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脱矿钙化(一知半解只是个牙匠)

牙脱矿钙化(一知半解只是个牙匠)(1)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副院长邵龙泉教授:

【篇首语】

“一切为了病人”的朴素从医理念、“对病人负责”的严谨治学态度,许多年来,广东医生用这些建起了自己的理想国。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人类与疾病的较量中,一代又一代年轻医生也在迅速成长。重重难题,漫漫前路,对每一代医学接班人来说,寻求疾病真相与解决之道,是永远的诱惑。偏偏这探索,有时候就像走进了一个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模型,无限地在试图接近,却似乎始终没有尽头。只有对病人负责的初心,代代相传,从未改变。

四年来,新快报著名品牌栏目 “好医生好故事”分别以“为善而生”“敬佑生命”“因为责任”“崇德力行”为主题,进行线上线下系列报道活动,以广东本土的好医生好故事为主题赋能每年的“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广东健康中国研究会指导,广东新快报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协办的“砥砺初心——好医生好故事(第五季)”系列报道今天开始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口腔修复科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副院长邵龙泉教授,博士毕业,已从事口腔临床工作27年。临床上,邵龙泉主任医师是口腔修复学专业,主要业务专长是镶牙、种牙和牙齿美容。近5年来,他接诊总门诊人次数达9600次,主刀手术6000余台。

临床、科研、教学一样不落

邵龙泉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医用纳米材料,颌面部硬软组织、齿科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转化。

白天,邵龙泉忙于临床工作,为患者解除痛苦;晚上,他开会与学生交流,布置各种科研任务。“我提出一个比较好的想法,再由我带的学生们具体完成。”作为南方医科大学的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指导的人员层次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其中在读的将近20名。

除了科研指导,他还有大量的教学任务,每年授课约200个学时。

研发创新让更多患者镶得起牙

“以往,我们对很多患者说种牙最适合他,但当他们知道每颗的价格要1万-2万元时,就只能放弃。很多情况下是没有替代方法的,患者只能离开。”邵龙泉说,“这对我触动很大。我们在进口种植体的价格上没有话语权,所以我决心研发种植体。”目前,邵龙泉参与研制的国产种植体已经投入临床使用两年,修复效果与进口的相近,价格却便宜很多。

种植体埋在骨头里,烤瓷牙是露在骨头外边的假牙冠。如今烤瓷已更新换代为美观坚固的全瓷修复。邵龙泉研究团队研发出了透光性及机械性能优异的氧化锆坯体,推出国内首个美学氧化锆瓷块系列产品,打破国外品牌的技术垄断。他称,10年前,国产氧化锆市场占比仅为10%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60%以上。最重要的是,国产氧化锆价格上仅是进口的一半左右,让更多的患者能够镶得起牙。

正是由于邵龙泉对牙科材料造诣很深,因此他能给患者更好的修复建议。“我能把每样种植体或陶瓷材料的性能给患者分析清楚,让患者自由选择,这样患者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接受治疗,而不是说‘你就用这个吧,大家都用这个’。”他认为,一知半解,只是个牙匠;知道得足够多,才算医生。

以导师为榜样立志造福老百姓

“我本身就深受四环素牙的痛苦,高一的时候还磕掉了半颗牙,在牙医的妙手下,顺利地修复好了。那时觉得牙医很伟大,能切实地解决患者的痛苦,因此就选择了报考口腔医学专业。”邵龙泉说。

毕业后,邵龙泉一心扑在临床上。“我一天不停地看牙,一年能看多少?如何能更大体现社会价值?”邵龙泉发现,通过带学生,传播技术,可以治疗更多的患者。而后,他又发觉,研究解决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将科研转化成产品,能解决更多患者的切身问题。

如今,邵龙泉的科研产品运用到临床后,已帮助千百万的患者。同时,他的成果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成为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一直以我的导师为榜样。”邵龙泉说,他的硕士和博士导师是口腔种植机器人的研发者、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铱民教授。赵铱民教授的临床技术、做人做事理念都深深影响了他。“受到导师的影响,我决心要教更多的学生,开发更好的东西,造福老百姓。”

邵龙泉认为,“好医生”一是应该了解业界发展,提高临床转化水平,掌握最好、最适合患者的技术和理念为患者服务;二是对患者充满爱心,给患者治疗时尽量以少的创伤为代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