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和弗利萨怎么反转的(用孙悟空的成长之路解读弗洛伊德的本我)

悟空和弗利萨怎么反转的(用孙悟空的成长之路解读弗洛伊德的本我)(1)

孙悟空的自我成长之路

01 “拧巴”关系知多少

上一篇日记里写到,人们为什么会伪装自己的行为表达方式,是为了不至于让自我在与他者(人、物和情境)的互动关系中,自我的世界崩塌或者支离破碎,以维持“自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稳定性,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措施。

我为什么用“拧巴”来表达情感联结的方式呢?拧巴就是不一致啊,这里面的不一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 自我、本我、超我的不一致;

2. 我与他人联结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一致;

3. 我与他物的联结方式的不一致;

4. 我与情境的不一致。

其实上面的这四个关系写的就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情境的关系。我们最终追求的无非是:自己的平和坚定;与他人的融洽共处;与他物的自然互动;与情境的和谐共生;而已。

02 今天先来谈谈人与自我的关系。

精神分析祖师爷弗洛伊德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上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遵循快乐原则”

“超我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

悟空和弗利萨怎么反转的(用孙悟空的成长之路解读弗洛伊德的本我)(2)

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

03 讲通俗一些:

“自我”太难啦,在“本我”和“超我”的夹缝中“和稀泥”。“自我”一方面尽量满足“本我”的快乐,另一方面又不能让“本我”在外面肆无忌惮地撒欢儿,让“超我”扬起傲娇的小下巴儿,动一动权威的范儿,给“本我”扎个围栏,让其在规则、伦理和道德的框架里摸爬滚打,恣意撒欢儿。

网上经常用现实生活来解读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关系,比如:职场之人,于我而言

本我:闹铃响了,不想起床上班。

超我:不行,你得起来,那是你的职业,你应该要准时去工作。

自我:看看表,还行,再睡十分钟就起来。

一方面不想让本我太委屈,一方面又要受超我的约束,所以说,为什么自我那么难,一直在调和自己,让自己不那么难受和拧巴。

04 给大家用小说《西游记》里的孙猴子来分析一下吧。

悟空和弗利萨怎么反转的(用孙悟空的成长之路解读弗洛伊德的本我)(3)

孙猴子、孙悟空、斗战神佛

本我:

那个原始的孙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以后,跟着菩提老祖学了长生不老、筋斗云和七十二半变化,凭借着这个猴性去天庭胡闹了。

当得知“弼马温”只是一个御马的官儿时,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掀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大闹了天宫之后,回到了花果山,举起了棋子,给自己封了一个“齐天大圣”的旗号。

这个就是“本我”,什么都我说了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纵你有千万天兵天将,哪有我在花果山快活。

所以在如来和观音口里,经常还会听到“你这猴头”,“你这猴儿”,“你这泼猴”,说明这个时候的孙悟空还时不时地本我要出来,兽性还在。

超我:

就是如来佛祖压孙猴子五百年的五行山、六字真言;就是观音给孙悟空戴上的紧箍咒,就是唐僧念的咒语,还有平日里给孙猴子的讲经说法,为的就是将来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被封“斗战胜佛”。但是九九八十一难里,不打妄语,不得胡闹,不许杀生,阿弥陀佛。

自我:

如果说“泼猴”确实不服管,时不时就要撂挑子不干,回花果山做他的齐天大圣,在紧箍咒的约束之下,在唐僧手把手的带领指引之下,并赐法名“悟空”

孙悟空感念与唐僧师徒情深,历经苦难,互相陪伴和支撑;感动于师傅为取真经,普渡众生的理想信念,一路西行,最终取得真经,成长为“斗战胜佛”。

所以,从孙悟空的命名变化来看,“自我”好难,历经“本我”的本能释放,“超我”的行规约束,历经身体和心灵的磨难,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之路,成为“斗战胜佛”。

悟空和弗利萨怎么反转的(用孙悟空的成长之路解读弗洛伊德的本我)(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