辄冒出一两句隐语行话,让他们不明就里为此,整理翻译出部分隐语行话,以飨藏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玩的规矩和忌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玩的规矩和忌讳(解秘古玩行的隐语行话)

古玩的规矩和忌讳

导读:

在古玩行里,老藏友、老玩家动辄冒出一两句隐语行话,让他们不明就里。为此,整理翻译出部分隐语行话,以飨藏友。

●行货:一般指“大路货儿”,也指艺术家或工匠为应付市场而批量生产的不精美的艺术品。

●拿分:指古玩商人收购的古玩商品,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也指“快货儿”。

●输:指亏本。这正反映出古玩商人的经营具有很大的赌博性。买一件古玩,到手后卖不出去,或者要赔本亏损,都叫“输”。古玩商人怕输,还怕丢人现眼,输钱不落好手。

●臭:顾名思义,指腐烂、人人讨厌的东西。不过,臭是有过程的,就指本来是“香饽饽”的东西,却放陈了,或者日久卖不出去,偏偏让许多古玩商贩拿出去过手,变成任人皆知,谁也不想买的货色(因为从购买心理讲,凡是经过多人之手而无人购买的东西,都认为是内有毛病或问题,从而犹豫不前,不想购买),恰恰此时卖主绷不住了,越卖价格越低,也就越没人买了。这就是古玩商人把东西卖臭了。所以,古玩商人在做生意时都喜欢对“没见过天儿”的古玩伸手。

●活拿:一名古玩商人从另一古玩商人手里拿走一件商品,当时不付款,这叫“活拿”。“活拿”的规矩是价位讲好了,只能多卖钱,不能少卖,即必须保底。言必有信。价位比买断要高,一般说,不再给活拿的人付手续费或跑道费,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价上加价,叫“戴帽儿”,多卖归活拿的人,原货主不问。

●提:古玩商人对帮助自己卖货的人提出一成(百分之十)做为酬劳金,叫“提一点”,另有规定的不算。通常说提,就是一成。对导游、翻译,可另行规定。古玩商人对这一做法不能装傻。不然帮你卖货的人就没有积极性了。

●行里人:从事古玩生意的同行人员。

●跑道儿:购买或出售古玩行为的中间人,有的是与买卖相熟的亲友,有的是专门的经济人,不出资不合伙,只从中奔走,说成一笔交易。实际经纪人,拉纤的。

●抄后路:生意本来是有人从中介绍的,但买主和卖主都抛开中间人,自行与对方直接交易(以便事后不提中介费),也防止“戴帽”。这是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

●打眼:指判断有误,买了假货。古玩商人的经营全靠眼力,而眼力遭受打击,只有坏事。

●漏儿:古玩商人购买古玩时,卖主不懂,好东西未被重视,行市也不明,因而古玩商人拣了便宜。从买东西的人说叫“捡漏儿”,从卖东西的人说是卖漏了。

●身份:即古玩物件的品位。不是指人,而是指物。如瓶子与盘子比,古瓶当然比盘子身份高。有点象品相中的“品”。

●皮壳:指古玩在历史长河中所受熏染,而呈现出外表上的历史痕迹。竹、木、漆、雕、青铜作品上,好象包上了一层油皮,这种油皮就叫“皮壳儿”。皮壳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卖相:指古玩不真或身份不高,但显得比较完整,古老或精致,在买出时显得“爱人儿”,易受买主欢迎,叫“有卖相”。相反,古玩虽真,但有残污或看上去不精致,则不受买家欢迎,即无卖相。

●掌眼:购买古玩时,请高明的人替自己掌握一下尺度,以免在鉴定上有什么闪失。对于代替自己把握眼力的人,叫作“请某某先生来掌眼”。

●邪价儿:出奇的天价 。

●绷:古玩商人真心想买或卖时,因某一方自己还要考虑,故意不买或不卖,准备放长线实现自己的交易计划,叫:绷着买后绷着卖。

●方:简化“万”字加一点为“方”,指人民币万元。

●吊:古代制钱一千枚为一吊,现指千元。

●一张:“张”不是货币数量,而是钞票载体的数量单位。此词甚妙,因可随货币的升值与贬值而浮动。80年代一张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

●马眼:屡屡看错的收藏者。

●开门:一目了然、不需争论的真古董。

●交学费:买了赝品。

说明 | 此图文来自网络,作者佚名,书法网整理编辑,如有版权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资讯,敬请搜索订阅微信公众号【墨品书法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