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行走脱贫攻坚52县)

中国日报9月21日电(记者 张怡)“千山万弄行路难,出门背篓爬高山,云梯架在悬崖处,手攀脚蹬心发慌”,民谣中传唱的情况正是广西大化县许多深山中的村屯在过去的真实写照。这里平均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缺少水源,村民靠天喝水,交通设施落后、地理信息闭塞,曾经被外界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聚焦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行走脱贫攻坚52县)(1)

公路随着连绵的群山起伏(供图)

过去五年,大化建设屯级路1502条,总里程达23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路。连绵起伏的群山,重峦叠嶂,路弯多、崖深、坡陡,再加上缺水少料以及作业面窄等问题,修路之难超出人们的意料。据不完全统计,在建设屯级路过程中,全县共打下60多万个炮孔,使用60多万发雷管、2300多吨炸药。

聚焦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行走脱贫攻坚52县)(2)

山上没有水源,村民喝水主要靠下雨,建设水柜用于储水。(供图)

聚焦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行走脱贫攻坚52县)(3)

建水柜储水解决村民饮水问题。(供图)

聚焦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行走脱贫攻坚52县)(4)

大化县通屯路弯多、崖深、坡陡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