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汉字的部首(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

171.食(始shí、饲sì、一yì)是由仓的省形“人”和粮的省形“良”结合而成的字。仓为收藏谷物的库房;粮为可以吃的谷物或豆类。食为收藏米粮的过程。借“始”声,表示食为万物(生物)之始,凡是生物豆需要食物。民以食为天,食为人之本,本为根,根为始。借“饲”声表示食可喂养动物。借“一”声说明始数为一,体现食为本之意。食作偏旁,简化为“飠”扩大了可食范围,“”为竹笋,意为不仅粮食可吃,某些植物的根牙也可使用,草书简化为“饣”更加扩大了储藏方式和可食范围。

如何讲汉字的部首(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1)

食的本义为储存粮食的过程。引申为1.饭,如食店(饭店)、食膳、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2.粮食,如口中食、食地;3.食物的通称,如猪食、鸡食;3.食禄,俸禄; 4.特指日蚀或月蚀,如‘日中则昃,月盈则食’;5.吃,如废寝忘食、吞食;6.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邑(卿大夫的封地);7.享受、受,如自食其果;8.垦耕,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9.背弃[诺言],如食言而肥。食 [sì]1.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2.使鬼神享受祭品,如食祭(用酒饭祭祖);3.饲养、喂养、供养,如食马(喂马);4.引申为喂奶,如食母(乳母)。食 [yì]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饣[飠]同“食”,用作偏旁。很多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钅[釒],在草书中就有写“饣”旁这种形式,所以现在带“飠”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饣”来表示了。注:言食糸金一般只作左旁时简化,“讠、饣、纟、钅”一般布置在字的左旁或中间如“辩、罚、辫、衔”。汉字的简化经过了几千年的过程,不论是作偏旁部首还是整字简化,都是有非常科学的道理,不是随意简化和简写,通过笔画释义都可看到古代文人的伟大。

172.黍(暑shǔ)的甲骨文看像是禾穗的籽实落入水中。隶变楷后,黍是由“禾”、“入”和“水”会意而成的字。“禾”表示禾穗的籽实;“入”表示放入;“水”表示酒水。总体会意为籽实放入水中可以酿酒。借“暑”声表示这种作物在大暑时节种植。

如何讲汉字的部首(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2)

黍的本义为在夏季大暑时节种植,可以酿酒的作物。引申为1.植物名,亦称“稷”、“糜子”,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如黍酒(用黍酿制的酒)、黍谷生春(比喻厄运有了好的转机);2.古时建立度量衡的依据,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3.黄米做的饭,如杀鸡为黍。

173.鼠(拟声shǔ)字在甲骨文里像一只小老鼠张着嘴在咬东西;象形的鼠字,从商朝到秦朝1000多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变化不少,在秦朝小篆中已趋向符号线条化;隶书的鼠字是在小篆的基础上演变来的,鼠头变成方形,鼠脚和鼠尾还有点象形,但鼠的形象已不明显了。楷书的鼠字吸收了隶书鼠字的特点,这也是今天所用的“鼠”字,草书则多见于艺术书画作品。隶变楷化后,鼠是由“臼”、两个竖外钩“”、两个二的变形横点“”和外弯钩“”会意而成的字。“臼”表示舂米臼,指示老鼠偷米吃离不开舂米臼,或者理解老鼠是一种啮齿动物,鼠的门齿似臼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损耗门齿,故俗称“耗子”;“”表示老鼠的爪子,向洞外或洞上掏土钻洞;两个捺点“”是二的变形,表示阴或数字二,指示老鼠生活在阴暗的地方,或表示鼠爪前后各有二只;外弯钩“”表示鼠爪相对锋利向外刨食,或表示相对向外向上翘起的长尾巴。鼠的读音模拟人见老鼠赶打之声。鼠也是汉字的部首之一,如鼢、鼥、鼫、鼬、鼧、鼯等。

如何讲汉字的部首(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3)

鼠的本义为老鼠,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引申1.十二生肖之一;2.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3.比喻胆小怕事,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4.瘰疬,淋巴结核,如鼠疮、鼠瘘。

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如何讲汉字的部首(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