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衣的由来(汉字探源襄与衣服无关)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襄,会意字,读作xiāng。本义双子叶植物生根发芽。

  襄字字形从甲骨文、金文、竹简到篆文变化非常大。

  一、字形变化

  甲骨文字形为象形字,上边似张口向上,下连一长一短两条线。这是明确描述双子叶植物种子生根发芽,似张口向上表示一对子叶露出地表,向下两条线,长线表示主根,短线表示须根。

汉字衣的由来(汉字探源襄与衣服无关)(1)

襄字甲骨文

汉字衣的由来(汉字探源襄与衣服无关)(2)

双子叶植物生根发芽过程(网络图片)

  金文复杂化。西周薛侯盘字形,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左边增加了土字,右边增加了攴字。或许是认为,当时的人们为了帮助种子顺利发芽,用棍棒把土块打碎平整,以利于种子的子叶顶破地表土。

汉字衣的由来(汉字探源襄与衣服无关)(3)

石器时代的农具(网络图片)

  周晚散氏盘有三种字形,其中一个与薛侯盘接近,但两个子叶之间出现了土字符号,或表示破土而出之义,而表示主根和须根的符号底部相连,形成一个半圆形,左边的土字变成了一撇,攴字保留。散氏盘的另两个字形变化较大,把一个发芽的双子叶植物变成了两个,根部纠缠在一起,或表示人们下种并不只下一个,而是多个。同时,最大的变化是在外围增加了“衣”字,顶部有的有一横,有的没有。原始农业时期,人们或挖一个小土坑,将种子放进去,然后用土掩盖其上,等待种子发芽,破土而出。这里的衣字或是那个土坑,其上一横或为子叶顶起的地表土。

汉字衣的由来(汉字探源襄与衣服无关)(4)

襄字金文字形

  西周苏甫人盘和苏甫人匜[yí]字形则是把薛侯盘字形和散氏盘的第一个字形揉在一起,在其外加上“衣”字符号。其用意也是表示土坑。

  春秋时期,齐国齐叔夷镈[bó]字形,与散氏盘第一种字形相关,保留左边的土和右边的攴。两片子叶中间增加了田字,表示发芽的种子是在田野里。主根与须根相连形成的半圆形变成“日”字,仍与两片子叶相连,但合并的主根须根则变成了一个弯曲下垂的线。

  战国时期,楚国鄂君启舟节字形继承了西周散氏盘第一个字形,稍微有所变化。子叶与根之间增加一横表示地面,攴字变为又(手)字,明确两个子叶正上方有一个土字,左下方明确一个土字,表示植物破土而出又扎根土中,又(手)是强调人辅助之义。

  赵国赵武襄君铍[pī]金文字形变化很大,衣字底变成半圆形,两片子叶变得像羊角,主根和须根变成两横,两片子叶上加一个三角形表示真叶,一个盖表示顶起的土。

  战国时期玺汇中有的字形继承了西周薛侯盘(玺汇5294),有的则变化很大,两片子叶讹变为网状物,并增加了田字和止字(玺汇0195),有的则与战国越武襄君铍字形大致相同,半圆变成了桶状,两个羊角下的两横加一条竖线,变成羊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战国楚国帛书和包山楚简字形和鄂君启舟节的大致相同。战国睡虎地秦简继承西周苏甫人盘(匜)字形,两片子叶也根断开,根把土字半包围,在手形下再加一只手,更加文字化、线条化,已经接近现代楷书。西汉古尚书字形与秦简字形大致相同,但两只手变成了爻,半包围土变成了类似甲骨文的寿字。

汉字衣的由来(汉字探源襄与衣服无关)(5)

战国时期的襄字

  总结一下,襄字甲骨文的本义是双子叶植物发芽,西周、春秋、战国金文不断增加各种符号,小篆承接秦简字形。隶变时,半包围的土和两只手演变为三横两竖,最后变成楷书的襄字。襄字的很多字义都与这些增加的符号相关。

汉字衣的由来(汉字探源襄与衣服无关)(6)

襄字从甲骨文到楷书

  《说文解字》认为,襄,解衣耕。这显然是根据襄字篆文作出的解释。《新华字典》认为,襄是会意字。并据金文字形认为,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

  二、引申义

  1.帮助,辅佐。襄字有手,是为了帮助和辅佐庄稼小苗生长。如,襄办,襄理,襄助,襄赞。

  2.完成,相助而成。小苗破土而出,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生长阶段。《左传·定公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礼也(安葬鲁定公。下雨,没有能办完事情,这是符合礼的)。

  3.冲上。双子叶植物破土而出,冲出地面。《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浮天(洪水滔天,包围了大山,淹没了丘陵)。

  4.上举,昂起。刚刚破土而出的两片子叶,高高上举,向天昂起。《汉书·邹阳传》:臣闻交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我听说蛟龙举首展翅,就会随云飘浮,雾雨都集于身旁)。

  5.高。小苗破土而出,表示长高了。张衡《西京赋》:襄岸夷涂,修路陵险(高岸之上有坦途,崇山峻岭修道路)。

  三、衍生字

  襄字的衍生字,都与其本义和引申义有关。

  1.嚷,(1)rǎng,用很多小苗都长出来,形容很多嘴巴都发声,或者连续大声说话。(2)rāng,不停地大声说话。如,嚷嚷。

  2.镶,xiāng,像把种子放入土中,表示把不同的东西放入另一种东西之中。

  3.壤,rǎng,利于种子发芽、便于耕种的土地。引申为(1)土地,如,土壤。(2)地区,地域。如,天壤之别。

  4.曩,nǎng,种子发芽需要长久的日晒,形容以往,过去。

  5.讓(让),ràng,责备人的时候,声音就会高昂起来,就像种子发芽一样。

  6.攘,rǎng,抬高手臂做事,引申为抢夺、排除、捋起衣袖。

  7.孃(娘),niáng,男人播种,女人生子,形容孕育之人,母亲。

  8.釀(酿),niàng,做酒、醋、酱时,都要在粮食中加入相关的菌种。

  9.瓤,ráng,瓜果的皮包裹着种子的部分。

  10.纕,rǎng,佩带,高挂的丝带。

  11.躟,ráng,快走时需要高抬足,形容疾行。

  12.鬤,ráng,形容头发高且散乱。

  13.欀,xiāng,支撑屋架的木质部件,后指做这种部件的树。

  14.懹,ràng,害怕,心都提起来了。

  15.瓖,xiāng,同镶。

  16.穰,ráng,播种时会下很多,以提高产量,形容多。如,人稠物穰。同瓤。

  17.蠰,náng,形容能高举手臂的昆虫,螳螂,又称蟷蠰,刀螂。

  18.勷,xiāng,用力相助。

  19.骧,xiāng,马快跑时抬头的样子。

  20.爙,rǎng,火,火种。

  21.蘘,ráng,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22.禳,ráng,高举手臂向鬼神祈祷,希望消除灾殃。

  23.瀼,(1)ráng,水雾升腾的河流。如,瀼河。(2)nǎng,播种时在土坑中加水,形容水浊。如,泱瀼。

  24.儴,(1)xiāng,人在田里来回播种,形容来回走动。扣,儴佯。(2)ráng,来回播种是重复原来的动作,形容因循,沿袭。

  四、参考文献:

  1.《辞源》,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现代汉字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三版。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

  6.《汉字源流字典》,谷衍奎编,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7.《说文解字》(最新整理全注全译本),孙永清编著,中国书店,2011年版。

  8.《字源》,李学勤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9.《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

  10.《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版。

  11.《实用甲骨文字典》,陈年福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2019年版。

  12.《国学大师》(网络版)。

  13.《新华字典》(网络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