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改革方案(身经百战的执法)

从小兵到大将,大冶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冯光洪参加的执法行动不计其数,办理的案件数不胜数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在环保执法一线战斗了28个年头,“一脚水一脚泥”地踏出了一身深厚的执法功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改革方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改革方案(身经百战的执法)

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改革方案

从小兵到大将,大冶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冯光洪参加的执法行动不计其数,办理的案件数不胜数。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在环保执法一线战斗了28个年头,“一脚水一脚泥”地踏出了一身深厚的执法功底。

重任千钧惟担当。冯光洪先后荣获“湖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个人”“黄石市生态环境保护百日攻坚大会战先进个人”“大冶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生态环境系统优秀干部。

从300个废弃桶中找到证据

去年11月1日,冯光洪带队对大冶市某塑料包装打包站进行现场巡查,发现该企业厂区周边堆放了大量蓝色废弃塑料桶,且带有刺鼻气味。凭着多年的执法经验和敏锐性,冯光洪判断这些蓝色塑料桶“身份”很可疑。

他多次询问企业负责人,得到的回答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不清楚危害”,就连进货渠道都是随意联系的,现场存放的废弃桶也查不出其它任何信息。面对这种“一问三不知”和查无所依的“三无产品”,案件一时陷入了两难。

刺鼻的气味、未知物质的危险、巨大的工作量、可能徒劳的结果,这些都没有阻挡冯光洪查清塑料桶“真实身份”的决心。半天的时间、300多个废弃桶、天寒地冻的天气,冯光洪找到浑身被汗水浸透。终于,在其中一个桶内,他找到了一块印有“氯甲酸氯甲酯”字样的标牌,只有半个手掌大小。

在他的坚持不懈下,塑料桶的生产厂商、存放物质、处置方式、销货渠道等都被查得清清楚楚。最终,该企业因“无危险废物许可证,擅自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被处罚款,2名责任人被刑事拘留。

在生态环境执法上,冯光洪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又较真的人:为查清违法排污行为,他爬上烟囱查废气,挖地三尺探暗管;为破解新型环保违法难题,他学习研究无人机、暗管探测仪等高科技手段,还练就了一套“环保兵法”,总能让违法企业无所遁形。

成功应对20多起环境突发事故

“大冶有色铜绿山铜铁矿尾砂库发生溃坝事故!”2017年3月12日凌晨两点半,冯光洪接到紧急电话,来不及洗漱,他穿上衣服就冲出了家门,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冯光洪赶到现场时,天还没亮,各方救援人员已陆续到达。了解清楚事故情况后,冯光洪立即有条不紊地安排队员开展环境风险巡查。冒着大雨、顶着寒风,他走在最前头,打着手电筒,带着队员们沿着尾砂库外围2公里内开展排查,坚决不放过民房、农田、鱼池以及其他外环境等任何一处有污染物渗漏的风险口。3个多小时的紧急行动,有效避免了次生环境灾害的发生。

冯光洪凭着过人的应急应变能力,牢牢把控住了生态环境安全关。像这样大大小小的突发环境安全事故,冯光洪处理过不下20起,逐渐成为处理环境安全应急事件的行家里手。

2018年8月6日,一辆满载脂肪酸的罐车在大广高速大冶服务区发生侧翻泄露,导致周边村湾池塘水体受到污染,严重威胁环境安全。接到险情后,冯光洪主动请缨,带着应急执法和监测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开展处置。

当天,室外温度接近40℃,高速公路上,烈日灼烤着柏油路,热浪滚滚。冯光洪果断作出处置决定,一边把一袋袋沉甸甸的烧碱运送到处置现场,一边指导油罐车转运剩余脂肪酸、联系吸污车清理被污染的池塘水。

两天一夜下来,冯光洪热得全身发痒,忙得汗流浃背,熏得眼泪直流,忘了喝水、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却始终不忘环境安全、人民无恙。

办事有担当,重任肩可挑。无论是尾矿库溃坝、危废泄露还是除尘器破裂、罐车侧翻,每一次危急关头,冯光洪始终冲锋在前,顾不上毒烟、酸水、恶臭、深井等恶劣环境,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处置。

倾情相助的“店小二”

在服务企业方面,冯光洪用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

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他倾囊相授,帮助找问题,挖根源,想对策,指导企业改进落后环保设施、规范管理固废、合法处置危废,并积极宣传环保法律法规,送法入企、送技入企。铝型材帮扶、排污许可帮扶、危废处置帮扶……每一次服务企业专项帮扶行动都有冯光洪的身影。

“好刀用在刀刃上,劲要使得恰到好处。”这是冯光洪帮扶企业始终坚持的原则,他认为对企业的帮助要结合企业的需要和实际。为此,他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帮扶技巧——边执法边帮扶,既当监察员也当服务员,走进车间看运营问产能,深入治污一线查设备助整改,与监管对象交朋友通心境,知其意,解其难,纾其困。

2021年,大冶市某纺织企业因“未批先建”,被依法处罚罚款。冯光洪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帮扶指导企业按照生产项目、产品种类等重新编制环评报告书,并多次联系对接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和环评编制单位,问政策、寻对策,为企业建构起沟通的桥梁,指导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升级。

同时,针对该企业法律薄弱环节,他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到企业开展法律讲座,向企业管理人员宣传普及环保法律法规,提醒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他的一次暖心举动,为企业解决了困扰半年之久的难题,真正做到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28年时光荏苒,唯一不变的,是冯光洪对环保事业的那份热爱与忠诚、对执法工作的那份执着与坚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毛飞)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