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开无刺的蔷薇叫什么(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

一年四季都开无刺的蔷薇叫什么(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1)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李叔同

01.

一天,你在办公室抛出一个黄色笑话,博士女同事半晌没动,你想:“没劲,读书读成个呆子。”

一天,你的方案被老板否决。你满脸尴尬,想叫下属顶锅。海龟小青年默不作声,你暗骂:“出个国神气了,光会做事不会做人。”

其实,“书读得少”和“喜欢黄腔”没关系,“留在国内”和“愿意顶锅”也没关系。

类似这样的错误归因,实在是不少。

知乎网友Loster大开脑洞,想象自己和爱因斯坦“尬聊”的场面——

我搜遍脑海的每个角落,以便给他留下好印象,

“你看阅兵式了吗?”

他吐了一下舌头。

“有个朋友26岁年入百万,你说他成功的因素有多大是靠运气?”

并无回声。

“那个……人类能否想象出五维以上的空间?”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了!男神居然嘲笑我了!我恼羞成怒:果然知识越多越不好相处

其实,与其说“知识多的人难相处”,不如说“不一类的人相处不来”。

曲调起得越高,能应和的就越少——这是事关双方的问题。

一年四季都开无刺的蔷薇叫什么(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2)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鲁迅

02.

货真价实的“蔷薇”是一定有刺的,只有寥寥几个强健的朋友能够耐受;

不是所有人的朋友都能被称作“知己”,许多的心灵并没有“知”的必要

蒙田这样谈“酒肉朋友”和“知心好友”的区别——

友谊形形色色,通常靠欲望或利益、公众需要或个人需要来建立和维持;友谊越是掺入本身以外的其他原因,目的和利益,就越不美丽高贵,越无友谊可言。

“酒肉朋友”的友谊混杂着目的和利益,“知心好友”的友谊高贵、纯粹而美丽。

蒙田是幸运的,他和拉博埃西之间,正是一段“美丽高贵”的友谊。

他说,自己和拉博埃西的心灵天衣无缝的契合,如同共用同一个灵魂。

这是难得的机遇:对深刻的心灵来说,知音可遇而不可求。

别人感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时候,“士为知己者死”反而成了天大的幸运

一年四季都开无刺的蔷薇叫什么(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3)

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03.

不止货真价实的“蔷薇”有刺,世间更多的刺并没有“蔷薇”

牛顿是典型的“带刺蔷薇”:谁都看不起,一生没有朋友和妻子——

他如果少一些刺、多讲些道德,也许不会这样孤独。

但是,牛顿以一己之力挑起了近代科学的大梁,是真正铿锵的“蔷薇”。

至于“没有蔷薇的刺”的状态,大约是读了几年书就恃才傲物,画了几幅画就自艾自怜。再严重一些,难免要“独孤求败”,觉得人生无趣了。

北大教授徐凯文说:“我现在接触的学生越来越有空心病这样的状态······这个无病呻吟还不是青春期迷茫,而是丧文化,动不动就说要自杀,动不动就说活着没意思。

徐教授口中的“学生”,是北大的高材生;“空心病”,是空有知识、没有情怀,会讲道理、不懂道理

一年四季都开无刺的蔷薇叫什么(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4)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梁启超

空心病”是青年人,尤其是有一些学识、却还没有彻底学透的青年人,常见的困扰。

近些年,常常听到18岁史学奇才自杀、高校青年学者自缢的新闻。

这些才子,比同龄人更出色,因此更孤独;过早看清人性的缺陷、人力的上限,反而丧失了奋发改变的后劲。

伏尔泰说:“如果你不想自杀,就要不断地做些事情。

于是,他把创作视作通往理想的途径,用努力工作弥补今生今世的遗憾

结果,伏尔泰成为18世纪最伟大的“工作狂”。

雨果说:“说出伏尔泰其人,就等于说明了整个十八世纪的特点”

莫利说:“因为他是那么彻头彻尾地精神抖擞,所以他才以他的生命灌注了整个时代。

如果把短暂的生命,融入人类的命运,就能带来这样的结果:

自己思考的正是社会关注的,社会需要的正是自己追求的

马云在资助纽卡斯尔大学的慈善活动上说:

在1985年的时候,我接触了澳大利亚的理念、城市规划、教育。

过去,我一直以为中国要去拯救世界,到了澳大利亚我才发现,中国更需要被拯救。

这坚定了我帮助中国开放的决心,也让我把“改变中国”当做人生的理想。

后来,他在参加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论坛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很少数人是因为相信才看见。

一年四季都开无刺的蔷薇叫什么(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5)

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

04

人生有三层境界——

看山是山”,是看什么是什么。别人谈“感情”,你以为只是说爱;别人谈“利益”,你以为只是说钱。

看山不是山”是看什么都觉得是假的。别人谈“真感情”,你不相信;别人谈“真利益”,你分辨不出来。

看山还是山”是怀疑过前人的话语,又重新理解了这些话语的意义;见识过声色犬马的诱惑,也目睹过人生的起起伏伏,最后重新理解事物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多数人滞留在第二阶段,时不时回落到第一阶段,偶尔去第三阶段转一转。

想要驻守在第三阶段,“行万里路”能把只看得见自己的视野扩大,“阅人无数”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

此外还有一种“作弊”方式,那就是“读万卷书”。

一年四季都开无刺的蔷薇叫什么(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6)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杨绛

读好书,是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汲取别人一生的智慧,生命的厚度得以数倍延长。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同的书,带来我们不同的帮助;读书涉猎越广,内心越近乎圆满。

不过,读了书不会用,还不如不读;一知半解的自大狂,比完全的天真可恶得多

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过是个书呆;行万里路不阅人无数,不过是个路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