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不断重复一个话题的心理 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争论不休

生活中许多类似的情形,与人争吵,每个人都摆事实,讲道理,争的面红耳赤的,但是,在激烈的争论场面中,从某个角度看,是没有对错的,为什么呢?

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对方是不是也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 呢?他为什么要认错呢,他为什么要让着你呢?

如何理解不断重复一个话题的心理 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争论不休(1)

因为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样,生活环境也不一样,阅历不一样,所以,看问题的方式,角度当然也是迥然不同,对同一件事,持不同的意见当然是很正常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五个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又称为社交需要),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在公开场合争论来争论去,从心理学说分析,存在一种虚荣的心理,就是想在公众场合争赢了有面了,也是认为我懂的比你多,需要对方尊重的心理渴望,可是对方也是同样的心理,这就很不幸地撞到一起了。

如何理解不断重复一个话题的心理 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争论不休(2)

心理学上研究过这种现象,叫做探照灯效应,即探照灯效应使人认为,别人很关注自己的外表和行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所有细节都被人注意到了,从而过度担心自己的瑕疵。即使这些瑕疵并不影响整体形象,他们也会认为自己的形象全给毁了。

人们不能活在他人的眼光里,是非对错要有个人的主见,可是,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从众 的心理,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论,拼命隐藏个人的心理真实感受,为了面子戴着面具生活, 这就是国人所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事实上,别人是没有闲心关心他人的私事的,过度地高估了别人对个人的关注度,会让你一直处于焦虑与压力下,导致的紧张情绪会影响你的工作与生活。

当然,也会有和你一样的人,心理是担心自己的,个人的形象,缺点是否会随时暴露,这样的人活着真的很累。

如何理解不断重复一个话题的心理 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争论不休(3)

大多数人其实是忙碌不停的,谁会纠缠他人的一点点瑕疵呢?

拥有这种心理的人是害怕会被大众排斥与孤立,这种恐惧感源于我们远古时,个人要高度依赖群体,现在,社会高度发展,每个人都应有个人的个性,在他个人的领域里做出贡献,成为其专家,行家里手,这样是不会被大家抛弃与孤立的。

管理学大师曾仕强教授讲过”三季人“的故事,大意与夏虫不可语冰相类似,少与人争斗,多活几十年,适当的时机闭上嘴,心情瞬间好起来。

心理学家李玫瑾也说过一句话:如果与意见不同的人争论起来,三句话不同,双方的火气上来了,立刻转身离开。如果杠精上来了,两个人争论不休,麻烦是很大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个人擅长的,感兴趣的领域里生活,奋斗,当然最好交往的人也是不相上下,或是类似最好,可是事实上,我们每天要与各样各样的,千奇百怪的,脾气五花八门的人打交道,难道我们都要与之辩论不休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