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乌鹊桥边夜话樱桃花下春愁)

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乌鹊桥边夜话樱桃花下春愁)(1)

昔日君王舞榭,而今般若经台。千年霸业总成灰,只有白云无碍。

看取亭前柏树,那些石上青苔。残山废塔讲堂开,明月松间长在。

——(清)吴伟业《西江月·灵岩听法》

词人写自己于寺庙听法,但是词中并没有听到的任何内容,而是借佛教感慨吴越争霸的无聊,当然,词中也隐含着词人对明清易代的认识。——明清易代在吴伟业心中留下的色彩是极其复杂的,当时的明朝遗民士大夫有三类,第一类是如同屈大均那样的反清志士,第二类是如同王夫之那样的远遁山林者,第三类是如同吴伟业、钱谦益那样的仕清者,不过,吴伟业与钱谦益一样,仕清不久就因为灵魂的自我拷问之苦而离开清廷,只是,钱谦益走向屈大均那样的反清阵营,吴伟业却走进王夫之那样的退隐生活,以反思明清易代的历史教训为己任。在这首词中,词人用“白云无碍”、“柏树”静立、“青苔”安然、“明月”“长在”等意象一番番诠释“千年霸业总成灰”的主题,这正是吴伟业反思明清易代的思想认识之一,只是吴伟业的这种认识在格调上不高,不能与王夫之相比,因为毕竟王夫之事先还有过一段抗清经历,这是吴伟业所没有的。

“昔日君王舞榭”一句值得琢磨。这首词的词题“灵岩”是寺庙的名称。泰山西北有灵岩寺,苏州西南太湖之滨有灵岩山寺,二寺都是佛教名刹。灵岩寺始建于东晋,那时候泰山是东晋的北方边陲,皇帝自然很少前往。灵岩山寺是吴王夫差在灵岩山为西施修建馆娃宫时所建,是吴王与西施享乐的地方。“昔日君王舞榭”一句便说明这首词中的“灵岩”是灵岩山寺。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乌鹊桥边夜话樱桃花下春愁)(2)

乌鹊桥边夜话,樱桃花下春愁。廉织细雨绿杨舟,画阁玉人垂手。

红袖盈盈粉泪,青山剪剪明眸。今宵好梦倩谁收,一枕别时残酒。

——(清)吴伟业《西江月·咏别》

乌鹊桥是苏州城内古今著名景观,古代其周边章台馆阁林立。词人描写了自己离开家乡前在乌鹊桥上跟一位青楼知己依依分别时的情形。写这类诗词是吴伟业的特长之一,人人尽知的《圆圆曲》就出自吴伟业的笔下,不过这首《西江月》在主题上是没法跟《圆圆曲》相比,毕竟后者是思考历史的结晶,当然这也反映出“词必艳科”的传统思想直到清初仍然根深蒂固。

用环境来衬托心情,是这首词的显著特色。乌鹊石桥的夜色,樱桃花开的冶艳,细雨飘飘的清愁,杨舟待发的急迫,画阁暖香的流连,加之“乌鹊桥”使人想到牛郎织女离别的鹊桥,这一切编织了一笼让人压抑的离别氛围。

这首词还善于使用动词来刻画美人的离别心情。“垂手”写出美人的无奈,“粉泪”写出美人的不舍,“明眸”写出美人的期盼。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乌鹊桥边夜话樱桃花下春愁)(3)


【说明】插图来自头条免费图库(编辑:董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