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富士康的印象(如何看待富士康呢)

对于富士康的解读,网络上汗牛充栋,我便不再重复,在这里提供一些另类的观点供大家参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谈谈你对富士康的印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谈谈你对富士康的印象(如何看待富士康呢)

谈谈你对富士康的印象

对于富士康的解读,网络上汗牛充栋,我便不再重复,在这里提供一些另类的观点供大家参详:

1、和早期依靠优质的模具、设备和管理技术来作为主要盈利的富士康不同,中期依靠规模生产带来的集团采购获得低价物料从而取得利润空间的富士康不同,如今的富士康其实是一个依靠金融牟利的企业,主要手段是应付账款投资,其实这也是很多台资企业盈利的模式。一般来说,台湾制造业客户的付款周期长达4-6个月,当月的收货月结,才开始计算6个月,6个月到期以后1个月内付款,其实一般是月底。运作下来,供应商其实有接近8个月的应付款在台湾客户那里压住。我不知道富士康具体给每一家企业的账期(这个要谈判,富士康内部采购的也可以在评论透露一下),如果我们假设都是6个月,比如,富士康2015年营业额1364亿美元,净利润45亿美金。假使物料成本占到50%,那么他就有450亿美金以上的应付款资金沉淀,成立投行或者投资金融,假如即使投资回报率5%,差不多23亿美金的利润;如果是8%的投资回报率,那就是36亿美金。(国内很多和台资企业打交道的企业,应收账款的金额基本等于滚动的银行贷款的总金额,等于说就是帮助自己客户付利息贷款然后借给自己客户了,这方面如果国家层面可以立法规定,诸如富士康、华硕这一类大型企业的付款周期,整个供应链的资金就不会紧张)

2、吃掉供应商也是富士康的盈利方式之一(也是很多大型台资的做法)。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我以前服务的企业也差点被某台资吃掉。这个周期很长,在较长时间的合作中,他会挤压自己竞争对手在供应商生产的份额,逐渐扩大他在供应商产能中的份额,这个过程同时伴随压价。再废掉供应商相当长时间内的市场开拓能力,并且份额达到供应商产能的一大半以后,摊牌要求入股合资供应商。入股合资以后,由于在供应商内部话语权的增加,供应商会更加不挣钱,直到原老板亏损并放弃剩下股份。可以说台湾很多大型企业就是这样扩张的,富士康算是一个始作俑者和集大成者,案例可查,不赘述。(台湾朋友告诉我,他们为什么台湾人不喜欢富士康老板,竞选时他给谁站台谁垮台,因为这类的事情他在台湾逼死一些供应商老板自杀)

3、富士康不低调,所以在聚光灯下,事实上它只是台资企业的代表。比如富士康十三跳事件,当时富士康有百万员工,实际官方数字是中国每年每十万人7例,百万人的企业如果每年因为各种精神问题和挫折自杀的人低于30人,我觉得可以看做控制得可以了。人数多点的大学平均每年都会有自杀现象,何况企业。富士康主要是太高调,想要享受牌子大的好处,自然就要承受牌子大带来的坏处——树大招风。比如华硕,通过复杂的股权操作,手下的分公司(工厂)有名硕、和硕、昌硕、康硕、旭硕、凯硕、百硕等等。有一些和华硕也许没有直接的控股关系或者控股关系待查,但是低调这一点华硕是做到了,昌硕死个人,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话题事件吗?

4、富士康确实是世界最大的代工厂,在他后面排名的几家加在一起也没有它大。但是大家要清楚,山外青山楼外楼,少林寺扫地僧的角色可能存在。我见过一些工业企业,你在网上查不到他的太多的相关信息,可能可以查到它的母公司的资料,开分厂的名字各不相同,但企业规模真不小。鉴于股权结构的不透明,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你不知道那个家族、集团或是联合体说不定是可以和富士康一教高下的体量的工业体。尽管从表面的信息可能没有,但是实在难以排除。

5、鉴于第1、2条的原因,富士康用极低的销售价和巨大的产能获得订单,即使生产产品本身不挣钱,也会获得不错的利润。但是对于它的供应商还有其他中小企业同行,未必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作为价格杀手,我个人认为富士康的产生,加快加剧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使得中国制造业整体“未富先衰”。这个略解释一下,中国制造业从高利润到低利润,本来可能50年走完,结果30年就走完了。(当然价格杀手是因素之一,通货膨胀、房地产等成本增加是另外因素,但不跑题)

6、富士康去美国,美国人在劳动力上不会惯着他,供应商在付款上也不会惯着他,但是他的用地、税收和物流是加分项,所以复杂的因素下,很难断言富士康投资美国一定成功或是失败。同样的,富士康如果在中国整体消失,考虑到整个供应链的巨大产值,释放大量的劳动人口和工业用地,还有应付账款的现金(不破产逃账的话)。可能会拉低劳动力价格和一部分城市的工业用地价格,对于非富士康供应链体系内的制造业应该是一件好事,同时可能会舒缓制造业的资金紧张。

7、最不好的局面是,富士康在中国工厂微利甚至无利的情况下继续经营,以中国工厂的应付账款作为套现投资的工具,将高技术高利润的工厂搬到国外,而这种可能最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