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

你是否想过,除了人类之外,地球上还隐藏着另一个文明,而它的建立者,是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推算出宇宙中最早的文明可能会出现在宇宙诞生后的55亿年左右,也就是比人类文明早出现80多亿年。

而这种推算,也就衍生出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又不那么简单的问题——人类会是宇宙中,最弱小的文明吗?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回答,毕竟人类直到今天,都没有找到任何能够证明,外星文明存在的证据。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

这就好像随手在地上捡起一粒沙粒,问这个沙粒是不是地球上,最小的沙粒一样,在没有对所有的沙粒进行精确测量统计的前提下,没人能给出答案。

但这个问题还真不一样。

因为哪怕是没有发现外星文明,我们依旧可以说,人类文明并不是最弱小的那个。

为什么呢?接下来说的事情,可能就颠覆认知了,因为地球上啊,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文明,这个文明远比人类文明弱小得多, 而它的建立和构成者,是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蚂蚁。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3)

可千万不要被这种生物,渺小的体型欺骗了,它们的复杂性其实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它的身上,还隐藏着一个,关乎人类文明存亡的秘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故事。

蚂蚁文明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4)

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团队,在考察了“古国时代”各个地方文明的特点,从中提炼、归纳出了四个古文明的特征:

1有一定的农业和手工业基础。

2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3有中心城市。

4有大型建筑。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5)

也就是说,只要有群体满足了这四个特征,那么就能够被定义为“文明”。

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竟然有部分蚂蚁,基本满足这四个特征。

农业和手工业

在地球上,如果要找一种比人类更古老的生物,那非常容易,可如果要找一种比人类更古老、种植历史也更悠久的生物,那只有一种,就是“切叶蚁”。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6)

切叶蚁主要分布在热带,是南美洲、中美洲、墨西哥及美国南部地区的特有物种。

整个族群主要由蚁后和工蚁组成,工蚁又按照体型细分为大、中、小、迷你四种类型。

在平日的觅食中,通常是大型工蚁负责生产力部分,它们会用强壮的额叶将树叶切割,然后中型工蚁会将树叶搬回它们的地下宫殿,而小型工蚁则在它们的“工作区”就地成立巡逻队,负责周围环境的警戒巡逻。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7)

树叶被运回“宫殿”之后,担任“园丁”职责的迷你切叶蚁会对树叶进一步处理,将它们清洗干净、摆列整齐并放在合适的位置。

随后,园丁蚁会把身上的分泌物涂到处理过的叶片上,这些分泌物中富含多种酶类,能够让树叶表鞣化,出现叶浆。叶浆富含大量营养物质,是天然的培养基。

与此同时,另一波园丁蚁,会将从外界采集来的真菌,“种植”在叶浆上。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8)

接下来就是真菌的生长阶段了,为了让真菌们茁壮成长,园丁蚁会给真菌施肥,肥料很“天然”,就是它们自己的粪便。

真菌的生长速度很快,通常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从叶浆中钻出,慢慢长大成我们熟悉的蘑菇。

蘑菇在成长的过程中,顶部会逐渐变硬,生成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就是切叶蚁们舌尖上的“美食”。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9)

整个种植过程看似很简单,只是将菌丝放置到培养基中就完事了,但现实情况,其实远比这复杂得多。

就和人类种植庄稼作物一样,切叶蚁在种植过程中除了施肥之外,还会进行除草、打药等一系列农业活动。

为了让种下的真菌快速成长,蚁穴内的环境肯定得非常适合真菌们生长,而这也就给其他未被切叶蚁选择的真菌提供了有利环境。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0)

因此,切叶蚁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面临一大难题,那就是怎么保证种下去的真菌,不被其他杂菌所侵染。

它们的办法简单粗暴,那就是直接喷洒“农药”。

原来,在切叶蚁的身上,寄生着一种名为“链酶菌”的细菌,这种细菌能够分泌出一种名为“链霉素”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杀死它们园圃中的入侵者。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1)

如果入侵园圃的杂菌过于顽固,“链霉素”无法对其造成伤害时,切叶蚁们就会单独将这些杂菌挑出来,然后由一些年老的切叶蚁,将其背到远离巢穴的地方丢掉,正所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罢了。

另外,切叶蚁还有一套纯天然的“防护服”——假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这种细菌犹如铠甲一般遍布它们全身,能够有效阻止真菌对身体的入侵。

看到没,种植可不是人类的专利,从时间角度来看,蚂蚁的“农夫”身份可比人类还要早了五千多万年呢。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2)

有意思的是,科学家们曾一度认为,蚂蚁养殖的只是它们专门培育出来的,单一种类真菌,从远古延续至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无数的研究数据显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蚂蚁似乎一直在开发新的品种。它们甚至还会跟附近的蚂蚁部落交换或共享研究成果,以此来调整已有的菌类。

如果说蚂蚁会种植还让人能够勉强接受的话,那说蚂蚁会“放牧”,可能就让人三观尽毁了吧?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3)

其实在整个蚂蚁家族中,种植才是小众技能,“放牧”则是更多蚂蚁的拿手好戏。

在自然界中,生存着有很多会吸取植物汁液的小昆虫,比如蚜虫。它们吸取汁液后会排出富含糖分的粪便,也称之为“蜜露”。

​​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4)

​​

在人类来看来可能有些恶心,但蚂蚁们对“蜜露”可是甘之若饴。

为了让蚜虫产出更多的“蜜露”,蚂蚁们甚至还会像人类给奶牛挤奶那样,用触角拍打蚜虫的后背,试图再来一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就曾记录过这让人忍俊不禁的一幕。

为了保护自己的“奶牛”,蚂蚁们可以说是尽心尽力。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5)

在大风天,如果蚜虫不小心被大风吹落了,蚂蚁们会将它们轻轻叼回叶面,甚至直接带回巢穴,等风过去了再送它们回去。

而当雨季到来时,蚂蚁们则会将它们直接搬到树上统一管理,避免雨水对它们造成伤害。

明显的阶级分化

在生物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类概念,叫做“真社会性生物”,这样的生物总共有三个共同特征,或者说标准。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6)

分别是:繁殖分工,也就是群体中有专门进行繁殖或完全不参与繁殖的阶级。

世代重叠,即群体中的成年、成熟个体能够达到两代以上。

社会化抚养,很好理解,就是群体中的个体会照顾其他个体的后代。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7)

如果能达到这三条标准,那么我们就说这种生物出现了和人类一样的社会性。

而蚂蚁完美满足这三条标准。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少有的“真社会性生物”之一。

它们会通过包含居住环境、食物内容、受精卵的数量在内的复杂算法,来调控和分配幼虫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而这也就是所谓的“阶级”,不同阶级之间的体型、性格会有极大的差异。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8)

比如在刚才提到的切叶蚁中,兵蚁的身体重量甚至能够比园丁蚁大200倍左右。

中心城市和大型建筑

在我们正常的认知中,蚂蚁体型渺小,通常巢穴也就大不到哪去,但这样的“认知”其实是错误的。它们建造的大型建筑足以让人类惊叹。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19)

在日本北海道的石狩(Ishikari)海岸,有一个石狩红蚁建造的“超级殖民地”。

根据科学家的勘察,这个超级殖民地占地大约2.7平方公里,里面生活着3.06亿只工蚁,108万只蚁后,约由45万个相互​联通​的蚁巢组成。

在巴西,科学家们曾发现一个巨大的废弃蚁穴,为了弄清楚它的结构,他们决定向其中灌注水泥。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0)

经过10天的努力,他们总共耗费了10吨水泥,才让这个深埋地下7米,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大家伙露出了真容。

如此规模的蚁巢,不要说和蚂蚁那渺小的体型比了,就算和人类的体型相比,也完全能够称得上庞大了。

看到这里,估计已经有人快控制不住,心中早已出现的那个问题了吧:蚂蚁根本就没有语言和文字,这也称得上是文明吗?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1)

其实很多人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还很狭隘,从本质上看,语言和文字的作用是传递信息,想象一下,如果人类一开始演化出了更方便、更快捷的超声波和化学信号,那么还会有后来语言和文字的出现吗?

《全球通史》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曾指出,由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来界定一个聚落是否为文明,所以只要满足典型特征中的部分,我们就能够认为他们是文明。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2)

现在,蚂蚁满足了人类对于古文明的定义,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蚂蚁就是一个文明。

可能有人又会说,这个标准是针对人类设计的,那么我们此时需要思考的就是“非人类生物满足了人类的标准”,这究竟是标准有问题,还是我们运用标准的方法有问题呢?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费米悖论”。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3)

在这个悖论的诸多解释中,有一种解释是,在高级文明的眼中,人类文明太过于弱小,因此他们不屑和我们进行接触或取得联系。

就像部分人认为的那样,蚂蚁由于没有语言和文字,所以不算是一个文明,那么在高级文明的眼中,人类会不会也因为缺少某种技术或东西,而不被他们承认是一个文明呢?

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惊人发现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4)

除了文明,科学家们在研究蚂蚁时,还发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每一个蚂蚁群落,竟然都是一个“超级生物”。

在这个超级生物中,每一只蚂蚁就相当于人体内的一个个细胞,它们放弃了自身的繁殖、自己的意志,而为整体服务,目的就是让生殖器官,也就是蚁后繁育后代,从而将基因传播出去。

这可不是毫无根据的类比,因为在人类体内,除了生殖细胞以外的细胞,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到了一定数量之后,就会停止分裂,死一个就少一个,而另一类是能够分裂再生的。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5)

后者有一个特殊的“自杀”机制,也就是到了合适的时候,它们会自己选择凋亡,不会无限制​的​分裂繁殖下去,这种有悖“天性”的机制显然是为了集体服务的。

不然一旦这个机制出现了错误,细胞无限分裂繁殖,就会对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而这也就是癌症的本质。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6)

在蚂蚁族群中,工蚁放弃了繁殖能力,为集体服务,这就相当于人体内的细胞自己凋零。

当然,“超级生物”的结论并不仅仅来源这种类比。

20世纪30年代,瑞典动物学家克莱伯(Max Kleiber)在测量了大量动物的能量消耗率之后,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幂律关系——动物的能量消耗是它体重的3/4次方,这种关系被后人称为克莱伯定律(Kleiber's law)。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7)

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动物的能量消耗和体重不是成正比的关系。

假设一头大象的体重是老鼠的10000倍,那么它的能量消耗就只有老鼠的1000倍。

由于克莱伯定律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普适性,所以如果​蚁群群​落真的是一个超级生物,那么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8)

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蚁群确实遵循这个规律,因此,由无数蚂蚁组成的群落,的确是一个超级生物,也就意味着,它们群落的能量消耗率,是群落重量的3/4次方。

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比率,它揭示了蚂蚁身上隐藏的最大的秘密——可持续发展。

我们假定一只蚂蚁的能量消耗是1,将10000只蚂蚁孤立测量的话,它们每一​只​的能量消耗依旧是1,加起来的总和就是10000。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29)

但如果将这10000只蚂蚁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社会群落,那么就会出现神奇的一幕:能量消耗总量骤降到了1000。

这代表着,在蚂蚁社会中,每一个成员消耗的能量要比孤立的个体更少,而使用能源的效率要比孤立的个体更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蚁群为代表的超级生物,和人类这样以细胞为基础的常规生物,虽然形态上差异很大,但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30)

而根据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 (Geoffrey West)的观点,现代城市其实也能看作是一个“超级生物”,也就是说,它同样也适用克莱伯定律

那么问题来了,将克莱伯定律放到人类社会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在生物界,生物的生长是由能量消耗率驱动的,由于能量消耗率和体重的之间的3/4指数小于1,所以动物的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有停止的一天,是一个封顶曲线。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31)

但在人类社会中,促使城市发展的核心是资本,而资本的本质人类无尽的贪婪,所以此时克莱伯定律中的指数是大于1的。

我们将时间作为X轴,城市人口总量作为Y轴,会得到一个没有上限,且增速越来越快的曲线,而它将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达到无穷大。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32)

但地球上蕴含的资源却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人类城市将会在曲线达到无穷大时崩溃。换句话说,人类城市或者人类文明,迟早都会有终结的一天。

这个结论听起来确实让人有些绝望,但从某些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然规律呢,毕竟在现有的宇宙模型中,宇宙都会有消亡的一天,渺小的人类又怎么敢谈“永恒”呢?

不过好消息是,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创新发明”会影响克莱伯定律中的指数,从而不断改变曲线的轨迹,最终推迟崩溃到来的时间。

太阳系发现了比人类等级低的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33)

但这也依旧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创新发明”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求,会越来越短,人类终有一天会跟不上这个节奏,届时崩溃的梦魇将会再度来袭。

那到底要怎么办呢?其实蚁群已经给我们答案了,那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获得更多“破局”的时间,以摆脱地球资源的束缚。

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未来在浩瀚的宇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